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脑极体
你的困惑,来自于无路贴近未知。我们在技术、思想、传播的异界,贩来极限脑量下的TMT。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科院物理所  ·  改善高端量子设备的秘诀,竟然是放两颗葡萄 ·  昨天  
环球物理  ·  【地球物理】回望地球物理勘探一百年 ·  2 天前  
大家居洞察  ·  大股东出手!美凯龙或获建发6亿元租金收入 ·  2 天前  
大家居洞察  ·  大股东出手!美凯龙或获建发6亿元租金收入 ·  2 天前  
会计雅苑  ·  深圳证券交易所2024-2026年财务报告审 ... ·  3 天前  
中科院物理所  ·  物理学中真有“魔法”,它代表一类量子资源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脑极体

老年人、色弱者和爱操心的妈妈:视频平台技术升级的新战场

脑极体  · 公众号  ·  · 2018-12-21 20:04

正文

涂着最贵的眼霜熬最晚的夜,是当代年轻人的典型写照。要问年轻人们为什么熬夜,除了被客户爸爸虐待,追剧一定是另一个主要理由。


现在的视频平台不知道都有了什么神通,推荐的视频越来越懂我们的口味,推出的自制内容也越来越有趣高能,用各种方式让用户欲罢不能。


这一切的原因,来自于视频平台的技术升级。当以抖音、快手为主的内容推荐短视频平台开始红火后,技术之于视频平台的作用开始越来越多地被重视起来。以往视频平台们所言必谈“IP储备”“自制内容”,如今也开始宣传起自己所利用的技术来。一般来说视频平台应用到的新技术有以下两大类:节省自己时间的,例如大数据选角、AI剪辑、AI后期;拖住用户时间的,一系列智能推荐算法就是最典型的案例。


但除了这些,技术升级还能如何改变我们使用视频平台的方式?在优酷最近的更新中,我们可以尝试探讨这一问题。


专治眼花、色弱和熬夜追剧,

优酷播放器功能照顾到所有人


首先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能时时刻刻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就是最好的视频平台使用体验了吗?


显然不是这样的。在看视频时,我们往往光顾着对小哥哥小姐姐舔屏和笑出猪叫,而忽略了其他一些小小的不适感。


例如总有些字幕组以为大家都是飞行员一样的视力,把字幕调到米粒大小。或者在不知不觉追剧到深夜忽略了屏幕光线的刺激,第二天却觉得双目模糊,久而久之形成了“追剧眼”。不过追剧追到兴起时,这些小问题常常被我们忽略了。


这些追剧过程中的小确烦,正在被技术手段一一解决。



首先是推出了大字模式,在播放时针对一系列无内嵌字幕的电影,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调整字幕字号的大小。


如果对字幕工作有所了解的人会知道,字幕组制作字幕后需要进行花不少时间进行压制,才能让字幕和视频文件“结合在一起”。按照一般逻辑来说,调整非内嵌字幕的字号无异于重新压制视频,需要耗费不少时间。而且非内嵌字幕在压制完成后就不会被区别处理,当上传至平台或用户手动调节清晰度时,都会被压缩质量,损失清晰度。


但优酷采取并行计算的方式,负责加载视频和处理字幕的两部分GPU算力在打开视频时同时开始运算。在优酷的智能字幕端侧内核引擎中,字幕解析模块会通过OCR识别对字幕区域进行单独的抽取,提取字幕后进行字号调整,再和视频数据进行叠加渲染。这样一来不光可以调整字幕字号的大小,也不会对字幕进行二次压缩损失画质,让字幕显示得更加清晰。既是在视频清晰度很低的情况下,字幕也能保持清晰,不为眼睛增加负担。


有趣的是,大字功能还能秒变“无字功能”,将原来片源的字幕隐去,成为用户锻炼听力的利器。



还有针对色弱人群的自研算法帮助他们将不可识别的色彩进行转换。


对于色弱人群来说,由于对一些颜色的辨别能力较差,只有当色彩足够饱和时他们才能感觉到其中的差异。优酷的自研算法会实时识别画面中的色彩,并建立在原有色彩基础上进行转换和转移,提高色彩之间差异,提升色弱人群对于色彩的辨析度。


而建立在强大的并行算力和高效的算法结构之上,优酷在进行视频实时处理时可以保障加载速度和能耗,不会因为调整色彩模式而拉长加载时间。


护眼模式显示效果


为了避免追剧少女们熬夜补番补到眼花的状况,优酷还推出了护眼模式对画面的亮度进行实时智能调节。


实现这一功能,首先要对用户的环境光进行实时感知,再对视频的画面参数进行处理。有时单帧画面亮度不均,有些地方过亮有些地方过暗,强烈的明暗会对眼睛造成不小的负担。但通过优酷的帧内亮度平均技术,平均画面明暗分布,不光可以缓解用眼负担,还可以更好地还原暗部和亮部细节,减少那种“太亮了看不清”和“黑乎乎”模糊一片的状况出现。而帧间亮度均衡则解决了视频播放过程中明暗变化带来的强烈刺激,加上对于色温的调节,在这一系列功能上,优酷挖掘出了视频实时处理的更多价值。


为了老人、色弱者和爱操心的妈妈:

那些不功利的技术升级


对于追剧女孩来说,这些技术的确算得上是看剧体验中的一点小确幸了。但这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当其他平台都在钻研如何黏住用户时,优酷的这些技术升级还存有价值吗?


如果把参考系放大到视频平台整体的技术升级,我们或许可以推断优酷的这几项细节更新,展示出了一种全新的技术价值取向——非功利性技术升级。


前面我们提到,视频平台的技术升级往往针对两类需求,一类是提升自身运行的效率,另一类是提升用户的体验。


优酷的这三项更新却在这两类需求之外,锚定了三个机会。



1、 锚定细节机会。像大字模式这种技术更新,可谓是细节中的细节。这种对于细节的关注,是否会绕过智能推荐的瓶颈,从其他角度提升用户体验?


例如对于老年人来说,目前大多数视频的字幕字号都显得过小。应用上了大字模式,可以让他们不用再戴着老花镜看视频,这可比智能推荐的精准度重要的多。


2、 锚定小众需求。针对色弱人群的色彩调整其实是一项非常小众的需求,但小众需求乘以巨大的用户基数后,或许可以实现以小博大的效果。


数据调查显示中国有6000万色弱人群,对于他们来说如果没有对色彩进行调节,再有趣、再精良的视频内容都体验糟糕。制作一部吸引6000万用户的自制内容,和研发一种帮助6000万用户的算法,哪种做法更有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3、 锚定感知之外。至于针对视觉疲劳的技术改进,则把技术升级立足于用户感知之外,解决那些用户自己都没有注意的问题。绕过现有的纬度,扩大用户对于视频平台功能范围的认知。


当用户意识到视觉疲劳不仅仅可以被少看屏幕和蓝光眼镜“治愈”时,相信不论是平时用眼较多的白领学生还是关心孩子的家长一族,都会把这一功能列入选择视频平台的必要参考项。


其实除了优酷,还有很多视频平台正在向非功利性技术发展。


例如腾讯视频为了提醒注意用眼距离,利用起3D摄像头识别人脸与手机的距离,虽然适用范围较小但也有一定意义。而爱奇艺也在“设置”栏中推出了色弱模式,虽然找起来有些麻烦,但总算从技术上解决了问题。海外的Youtube也为了更好地适配主机游戏直播大幅调整了帧数支持范围,保证直播时可以还原3A大作的清晰画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