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使人自由
最近朋友圈里又被朴树刷屏了。这一次戳中人心的是“朴树式的贫穷与富裕”:即使生活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他依然能遵从内心的愿望,坚持自己想做的事,就算没那么有钱。
就如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监狱里突然响起莫扎特的音乐,老囚犯瑞德说,那声音像一只美丽的小鸟,在那一刻,围墙消失了,每个犯人都感受到了自由。
音乐对我们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是不是以音乐为信仰,就可以随时逃离樊笼,躲进它创造的小宇宙,从而活得恣意自在?
我们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兼具独立音乐人和作家身份的郝为。
郝为身上有一些和朴树相似的标签:70后,出生在北大燕园,父母都是北大的教授,在未名湖畔的翰墨书香中长大。
除了拥有良好的家世,他本人也是“颜值在线”:身高182,漂亮的倒三角身材,和大明星一样上镜;穿上订制的白色长衫,即刻变身民国公子,被身边的朋友戏称为“白衣美男”。
更让人羡慕的,是他如今不受拘束的生活。单身,有自己的乐队、工作室,还在北京南锣鼓巷经营一家名为“谁家院”的私房小厨。做音乐,写书,制作综艺节目,办音乐节,他什么都不错过。
等等,周刊君不是请郝为来“拉仇恨”的。要知道,每一条看似自由的道路上,都有不为人知的代价。
中学时期,郝为第一次在北大草坪上听到了摇滚诗人的吉他弹唱,“内心的音符一下子被吉他的颤抖唤醒”。好像是一直在等待这样一股力量,然后没有犹疑地走上了摇滚乐的道路。
而那个时代的摇滚乐以反叛、以批判为鲜明标识,家境传统、从小接受精英教育的他,对生活又能发出哪些呐喊呢?
这是郝为把音乐称为“毒药”的宿命的开始。
郝为与李易峰
“那时的北大不是现在的北大,”郝为描述上世纪90年代初在北大看到的场景:
时间似乎挥霍不尽,大家成天累月地读诗歌、看小说。草坪上天天有人弹唱崔健的歌。“你问我要去向何方?我指着大海的方向。”当时正值大学出国热,崔健的这句歌词唱出了许多人心里的迷茫。
在当年引领文艺浪潮的北大校园,郝为带着满心底的欢喜,带着对音乐和诗歌的热爱,踏进了辉煌年代的摇滚音乐圈。
至今他还记得,上高中的他第一次靠近摇滚乐队的排练场时,那种心跳加速、身体的每个细胞都被点燃的感觉。
1994年,他在家里观看香港红磡“摇滚中国乐势力”演唱会,看着如日中天的唐朝乐队、史称“魔岩三杰”的窦唯、何勇、张楚在舞台上投入地演出,现场观众的情绪被点燃,全场站立观看,电视机前的他也情不自禁地呐喊,身体随着音乐大肆摇摆起来。
曲终人散,那一代的摇滚巨星在众人的依依不舍下,90度鞠躬谢幕,郝为觉得酷极了。但当时人们没有料到的是,这一次演出,是中国摇滚乐最巅峰的时刻;而这一谢幕,成为整个中国摇滚黄金时代的谢幕。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音乐。在上世纪80、90年代社会的“换档”期,摇滚精神唤醒了无数人的自我意识。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下,崔健、魔岩三杰、唐朝、黑豹等提供的不只是音乐享受,更有对人们精神世界产生的巨大冲击,以致多年以后,当人们怀念摇滚,其实怀念的是当日的情怀。
摇滚乐强烈的时代性,注定了它终将走向没落。1994年后的中国摇滚乐,世界已经不再是那个世界。
但对郝为来说,却又是另外一番滋味。20几到30几岁,一个男人的黄金时代,他带着从心底的热爱拥抱摇滚,谁料才刚开始,就遭遇这个领域走向下坡。
大学毕业后不久,他与捧红黑豹乐队的经纪人郭传林签了10年全约。但有一个时期,因经纪人生病公司经营不善,他长年接不到演出,专辑录制宣发停滞,这让他整个人变得消沉,与摇滚圈子也渐行渐远。
