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个字 阅读时长:3分钟
中产先生 | 洞见时代
发现价值
讲述生活
万万没想到。
昨天看到的消息:
说实话,刚看到标题的时候,我误解了:
意为是之前那种,老人把房子委托给某机构,然后换取养老保障一类的服务。
但是仔细一看,不是一回事:
而是真的要给房子交养老金。
一时间没转过弯来,但是后来想想,也挺有必要的。
几个点:
1、中国房子步入中老年
老破小就不说了,很多已经无法满足居住条件,单单从1998年房改算起,最早一批商品房快要接近30年房龄了。
而我们知道,中国的住房都是按照50年房龄的标准建造的,但实际的寿命只有30年。
这部分超龄的房子有多少呢?
看到一个数据:
存量房中有20%的房子年龄超过30年。
这些房子都需要体检和维修,钱从哪里出呢》
原本有维修基金,其实一言难尽,有的被业委会掏空,有的可能
根本
不够用。
所以,需要每年交一点,也属于住房全生命周期运营的一部分。
2、哪些房子影响更大?
其实有三类房子影响比较大:
1)老破小
老公房,很多没有维修基金,而且房龄过大,布局很差,问题更多,其实维修更新起来难度很大,倒不如推倒重建。
我看到现在不少老旧小区业主都是集资重建的。
2)高层
高层的问题也很大,很多年前就有人指出,30年之后高层会变成贫民窟,问题跟老破小差不多。
高层建设的目的就是因为人多房少,极致的容积率加上公摊面积,体验不是很好。
而且,要维修的话,难度也很大,费用不小。
3)2015年之后的楼盘
这个有点奇怪。
其实也容易理解:
2015年之后,各个房企都在高周转,几个月盖个楼盘,质量只能说差强人意,而且有的烂尾房,保交房的时候也是草草收尾。
这几年买房的业主最清楚质量如何。
所以,这些楼盘的使用寿命能不能到30年,很难说。
比较悲催。
这三类住宅要交的养老金恐怕不小。
3、给房子养老的钱怎么交?
既然收不收已经不是问题,收多少,怎么收?
目前还没看到细则。
我觉得最好不要搞统筹,公平起见还是根据楼盘的情况分别来自收自用。
不然新楼盘,好楼盘,收的养老金给老破小、高层或者高周转的楼盘用,恐怕不利于政策的推进。
另外,给房子做检测的,又是一块大肥肉啊
。
现在布局还来得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