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点诡异,但这是真的:
以色列神话的彻底破灭,从巴勒斯坦政府辞职开始。
2月26日,巴勒斯坦总理阿什提耶在约旦河西岸的城市拉姆安拉宣布:巴勒斯坦政府辞职。
所谓政府辞职,其实就意味着现政府解散,所有政客权力清零,重新组建一个新型政府,重新分配权力。
什
么情况下才会组建新政府?
那就是旧模式玩不下去了,才会搞新模式。
说来有点黑色幽默,巴以冲突爆发数月,加沙地区的民众遭到惨无人道的攻击与屠杀,这个巴勒斯坦政府却鲜少露面,甚至有人都忘了巴勒斯坦还有这么个“冷眼旁观”的政府。直到这帮厮们集体辞职,才第一次登上各大媒体的版面。
但是这个“袖手旁观”政府,却是有着国际认可的“合法政府”,他们就是巴勒斯坦民族解放组织,也叫做“法塔赫”。
1994年5月,根据协议规定,巴勒斯坦政府,也被称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成立,负责管理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自治区事务。
在很多人看来,法塔赫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软骨头”“投降派”“傀儡政府”,虽说控制着约旦河西岸,但是军事、外交等部分权力,还掌握在以色列手里。对美以更是各种忍气吞声,以至于很多巴勒斯坦人宁愿向当地民兵组织寻求安全,也不愿去找他们。
而对以色列持强硬态度,并坚持不懈斗争的哈马斯,自然就越来越得民心。
法塔赫现任的领导人阿巴斯,已经89岁,而且近二十年都没有进行过领导层的换届选举。2006年曾举行过一次选举,虽然当时是哈马斯获得了更多席位,但是法塔赫一直拒绝承认。
2007年,法塔赫与哈马斯在加沙爆发冲突,哈马斯将加沙地带的控制权夺到手,法塔赫依然掌握约旦河西岸地区。
去年10月,哈马斯从加沙地带对以色列发动大规模袭击,以方对加沙地带展开空前规模的报复性军事打击,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
但是
冲突爆发到现在,一直都是以色列和哈马斯在打,以至于很多媒体都称其为“以哈冲突”。法塔赫呢,在约旦河西岸扮演热心吃瓜观众,眼睛睁得老圆,心中期盼着以色列把哈马斯锤爆。
结果,自然是巴勒斯坦民众对法塔赫的不满情绪,日益增加。
有一说一,法塔赫之所以不认同哈马斯激进的斗争,倒也不全是因为他们是投降派。回想当年,法塔赫也激进过,但实在无法撼动美国全力支持的以色列,不仅把自己搞得遍体鳞伤,也把埃及、叙利亚、黎巴嫩、约旦搞得焦头烂额,乱七八糟。最后不得已,缴械屈从,成为“和平派”,也就是“躺平派”。
明眼人也都看得出来:哈马斯的存在,约等于给法塔赫扇脸,所以法塔赫不喜欢哈马斯,看着以色列进攻哈马斯而无动于衷。
但是
打仗打到现在,再反应迟钝,也能看出来:变天了。
首先是哈马斯在狭小的加沙地带硬扛以色列大军,好几个月过去了,不但没被灭掉,反而越打越支棱
,以色列本想以巷战推平加沙,结果却是大军被暴揍,王牌坦克直接报销,吃了大亏,一筹莫展。
哈马斯以一己之力,赢得了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尊重与支持。
再就是美帝大选在即,以色列再打下去,对拜登很不利。
2月27日,密歇根州民主党初选,高达10万之众的民主党选民,投了“uncommitted”,什么意思?就是不承诺支持任一候选人,也就是拒绝支持拜登。
10万人,接近2020年拜登多赢特朗普的票数(15万),如果这10万人在大选日拒绝投票,后果嘛……很可能导致拜登输掉密歇根州。
密歇根是美帝大选的关键摇摆州。2000年以来的6次大选,民主党人5次赢得密歇根州,但2016年,被特朗普以0.23%的优势拿下,结果就赢了大选。
密歇根属于美国的“铁锈地带”,曾有着发达的汽车工业,但现在已是荣光不再。大批劳工阶层认为支持全球化的民主党已经不能代表自己的利益,因此在2016年选择了支持贸易保护主义的特朗普——这一批选票,已经是大局已定,拜登想都不用想。
此外,密歇根聚集了大量阿拉伯裔。美加边境上唯一的一座大城市底特律,是全美阿拉伯裔最多的城市,底特律的迪尔伯恩区一半以上的人口是阿拉伯裔。
拜登支持以色列的立场,一定会得罪阿拉伯裔。华尔街日报去年11月的民调显示,拜登在阿拉伯裔中的支持率已经跌到17%。
美联社1月的民调显示,50%的美国成年人认为以色列目前的军事行动太过分,比去年11月多了10%,同时,只有31%的人支持拜登对巴以冲突的应对方案。
面对已经变化的民意,拜登不得不调整立场。
对拜登来说,无论他偏袒巴以哪一方,都会失去一批选民,
偏袒以色列,会失去年轻人和阿拉伯裔的支持。偏袒巴勒斯坦,会失去犹太金主和温和保守派的支持。他哪边也得罪不起。
拜登唯一的选择,只能是尽快结束战争,只要以哈冲突在8月前结束,选民就会淡忘拜登在冲突中的表现,不至于影响选情。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又一件震惊世界的事情发生了。
2月25日下午1点,一位名叫亚伦·布什内尔的美国现役空军士兵前往以色列驻美大使馆,然后当众自焚身亡,只为抗议以色列惨无人道的种族屠杀暴行。
视频中,布什内尔在烈焰中傲然站立,
整整
被烧了40秒,其意志力简直强大到可怖。
不仅站着不动硬抗烈焰,他还在不断的高呼“Free Palestine”,而每一次呼喊,都会让他吸入大量高温气体,灼伤咽喉和气管。在呼喊三四次之后,他就已经喊不出清晰的口号了,但他依然还在含混不清的呼喊,又过了十几秒才倒地。
当天,布什内尔被宣告死亡。
在布什内尔自焚身亡后,人们才震惊的发现,原来布什内尔并不是第一个为了巴勒斯坦人民而自焚的美国人。
2023年12月1日,美国一名女子在以色列驻亚特兰大领事馆外自焚,只为抗议以色列的种族屠杀暴行。
美西方可笑的“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啊……如果不是布什内尔以美国现役军人的身份自焚,引发了全球舆论的滔天巨浪,这名美国女子在去年12月的自焚,可能就这么被彻底遮掩下去了。
然而终究是没能遮掩下去,终究是众口滔滔,众怒难犯。
只能说明,欧美的老百姓都不愿再支持以色列。
背后原因其实很简单:加沙地带平民大规模伤亡的惨剧,一再发生,全世界热爱和平的民众,终将忍无可忍。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2月27日,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发布声明称,自去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发动的军事行动,已造成29878名巴勒斯坦人死亡,70215人受伤。另据新华社报道,约旦河西岸地区局势同样严重恶化,暴力冲突升级,超过38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说实话,如果不是这场“阿克萨洪水”,可能很多事实,都无声无息,无人知晓。
你听说过,巴勒斯坦人如果种地,会被撒上水泥么?
你听说过,巴勒斯坦人用塑料桶接雨水生活,会被以色列人用枪打穿筒壁么?
你听说过,巴勒斯坦人如果想要靠近围墙,会被自动机枪或者士兵射杀么?
你听说过,以色列人有时候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就会出动军机,轰炸加沙的房屋么?
你听说过,以色列在以往的巴以冲突中,数次明目张胆的轰炸学校和医院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