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至27日,第一届中国—中亚气象合作论坛在乌鲁木齐举行。记者 胡仁巴 摄
6月26日至27日,以“应对气候变化及气象灾害影响 助力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一届中国—中亚气象合作论坛(简称“论坛”)在乌鲁木齐举行。来自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尼泊尔等中亚及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气象水文部门和世界气象组织(WMO)等国际组织官员,以及中国气象局,国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代表及专家齐聚一堂,共谋气象防灾减灾防线。
中国与中亚各国山水相连,是携手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全面战略伙伴。多年来,气象交流合作蓬勃发展,呈现出全面推进的良好势头。论坛以“冰冻圈、干旱、水资源研究”为主题开展学术会议,围绕“区域气象防灾减灾、第三极”进行圆桌会议。同时,通过举办智慧气象装备展,全面展示了新疆气象部门在智慧气象、科技创新、防灾减灾、先进设备、聚才引智等方面的现代发展成果。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毕宝贵指出,希望借助此次会议形成未来区域合作的新领域、新行动,加强人员交流和气象教育培训,为提升区域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减轻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推动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此次活动是向构建区域命运共同体迈进的重要一步。”吉尔吉斯斯坦紧急情况部水文气象局局长穆尔扎别科夫•祖卢莫维奇提议,希望各方完善区域气象交流合作机制,为助力区域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世界气象组织(WMO)亚洲西南太平洋区域办公室主任本•丘吉尔远程致辞,认为论坛与WMO区域气象能力建设、打造共同未来的举措不谋而合,将助力落实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倡议和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其间,毕宝贵同穆尔扎别科夫•祖卢莫维奇率领的吉尔吉斯斯坦气象代表团进行了双边会谈,就未来深化在气象卫星灾害监测与遥感应用、人工智能气象应用等领域的双边及区域气象科技合作交换意见并达成积极共识。
当日,论坛在全民早期预警倡议、区域气象综合观测能力与信息共享、区域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模式联合研发等方面取得突破。并通过《气象防灾减灾及应对气候变化乌鲁木齐倡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永刚表示,新疆气象局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在气象数据观测、气象防灾减灾、人才交流等方面与中亚国家相关部门开展更紧密合作,积极探索建立区域重大气象灾害联防会商机制,努力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论坛由中国气象学会、新疆气象局共同主办。(人民日报记者
胡仁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