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行走的音乐
古典音乐不高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春川大  ·  抢票啦!水木年华进川大,与你相约! ·  16 小时前  
青春川大  ·  抢票啦!水木年华进川大,与你相约! ·  16 小时前  
金融八卦女频道  ·  有多少人去KTV,压根不是为唱歌 ·  2 天前  
金融八卦女频道  ·  有多少人去KTV,压根不是为唱歌 ·  2 天前  
译中人  ·  2024草莓音乐节志愿者招募 ·  3 天前  
国家大剧院  ·  流声溢彩,艺颂芳华 | 一周演出推荐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行走的音乐

这些作曲家,只因一部经典作品被世人铭记

行走的音乐  · 公众号  · 音乐  · 2017-07-23 21:09

正文

一辈子只有一部经典作品,在文学领域,并不罕见。

比如曹雪芹与《红楼梦》,艾米丽·勃朗特与《呼啸山庄》,玛格丽特·米切尔与《乱世佳人》,J.D.塞林格与《麦田里的守望者》,托尔金与《指环王》……

话说回来,能有这么一部作品传世,一辈子也算值了,有时甚至连读者们都不愿作家去创作新的作品。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哪天乔治·马丁说《冰与火之歌》写腻味了,想换个口味写点儿别的。

信不信他的粉丝分分钟能跑到他家去闹事儿?(真要有这么一天,别忘算我一个。祝马丁老爷子万寿无疆!)


音乐可不是这么玩儿的。

音乐家不可能一辈子只围着一部作品打转。

本文列举的这些音乐家,并不是说他们只写了这么一部作品,而是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1、流传于世的这部作品,非常经典,让人过耳难忘。

2、大家就算听过这些作品,也不一定知道作曲家是谁。

3、作曲家其它作品我们并不熟悉。



1. 波兰舞曲「向祖国告别」 

polonaise (Farewell to the Fatherland)

迈克尔·克列奥法斯·奥金斯基

(Michał Kleofas Ogiński 1765-1833)

做这个专题,我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奥金斯基。

他是18世纪末一位波兰外交官,作曲只是他的业余爱好。

这首曲子写于1794年,波兰人在老兵科希丘什科的带领下发起了反抗沙俄的起义。

这段历史,我在文章他可以是无数女人的梦中情人,但他的心只属于祖国中已有提过,这里不再赘述。

起义失败后,奥金斯基流亡西欧,无法再回故土。

于是他写下了这首波兰舞曲「向祖国告别」。

提起波兰作曲家,我们能想到的第一个,也许也是唯一一个名字,就是肖邦。

然而波兰最早的浪漫主义作曲家,并不是肖邦,而是我们今天讲到的奥金斯基。

在他写下这首曲子后16年,肖邦才降临人世。

他比肖邦更加积极的参加了波兰人的复国运动,甚至还组织了自己的军队。

但他并未像肖邦一样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在肖邦诞生那年,为了重返故土,他向沙皇宣誓效忠。

之后,他不再从事政治,移居佛罗伦萨,并在此了却一生。

余生他也创作了不少其它作品,只是再无一部像这首波兰舞曲一样令人过耳难忘。


2. 圆舞曲「乘风破浪」 

Sobre las olas

胡文蒂诺·罗萨斯 

(Juventino Rosas 1868-1894)

罗萨斯是一位墨西哥作曲家,他的音乐生涯始于街头卖艺。

他拉小提琴,为街头艺人伴奏,也创作过不少各种风格的舞曲。

他曾两次入读正规音乐学校,两次中途退学,甚至连一次考试都没参加过。

换句话说,他几乎完全靠自学成才。

他也有过稳定的工作,为军乐队创作一些应景的小曲,可他还是更加喜欢四处云游的生活。

1893年,他参加了在芝加哥举办的世博会,并在会场演奏。

1894年,他随一个乐队乘风破浪来到古巴演出,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在古巴,他感染重疾离世,年仅26岁。

他留下的作品并不少,也深受墨西哥人民的喜爱,但其中传世的,只有这首「乘风破浪圆舞曲」。

夸张点儿讲,他就是墨西哥版的肖邦。

在他去世后15年,墨西哥人将他的遗骨接回了故乡。

1950年,墨西哥为其拍摄了一部音乐电影,影片名称就叫「乘风破浪」。


3. 「再见斯洛维安卡」

(Farewell of Slavianka)

瓦西里·伊万诺维奇·阿加普汀

(Vasily Ivanovich Agapkin 1884-1964)

这位作家冷门到什么程度呢?

