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92年开始自学写代码的,那时候我初二,2001年开始加入中国的互联网行业的,那时候我大学刚毕业。所以,我虽然没有发财,但是一路以来也算是从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微末之时做到了现在,见到了无数好玩的事情。
写程序、互联网技术在中国本来就是新鲜的东西,技术管理自然就是更新鲜的事情了。早起的互联网公司里面,甚至不会像现在这样有非常清晰的产品经理,技术经理,CTO等等划分。往往是,一家公司别的部门还似模似样的有各种组织架构,不过程序员呢,就是几个散养的。后来,慢慢的程序员在一家公司里面越来越多,才慢慢的有各种结构,但是怎么管理呢?谁来管理呢?往往也是一拍脑门的事情,老板又不懂,程序员们也不懂。
技术好就可以做好技术管理么?
比如,第一个故事就是我的几个老朋友间的故事。某公司程序员越来越多,有人抱怨没有人在里面负责,很多问题推进起来很困难。老板也不懂,就让开会程序员们推举领导,于是A就上台了。A比大家都大一两岁,经验也丰富一些,程序也写的不错。虽然A也从来没有做过管理,但是大家都觉得既然A是老大哥,程序也写的更好,那就A来管吧?
结果过了几个月以后,每个程序员都私下里面怨声载道,A是个不错的人,技术也好也爱帮助人。但是好像确实不懂管理,有时候一个项目最核心的代码都在他手里面,他累得要死,别的人闲的要死,但是跟他要任务,他又分配不出来。又有时候,他分配给其他人的任务,对方根本完成不了。他也不知道,中间也没过问,等到最后,项目快完结的,才发现还有一个大窟窿没有解决。大家都一起过来加班解决。等等等等。
慢慢的,他的威信也不行了。这时候,团队里面一个相对的新人才毕业几个月的小伙子B站了出来,私下问了问大家的意见,就去找了老板。说,A技术很厉害,但是管理很不好,大家怨声载道。老板召来所有人一问,大家确实都是这么说的。A自己也很不好意思。
但是老板说,B你提出的问题很好,可是怎么解决呢?A做不好的问题,你可以做好么?B说,那给我个机会试试如何?于是B成了新的技术经理。一开始,A有点不理解,甚至很有情绪。但是几个月下来,项目进展越来越顺利,老板很高兴,给大家发了奖金,A也对B心悦诚服了。后来,两个人还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这两人后来也都是我的好朋友。
找最牛的人给最高的工资就一定可以好么?
马云说过:
员工的离职原因林林总总,只有两点最真实:1、钱,没给到位;2、心,委屈了。这些归根到底就一条:干得不爽。
陈天桥说过:
一切商业模式,本质上只有一个,最高的工资给最优秀的人才,最优秀的人才创造最大的价值!