那时的郝为最害怕黄昏。抬头眺望窗外,有着火烧云的黄昏其实很美,但他却感受到一种美景稍纵即逝、明日尚处未知的迷茫。
对于音乐的失落还得靠音乐来拯救。在音乐创作的探索中,他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风格和位置。2012年,郝为发布了专辑《你什么时候需要我》,还是摇滚的风格,但开始有了强烈的创作者意识。专辑里几乎每一首歌都是喃喃私语和平实的表白,卸掉了摇滚的野性,却有摇滚的力量。
同名主打歌《你什么时候需要我》是他心路历程的写照。“你”泛指不确定的归宿、隔膜的时代,“我”则是被搁置的一代人。即使心有不甘,也不呐喊,不批判,而是选择从容的质问,向时代索要他们的权利和价值。这成了日后郝为标志性的风格。
郝为说自己谱写音乐的理由并没有那么宏大,但在那些月黑风高的晚上、濒临崩溃的时刻,音乐都让他感觉,自己并非孤身一人——或者更能理解孤独。
音乐也给生活带来了一些“奇迹”。年轻时他组建的目光乐队,曾被一家跨国公司高管邀请到一幢别墅进行派对演出。时隔多年,乐队解散,当年的吉他手在一家德国展会公司任中国代理,因工作失误被德国总经理领着去见全球大老板。
结果,见面的地方居然就是当年演出的别墅。在电梯里,总经理看到悬挂的乐队当年演出照片,不禁惊叹“原来你曾经是个杰出的音乐人啊”,工作失误就这样被容忍了。
你看,音乐的力量也能别样地发生。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让郝为更加坚定了对音乐的信仰,为了把音乐这条路一直走下去,不惜为之投入自己所有的收入。
远离摇滚黄金时代的他,逐渐明确了自己的音乐主张:音乐上的不批判、不呐喊,其实是为了获得更大层面的自由。“音乐应该是创新的、时尚的”,郝为从摇滚乐,开始转向没有歌词、但旋律和风格更为多元的电子音乐。
每次深夜编曲时,他听着电子音乐灌满房间,就像水灌满鱼缸,“那是一种更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为我所用的感觉。”
“如果没有对音乐那么痴迷,我很可能不会成为一名小说家。”村上春树的自述放在郝为身上很合适。
高知家庭,又在北大成长,平静幽雅的环境赋予他阅读的习惯,少年时代的他就喜欢聂鲁达、博尔赫斯的诗歌,在心里种下了一颗文学的种子。
35岁时,因为想要记录上世纪80、90年代最先在中国掀起诗歌、摇滚乐、电影等文艺浪潮那一批人的故事,以及音乐对自己成长的影响,郝为开始写作。
2013年,他出版了《你什么时候需要我——中国大文艺时代回忆录》。书中,一群把文艺当成生命一样热爱的人——刘索拉、崔健、刘元、栾树、梁和平、张元等一个时代的文艺大家,有过怎样对生活的体验和挣扎,梦想和迷失,一一呈现。这是一段即将消弭的集体回忆。
这本书在凤凰卫视读书栏目《开卷八分钟》里,得到了主持人梁文道的推荐。郝为的文学梦不再只是一个情结。他“野心勃勃”地制定了创作文学三部曲的目标,内容与音乐相关,也与自己的成长相关。
“第一部曲”,《孤独的像一片羽毛》即将在今年7月份面世。这本书包括一部新创作的中篇小说,讲述北京本土摇滚乐队吉他手,渴望被社会、时代、事业和爱情认可的故事;同时也收录了郝为上一本书中的部分名人访谈。
青春,摇滚,荷尔蒙,总是紧密相连的三个词,在郝为的小说里,它们展现得淋漓尽致。在他的好朋友,一直鼓励他写作这本书并推动出版的张燕看来,这部小说“语言粗粝直叙,充满男性荷尔蒙的魅力”。
村上春树说,他关于写作的一切都是从音乐来的,因为不管是音乐还是小说,最根本的就是节奏。郝为又何尝不是如此。写作是音乐的馈赠,音乐帮助他探究深藏于内心世界的隐秘情感,再诉诸笔端。
写作通常在夜晚11点后开始进行。在某个夜晚,回想起年少轻狂时与音乐相关的往事、朋友,内心的激情突然如潮水一般蔓延开来。文字落入笔端的瞬间,郝为觉得自己可以成为任何人,成就任何事。
编辑:Matthew
-END-
郝为《孤独的像一片羽毛》独家限量签名版预售,随书附赠新书发布演唱会门票兑换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