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相约新会
新会人,新会事,尽在“相约新会”——新会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运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东公共DV现场  ·  不要去!不要去!已有人不幸遇难 ·  20 小时前  
广东公共DV现场  ·  剧痛呕吐,或危及生命!有医院一周内接诊30多 ... ·  20 小时前  
广东台今日关注  ·  “大S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医生提醒:几类人 ... ·  2 天前  
广东公共DV现场  ·  鞭炮引爆沼气,小孩家庭支付天价赔偿?官方回应 ·  3 天前  
广东公共DV现场  ·  “生猛阿冷”年初五来袭,降温降水,返程注意!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相约新会

【城市提质】中心城区580平方公里区域将进行景观提升!有没有你家附近?

相约新会  · 公众号  · 广东  · 2019-10-11 21:15

正文


设立江门大道景观主轴,

打造江门最高品质城市门户风光带;

勾勒穿越干年的城市发展变迁历史文脉;

设立蓝脉绿网,

实现三百米见绿、五百米见园、

三公里见林亲水……


近日,市自然资源局公示《江门市主城区城市景观设计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以“山、水、文、城”四大要素梳理“最江门”的城市特色景观,将我市定位为“秀美江海门户魅力华侨之都”。


此次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定框架(总体景观设计),定项目(构建品质提升项目库),定标准(制定项目设计指引)。

△何衍琳 摄影


总体景观结构为

“一轴一脉一网”


据了解,本次《草案》研究范围(市中心组团)共1000平方公里,包括蓬江、江海、新会和鹤山城区。设计范围(中心城区)为580平方公里,总体景观结构为“一轴一脉一网”。


一轴为城市主轴,即江门大道景观主轴,将打造成为江门最高品质城市门户风光带。同时还将串联四个主题风貌片:山江共融的生态新城风貌的滨江新城片、大气时尚的城市中心风貌的城市中心片、生态科创特色的门户都市风貌的江海片、古今交融的现代城市水乡风貌的会城片。


一脉为干年城脉,分为“一主四支”。主线为穿越干年的城市发展变迁的历史文脉,即圭峰山—新会学宫(1600年历史风貌)、白沙村—三十三墟街(600年历史风貌)、长堤—北街(民国历史风貌)、中央活力区—人才岛—滨江新城(未来城市风貌)。支线则将散落的文化瑰宝串珠成链,分别是小鸟天堂生态支线、高新区工业文化支线、西江宗族文化支线、环圭峰文化名山支线。


一网为蓝脉绿网,旨在实现三百米见绿、五百米见园、三公里见林亲水。主要为沿河涌水道联通城市中心与外围大山大水,实现水脉串城;把主要山体和城内低矮丘陵,建成市民可近距离体验的城市公园、近郊公园,实现绿楔融城。


△江门大道城市景观主轴规划图。市自然资源局供图


沿江门大道打造侨文化大道


江门大道作为我市首条快速路,是内通外联的快速干道。而在本次《草案》中,江门大道也起到重要的串联作用。《草案》提出我市景观结构有五大支撑体系,分别是三大门户、侨韵轴链、两级视廊、五边地区、城市色彩。其中侨韵轴链则是沿江门大道打造侨文化大道。


侨文化大道共塑造8处标志性景观、4处侨文化交流平台。同时串珠成链,打造5条侨文化路径:华工寻梦路、墟街乡愁路、华洋骑楼路、冈州寻根路、侨都博览路。


《草案》显示,我市塑造的8处标志性文化景观分别为:

咏春文化园(结合咏春文化、梁赞故里、蝴蝶故居、大雁山南入口打造咏春文化园);


侨人故里,良溪古村(“后珠玑巷”、海丝古渡口、华侨先祖寻根);


侨乡印象园(滨江新城核心区西延线,结合陈垣故居、观澜河、古村、桑基鱼塘建设水乡游园);


华侨创新公园(结合智谷小微双创主题,建设标志性人行天桥连接凤山、大推车山);


华工纪念碑(龙湾出入口北侧绿地改造,以江门华侨在不同时期对历史发展的贡献为题材建设纪念碑,如江门华工、美籍华裔“飞虎队”等);


云台广场(结合江门站站前广场建设华侨文化广场);


侨人码头(结合新会城河游船码头建设侨人主体娱乐休闲消费中心);


侨都之角(潭江水岸地标节点公园,海丝文化广场)。

△龚静 摄


三大门户为三个门户形象区,分别是古猿洲—人才岛—西江沿岸构成的江上门户,凸显西江、江门河交汇处“一湾三岸”特色景观,打造江门新形象核心;枢纽新城的陆上门户,依托江门站综合交通枢纽,打造最具活力的陆上门户。崖门出海口滨海新城的海上门户,依托滨海新城重点发展平台,打造对接湾区的海上门户。重要形象区为滨江新城、中央活力区、产业新城。


两级视廊分为6条市级视廊、30条区级视廊。市级视廊分为山间互望视廊和门户视廊,区级视廊以城市重要公共空间为眺望点。五边地区则分别为山边地区、水边地区、重要景观道路沿线、历史风貌区、特色景观地区,其中分别明确了其中的景观管控目标和管控要素。


△邱昱 摄


策划四大类系列行动


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出台《草案》也是为加强城市景观整体设计,把城市品质与城市形象塑造融合推进。


城市景观未来具体如何建设?

草案也在项目建设上给出了指引。《草案》指出,将策划水岸复兴、山城相融、文脉重溯、品质塑造四大类系列行动,通过市级示范项目+区级重点项目,聚焦特色,共安排133项品质提升行动,其中近期项目87项,中远期项目46项。


此外,在项目策划基础上,还围绕四大系列行动计划定不同建设标准,复兴水岸强调多水融城,让市民亲近水岸,从滨水岸线、湿地公园两个方面重塑滨江沿岸的活力;山城相融强调景观开放,让市民拥抱自然;文脉重塑强调保护城市基因,让市民阅读城市,从历史文化路径、历史文化空间两个方面解读;品质塑造强调让市民宜居生活,提升城市门户形象,精细化提升城市微空间。


提升城市品质是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自2017年底开始,我市就开始实施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城市人居环境得到了巨大提升,城市景观也有了巨大改善。“近年来,江门可谓一天一个样,好多公园都变得好靓。”今年国庆,在釜山公园游玩的市民陈丽丽说,江门越来越好。


《草案》显示,本次市级示范项目共10项,其中近期项目包括北街道路品质提升、甘化厂工业遗址公园建设、江门站站前广场建设等。此外,蓬江区共安排品质提升行动48项,其中包括目前正在进行的江门河北岸品质提升,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了釜山人行天桥桥头示范段,未来还将对天沙河两岸进行品质提升;高新区(江海区)计划安排品质提升行动36项,包括城央绿廊(江门大桥至江门船厂)等;新会区计划安排品质提升行动39项,包括小鸟天堂—启超故居品质提升。


我为提质出主意!


目前,市提质办正在开展“我为提质出主意”民意征集活动。提质相关工作怎么开展?哪些工作需要改进?有哪些项目建设建议?


市民可通过扫描文末二维码,或关注“江门日报”“江门城市提质”微信公众号,点击相应的微信菜单,打开专题页面提意见和建议。也可在直播江门APP首页下拉找到“我为提质提意见”栏目,点击提意见和建议即可。


运营丨新会广播电视台网络信息中心

编辑丨冯静雯

责任编辑丨陈长灿

监制丨夏景星

来源丨江门发布

版权声明
公众号如需转载“相约新会”原创内容,请后台联系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猜你喜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