这两位大老板说的都对么?当然都对。但是,找最牛的人给最高的工资就一定可以好么?其实也不尽然。
这恰好也是我一堆朋友的故事。当时我在创业,他们都在一家很牛的大公司。公司突然要搞一个大项目,预算技术无上限,也从集团里面抽调了很多牛人,组织了一个团队,堪称是一个梦之队,每个人都带领过相当不错的项目,都有很牛逼的成功经验。
项目的leader是我的好朋友,也是著名的技术专家C。项目刚开始的时候,每次我去他们公司找他玩,他都是给我讲这个项目的前景多么好,老板多么支持,团队多么强,预算多么的宽松。不过过了几个月,就有点变味儿了。C开始跟我说,团队里面的D,跟他因为一些其他的事情产生了矛盾,所以很不服气。但是D也是一个资深技术大牛,所以,团队现在分成了两派,一派是C的拥趸,一派是D的拥趸,每次开个会,啥小方案,两边都会吵得不可开交,其实明明不是啥要点。但是就是要争论,就像是旁征博引的辩论一个大括号应该顶行,还是放在行位,前面应该有空格,还是没有一样。
当然我当时也不太在意,觉得他有点夸张。直到有一天,正好我中午约了C吃饭,晚上跟D在一个饭局,两个人就同一个技术问题,互相嘲笑了对方,我才知道这两个原来的老朋友,在项目里面已经快势同水火了。
结果当然不好,这个项目砸锅了,当然可能不仅仅是他们几个人的矛盾的事情。但是可能也能证明,只有几个牛人,但是没有一个机制可以让他们齐心协力有时候仍旧是毫无用处的。
很多程序员其实不敢做技术管理,也不懂怎么做技术管理
最近我看了一个调查,数百名技术管理者,其中竟然只有10%~20%的新经理是主动和上级表达希望做管理的。这也就意味着:超过80%的技术管理者,都是在没有明确表达管理意愿的情况下,被公司推到管理岗位的。而且,这个数字还不包括那些实际已经在带团队的高级工程师或架构师,他们虽然没有管理的头衔,但已经是一个实际上的leader。
在中国30岁问题很尴尬,虽然这些年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改进。就是很多程序员,到了一定年纪以后,如果不转管理岗,或者不带有一定管理岗的职责就很难晋升,也很难获得收入的增长。可是,有很多程序员又不想转管理岗。
首先,不同公司的技术岗其实往往是互通的,但是管理岗不是。技术岗的标准往往比较简单统一,会不会某语言,会不会某范式,会不会某算法,考核起来很容易。A公司的前端和B公司的前端如果用的是同一个框架的话,互相考核起来很容易,也很容易相互认证。但是管理岗则不同,每一个公司的具体划分都有些差异。
如果你是某特别成功产品背后的管理岗成员,那没问题,所有公司都认可。如果你所在的项目并不突出,即使你的经验很好,做的也不错,但是也很难得到跨公司的认可。
这就是大多数程序员,对转管理岗又爱又恨,既无奈,又充满危机感的原因。
当然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行业的发展,整体行业水平越来越高,一些特别大的企业里面的管理也相当正规划了,所以这些问题会慢慢的得到解决。
但是,对每一个被逼转管理岗的,或者主动转管理岗的,或者未来可能准备转管理岗的同行,我都有几句忠告:
1、不是技术好就可以做好技术管理的
2、技术管理也不是只关注团队里面有几个牛人
3、技术管理核心还是管理,需要基因,也需要系统的学习
之前也有人问我有没有好的技术管理方面的课程,昨天池老师给我推荐了极客时间上的一门新课《技术管理实战36讲》。我也推荐给大家,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下面是课程的介绍:
我是谁?
我是刘建国,在技术管理领域算是个“老人”,有着10年技术团队管理经验。我曾经在百度把一个5人的小团队带到150人的部门,也顺势成为了百度最佳经理人。离开百度之后,我还做过从天使轮到C轮各阶段创业公司的CTO和技术VP,因此我的专栏不会仅仅纸上谈兵。10年里,我先后培养了四五十位新经理。最终,我创办了“果见管理工作坊”,专注于对技术新经理的辅导和培养。半年下来,培训了数百位技术新经理,服务了十多家企业,其中不乏顶级的互联网公司。
除此之外,我获得了清华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被评为百度学院优秀培训讲师,拿到了含金量很高的埃里克森国际教练学院教练、盖洛普优势教练和国家认证职业生涯规划师。另外,我也是技术领导群社群TGO鲲鹏会的会员。
课程介绍
当你刚刚成为leader,面对刚刚做管理时的茫然、疑虑与纠结,往往会有“why”问题。 比如:
如果你已经理顺了内心的力量,希望在管理这条路上大干一场,那么接下来,你会到“what”问题,比如:
又过了一段时间,当你在管理岗位上有了更深的感受和思考,就会走向“How”问题。比如:
这些困惑和问题,我们都会在未来的三个月与你一起分享我的实战经验,归纳起来共分为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