专栏名称: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数智融合 屏观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南北方过小年,为啥时间不一致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  · 公众号  ·  · 2025-01-23 14:4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农历腊月二十三,在北方被称为小年,南方则错后一天,在二十四迎来小年。


南北方过小年,为什么时间不一致?


01

这源于我国古代“官三民四”的传统。 无论哪天过小年,都有祈求来年幸福安康之意。

小年,也叫小岁、初岁、小新岁、交年等。文字记载最早见于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其明日,是谓‘小新岁’。”“其”指腊日,是举行腊祭的日子。 小年就在腊日的第二天。


“年到年到,糕糖祭灶”“二十三,糖瓜粘”“腊月二十四,灶王爷上天”等民谣里提到了“糖瓜”“祭灶”, 小年也被称为祭灶节。


这一天,灶王爷会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工作,由此决定一家人的祸福吉凶,于是人们就用糖瓜祭祀,意在让他汇报工作时多说“甜言蜜语”,保佑全家吉祥安康。

02

早期,腊日不固定,小年的日期便也不固定。 宋代,小年固定在腊月二十四。到了清代,皇家祭灶仪式确定在腊月二十三举行,由此影响民间,北方大部分地区逐渐变为二十三祭灶,南方受影响虽然较小,但也出现“官三民四”的变化。

小年习俗一直在动态变化,并呈现出地域性差别。 如今,北方多于二十三祭灶,南方多于二十四祭灶。祭灶过后,进入忙年阶段。“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人们除旧布新,满怀激情地迎接新年的到来。


来源 | 《人民日报》(2025年1月23日 第10版),原标题为 南北方过小年,为啥时间不一致
图源 | 网络
责编 | 潘江涛 范昌鑫(实习)

政文时事,一屏纵览,报刊媒体,一屏掌握。这里有数智前沿的新鲜讯息,这里有全年不间断的温暖陪伴,这里是“阅报栏12304”,我们在这里等你~戳⬇下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