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煮酒论史
「掌上历史」团队和天涯等煮酒论史论坛主创者原创出品,打造第一历史自媒体。围炉话知己,煮酒论英雄。让我们一起仗剑古今、纵横历史、快意江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会议资讯 | 第三届中国边疆学博士生论坛征稿启事 ·  7 小时前  
诗词天地  ·  四大名著最经典的40句大俗话:话俗,理不俗 ·  9 小时前  
诗词天地  ·  四大名著最经典的40句大俗话:话俗,理不俗 ·  9 小时前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甘肃临洮县寺洼 ... ·  2 天前  
历史与秩序  ·  1914年的山西朔州,外国人镜头下雁门关外大 ... ·  3 天前  
历史与秩序  ·  1914年的山西朔州,外国人镜头下雁门关外大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煮酒论史

十首诗,十个故事,十分动容

煮酒论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5-26 17:43

正文


| 居大不易 |


当时白居易从江南来到长安。16岁时,拿着自己的诗稿请当时的名士顾况指教。当时 顾况 看到白居易这三个字就笑着说:“长安米很贵的,而你要想白白居住在长安,不容易啊。”


顾况 继续往下看,看到: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之后拍案叫道:“有这等文采,可以很容易的在长安白白居住,老夫方才不过玩笑罢了。”



| 墓上题诗 |


李白死后遗体葬在采石江头,往来诗人都在他墓上题诗.有人写了一首绝句:


采石江边一坯土,李白诗名耀千古。

来的去的写两行,鲁班门前掉大斧。


| 横槊赋诗 |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平定了北方割据势力,控制了朝政。他又亲率八十三万大军,直达长江北岸,准备渡江消灭孙权和刘备,进而统一全中国。


冬十一月十五日,天气晴朗,风平浪静,曹操下令:"今晚在大船上摆酒设乐,款待众将。"


到了晚上,天空的月亮非常明亮,长江宛如横飘的一条素带。再看船上众将,个个锦衣绣袄,好不威风。


曹操告诉众将官:我自起兵以来,为国除害,扫平四海,使天下太平。现在只有南方我还没得到,今天请你们来,为我们统一江山同心协力,日后天下太平,我们共享荣华富贵。


文武们都站起来道谢,曹操非常高兴,先以酒奠长江,随后满饮三大杯。


并横槊告诉众将说:我拿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达辽东,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在这良辰美景,我作歌,你们跟着和。接着,他唱曰: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绝命之词 |


李后主(李煜)被赵匡胤囚禁之后被封为“违命侯”。一个七夕之夜,李煜写了这首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并让宫女演唱,太宗赵光义听到这首词后,认为李煜有复国之心,因此便在当夜赐毒酒将李煜毒死。这首词成了李煜的“绝命词”。



| 孟郊思母 |


话说唐朝德宗年间,孟郊任江苏省溧阳县县尉。一天晚上,他正在书房里看书,看了一会儿,觉得有些累了,就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此时,窗外明月当空,晚风轻拂。他抬头眺望明月,一股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回想自己几十年寒窗苦读,直到四十六岁才中了进士,做了一个小小的县尉。这几十年,老母亲为自己付出了多少心血啊!自己每次赴京赶考,出门前白发苍苍的老母亲总是忙前忙后,为自己准备行装。特别是这一次出门前一天的晚上,母亲坐在昏暗的油灯下,一针一针地为自己缝衣服。


孟郊想到这里,一股激情在胸中回荡。他返身回到书案前,挥毫写道: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游山西村 |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由于坚持主张抗金,陆游多次受到主和派的攻击。公元1166年,四十二岁的陆游被免了官。报国无路,带着满腔的悲愤,陆游回到了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他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读书,常常伴着青灯,独坐到深夜。


第二年的四月,农村里到处打鼓吹萧,准备迎接春社(祭祀土地神的日子),一片欢乐的气氛。陆游忽然想去看看二十里外的西山。于是他拄着手杖出发了。走着走着,山路渐渐盘旋起来。又走了一个多时辰,人烟渐渐稀少。当他登上一处斜坡,放眼望去,前面山重水复,路断人绝,好像无法再前进了。


陆游兴致正浓,不肯回头,沿着山坡又走出几十步,转过山角,突然前面不远处,出现了一片空旷的谷地,一个小村庄掩映在绿柳红花之中(柳暗花明),好像传说中的桃花源。陆游很高兴,走进这个小村庄,衣着简单、性情纯真的村民用自己酿的腊酒款待了这位客人。


有了这次难忘的经历和感受,陆游重新振作起来了。写下了《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 推敲之问 |


唐朝的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什么叫苦吟派呢?就是为了一句诗或是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耗费心血,花费工夫。贾岛曾用几年时间做了一首诗。诗成之后,他热泪横流,不仅仅是高兴,也是心疼自己。当然他并不是每做一首都这么费劲儿,如果那样,他就成不了诗人了。


有一次,贾岛骑驴闯了官道。他正琢磨着一句诗,名叫《题李凝幽居》全诗如下: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但他有一处拿不定主意,那就是觉得第二句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推”应换成“敲”。可他又觉着“敲”也有点不太合适,不如“推”好。不知是“敲”还是“推”好。嘴里就边推敲边念叨着。


不知不觉地,就骑着毛驴闯进了大官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仪仗队里。


韩愈问贾岛为什么闯进自己的仪仗队。贾岛就把自己做的那首诗念给韩愈听,但是其中一句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的事说了一遍。


韩愈听了,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即使是在夜深人静,拜访友人,还敲门代表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再说,读起来也响亮些。” 贾岛听了连连点头称赞。他这回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



| 侯门似海 |


崔郊,唐朝元和年间的秀才。曾寄居姑母家中,并与姑母家的一名丫环相爱,两人的感情甚笃。但后来他的姑母将这个婢女卖给了当时任襄阳司空的于頔。


这一年的寒食节,此女子随于頔到郊外游春,巧遇崔郊,崔郊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赠去婢》: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 人面桃花 |


在唐代有一个名叫崔护的年轻书生到长安城来赶考,刚好是清明节前后,便在大雁塔附近来春游,走到一个一片桃花掩映的农家遇到一个美丽的农家少女,于是借口口渴要了些茶水,闲聊几句,崔护便恋恋不舍的离开了。


第二年的清明节,崔护又来了,但是柴门紧闭,不见佳人。此时桃花依然盛开, 崔护 便在柴门上写下了这首《题都城南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