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默沙东宣布暂停向中国市场供应HPV疫苗至2025年年中,这一决定与其中国代理商智飞生物的库存高企、需求疲软直接相关。
2024年,默沙东中国区收入同比下滑20%,HPV疫苗销售额第四季度同比下降17%,中国市场成为拖累其全球增长的主因。表面上,这似乎为国产HPV疫苗企业腾出了市场空间,但结合三家国产厂商万泰生物、沃森生物、智飞生物集体业绩暴雷的现象,此次断供更像是整个市场需求萎缩的预警信号。
1. 人口结构变化与渗透率饱和
中国新生儿数量持续下降(沃森生物提及其对肺炎疫苗销售的影响),叠加HPV疫苗多年推广后目标人群覆盖率提升,市场渗透率已接近阶段性天花板。以九价HPV疫苗为例,其批签发量增速从2023年的136%骤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24%,需求增速明显放缓。
2. 价格战与政策挤压利润空间
国产二价疫苗通过地方政府集采将价格压至“一杯奶茶钱”(约20元),导致企业陷入“以价换量”但利润微薄的困境。万泰生物疫苗板块由盈转亏,沃森生物二价苗收入下滑,均反映出低价策略难以为继。而九价疫苗扩龄至9-45岁女性后,进一步挤压了二价疫苗的自费市场空间,消费者更倾向于“一步到位”选择高价疫苗。
3. 渠道库存高企与消费意愿降温
智飞生物存货从2018年的17.84亿元飙升至2024年三季度的206.93亿元,默沙东暂停供货的直接动因正是“渠道库存高”。这折射出市场实际消化能力远低于供给速度,背后是经济下行周期中消费者自费接种意愿下降,以及HPV疫苗“防癌焦虑”红利的消退。
1. 低端市场内卷,高端突破艰难
国产二价疫苗虽凭借低价抢占基层市场,但利润空间被极致压缩,难以支撑企业持续增长。而国产九价疫苗研发仍在路上,待其上市时,市场可能已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厮杀。默沙东九价苗男性适应症虽获批,但在需求疲软背景下,新增3亿男性目标人群的转化率存疑。
2. 国际巨头的降维打击风险
默沙东暂停供货实为“以退为进”,通过去库存为未来反攻蓄力。其暂停期间若国产疫苗未能建立品牌信任,默沙东凭借先发优势与全球产能,可能在中长期重夺市场份额。此外,GSK等跨国药企亦在虎视眈眈,国产厂商面临“前狼后虎”的竞争格局。
1. 从“疫苗大战”到存量运营
企业需从依赖HPV单一爆品转向多元化管线布局。例如万泰生物加速拓展海外市场(2024年海外收入增长55%),智飞生物加码结核病疫苗等新产品,均是应对主品类增长失速的举措。
2. 技术创新与市场教育并重
开发多联多价疫苗、探索治疗性HPV疫苗等新技术,同时加强男性群体、中老年女性等空白市场的教育,或是突破增长瓶颈的关键。
默沙东的断供绝非国产疫苗的“天上掉馅饼”,而是HPV市场从狂热回归理性的转折点。
当行业从“供不应求”转入“供需失衡”,企业生存逻辑将转向成本控制、精细化运营与差异化创新
。这场断供风波,实则为中国疫苗行业敲响了转型升级的警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