为了保证外国人名、地名在中文语境中的一致性,新华社有一个专门的部门,叫做译名室。

他们编制的译名手册经由对外翻译出版社出版,即《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

这本词典将近4000页,收录了65万个人名,这位作曲家,无论俄语名「Ага́пкин」,还是英文名「Agapkin」,在这本词典中,完全查不到。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名字,是我让google翻译念给我听,然后音译出来的。

阿加普汀接受过正规音乐教育,从音乐学院毕业后参军,十月革命之后,成为一名苏联军乐团指挥。

俄罗斯是一个音乐家辈出的国度,阿加普汀无论怎么数也排不上号,不过他创作的这首曲子却绝不冷门。

就算你听着觉得陌生,你的父母也一定听过这个旋律。

1941年11月7日,数十万红军在莫斯科红场接受了斯大林的检阅。

这是一次特殊的阅兵式,士兵们荷枪实弹,由东向西经过主席台后,直接奔赴战场。

在现场担任军乐团指挥的,就是阿加普汀。

在这之后,只要红场阅兵,就少不了这首曲子。


4. 「溜冰圆舞曲」

(The Skaters Waltz)

埃米尔·瓦尔德退费尔 

(Emil Waldteufel 1837-1915)

把他放到这个名单里,争议就比较大了。

他是一位法国作曲家,作品数量并不少,以圆舞曲和波尔卡为主,也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常客。

他的知名度也不低,被誉为「法国的圆舞曲之王」。

只是我们中国听众,除了他这首「溜冰圆舞曲」外,应该很少知道他的其他曲子了。

在美国,他的另一部作品比这首「溜冰圆舞曲」影响还大。

就是这首「学生乐队圆舞曲」,这曲子在美国流行起来,要归功于上世纪初美国一家啤酒公司,以此为配乐制作的一段脍炙人口的广告曲。


这啤酒品牌名为「莱茵的黄金」。

没错,就是瓦格纳那部歌剧的名字,这家啤酒商也确实是根据这部作品起的名字。

这个品牌最兴盛时几乎占据纽约啤酒市场半壁江山,就连电影《教父》中都有它的植入广告。

电影《教父》中「莱茵的黄金」啤酒运输卡车

My beer is Rheingold,这句广告语已经和瓦尔德退费尔的这首曲子一起,成了美国啤酒「情怀」的代名词。


5. 「美国巡逻兵进行曲」

(American Patrol)

弗兰克·怀特·米查姆

 (Frank White Meacham 1856-1909)

听听看,这首曲子。

如果你觉得非常耳熟,哈哈,恭喜你,暴露年龄了!

该曲作者米查姆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主要创作流行音乐,也写过不少进行曲。

这首「美国巡逻兵进行曲」,是其中唯一一部知名的。

1942年,著名爵士长号手格伦·米勒(Glenn Miller)将其改编成爵士乐版本,之后风靡世界。

还在绞尽脑汁琢磨究竟在哪里听到过这首曲子的朋友们,你们的童年一定玩过一个叫「马戏团」的游戏。

看看这个画面,听听背景音乐,是不是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啊!


6. 「马赛曲」

(La Marsellaisse)

克洛德·约瑟夫·鲁日·德·李尔

 (Claude Joseph Rouget de Lisle 1760-1836)

这位作曲家,是不是光看名字,就觉得很难记住?

但他绝对是这个榜单上的最佳人选,没有之一。

他是法军的一个工兵上尉,并未接受过正规音乐教育,在「马赛曲」之前,没有什么作品留存于世。

「马赛曲」之后,他倒是创作了十几首其它歌曲作品,不过这些作品或多或少都有马赛曲的影子。

而他创作马赛曲的经历,也被渲染的神乎其神,充满了类似「有如神助」、「灵光乍现」等词语。

总结下来,就是这位从未写过一首像样音乐作品的仁兄,憋了一晚上,写了一首曲子,还附赠歌词。

结果这首歌就成了法国国歌。

哦对了,在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俄国临时政府为这首曲子配上了俄语歌词,在同年11月十月革命爆发前,马赛曲还曾做过几个月俄国国歌。


一时也想不到还有其他什么人了。

大家也一起想想看,是否还有其他作曲家符合这个条件。

祝大家赏乐愉快!


最后,是上期你真的知道什么是「协奏曲」吗?留下的小问题,文末的协奏曲,神秘的主奏乐器是——口琴。

这部作品是麦克·斯皮瓦科夫斯基 (Michael Spivakovsky) 的口琴与乐队协奏曲。

答对的朋友有 Mr.Y、春暖花开、蔺笑天、Trio.、王子洋还是朗月琴音、踩点小能手,非常棒!


- 行走的音乐-漫游指南 -


回复“如何入门”,可以获得经典音乐的入门指导。
回复“有啥推荐”,可以获得最新的推荐音乐列表。

回复“电影”,可以获得电影中的经典音乐。

继续探索其它似曾相识的经典音乐,请回复“似曾相识”。

回复作曲家姓名,可以获得音乐家相关作品和故事。

现在支持的音乐家有巴赫、莫扎特、拉威尔、海顿、肖邦、奥芬巴赫、李斯特。




Apple用户打赏通道

打赏
行走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