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meiya
爱生活,爱成长,改变就趁现在,成长从心开始。meiya,畅销书作家,已出版《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慢慢来,让灵魂跟上来》《 他爱的是玫瑰,而你是蔷薇》《你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等书。目前从事心理行业。创立豆瓣小站:鹦鹉螺成长团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数据派THU  ·  WWW2025 | ... ·  昨天  
数据派THU  ·  【AAAI2025】TimeDP:通过领域提 ... ·  7 小时前  
黑马程序员  ·  喜报!应届生均薪破万,最高薪资24000元! ·  昨天  
黑马程序员  ·  喜报!应届生均薪破万,最高薪资24000元!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meiya

写给成年的你——从来就没有“彻底的长大”

meiya  · 公众号  ·  · 2018-06-01 11:06

正文



meiya说:


每一个大人都曾经是小孩。每一个大人心里也仍然住着一个小孩。 我们的内在小孩都曾经受过伤,渴望被安慰,被看见,被疗愈。我们都渴望有一个理想的父母来爱我们,但成熟意味着接受没有完美的父母,成熟也意味着我们学会用自己希望的好父母的方式对待自己。


我认为每个人都至少经历两次养育过程,一次是父母养育我们,一次是我们养育自己,还有的人会多一次,我们养育自己的小孩。自己养育自己就是进行自我成长,看见自己,疗愈自己,更好地爱自己。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 祝大人小孩都节日快乐,好好爱自己。




我想做一个这样的小孩——


“今天作业没写好,八道题错了三道”——我


“没关系啊,还有五道是对的嘛,再说,谁会不犯错呢?”——妈妈


但是,这只是我的幻想。


我的妈妈永远,从来都没有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在那些漫长的成长岁月里,一次也没有过。

所以,我特别想找一个人,当我把饭烧糊了,菜搁了两遍盐,汽车开回家忘了去加油的时候,那个人会对我说,


“没关系啊,你也做了不少事情啊,再说,谁能不犯错呢?”

我想做一个这样的小孩——


“今天我特别想吃冰激凌,香草味的”——我


“好啊,我们一起去买吧!”——妈妈


但是,这只是我的幻想,每一次,我说想吃冰激凌,我的妈妈都那么焦虑。


冰激凌本来是一个令我快乐的词, 但是却是一个令我妈妈很不快乐的词。


“还冰激凌呢?上次你吃了一个冰激凌你就咳嗽了半个月,你还敢吃?


你是哪根筋不对?


你生病你知道妈妈照顾你多累吗?


你生病你又要请假成绩会掉队你知道吗?”——妈妈


所以,现在我对冰激凌的感情,也变得复杂了。

我特别想找一个人,冬天的时候,带我去吃冰激凌, 就算我会咳嗽,但是这不会令那个人焦虑,不会让他生我的气。


我们都觉得,人没必要活得那么精密。


我想做一个这样的小孩——


“我们来玩捉迷藏吧”——我


“好啊!你从一数到十”——妈妈


“一,二,三…….十,妈妈我来找你了!”——我


“哇!妈妈你在这里,我找到你了!”——我


但是,捉迷藏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其实是个危险的游戏。


因为很多很多大人,都试过,笑着对孩子说,“你闭上眼睛,从一数到十,来找我,”


然后,然后他们就不见了。


孩子从天亮哭到天黑,从第二天哭到第三天。


在别人(姥姥、奶奶)的家里,等了好多天,妈妈才回来。

那些天,那么的长, 在一个孩子的心里,当他睁开眼睛发现妈妈真的不在的时候, 他内心所理解的“不在”就是妈妈永远不在,就是“妈妈死了”。


妈妈害怕的是,要走的时候,如果孩子哭闹会特别麻烦, 分离的场面令大人焦虑,难以承受,所以在孩子闭着眼睛时逃离。


而像死亡般沉重的分离,却压到了孩子的身上。

所以,我想建立一段关系,这段关系里面的那个人, 在我闭着眼睛放开双手的时候,不会离开。


如果他对我说,他在,他就一定会在。


和那个人一起,我可以放松,玩一个叫做捉迷藏的游戏。




我想做一个这样的小孩——


“妈妈,我想买隔壁哥哥的那种书包”——我


“你真的特别喜欢吗?”——妈妈


“是啊,特别喜欢,那个花纹超酷的!”——我


“嗯,妈妈也觉得那个书包不错,但是这个月的钱按计划都有要用的地方了,妈妈存钱给你买吧。


咱们在你年底生日的时候,就可以当做礼物送给你,好吗?”——妈妈


但是,很多人小时候,对父母表达我喜欢的东西是什么,我也想要的时候, 勾起的是物质匮乏的年代,父母的焦虑和羞耻感。


买东西是要花钱的,孩子只是“单纯的看到了好看的东西想要”。


而父母却难以承受孩子的想要和自己能力之间的差异。


难以承受随之而来的“我不够有钱有本事”的羞耻感,觉得自己很差劲的“失败感”。


这种难以承受的羞耻心和失败感,幻化成“愤怒”,对自己的,对命运的,对他人的,最后全部变成了对孩子的指责和攻击。


所以很多人在童年时说想要某个东西,得到的回应是这样的:


“你就知道吃!吃吃吃!”


“买买买,你以为家里有座金山吗?”


“败家玩意!”


“你考试考了几分?还敢要东西?”

父母通过这种方式,无意识地将羞耻感,也传递到了孩子的身上。


孩子会觉得,我有愿望,是不应该的,是羞耻的,我是配不上我的愿望的。

所以,我们都在找着这样一种关系,这样一个人,我可以在那个人面前“任性”地表达我的愿望。


可能我会买一件不合时宜的贵重的东西, 他不会指责我,太过分。


他不会说,你配不上这件东西。


至少,我可以在那个人面前去坦然地表达,“我想要”


我想做一个这样的小孩——


“今天同学说我英文发音不标准,说我很蠢”——我


“你的英文发音不错啊,比你上学期的发音进步了很多。


而且只要你继续努力练习,你的发音会越来越好,我对你有信心!”——妈妈/爸爸


如果有一个人否定了你,妈妈/爸爸也和他一起否定你,那么你会觉得全世界都在否定你。


如果全世界都否定你,妈妈/爸爸却坚定地说, “不,在我看来不是这样”, 那么你就有勇气,对抗全世界的否定。


你变成了一个在意全世界的看法,活得很累很累的人。


是因为从小,只有全世界觉得你优秀的时候,父母才敢给予你他们的肯定。

所以,我想遇到一个人,当我对他说,我觉得自己很差劲的时候。


张三说我很差劲,李四也觉得我很差劲的时候,我感到全世界我最差劲的时候。


他会很肯定地对我说,“不是啊,我觉得不是这样!”


他会说,“无论别人怎么看你,你还是你,真实而特别,闪烁着光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