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澳洲妇幼Dr韩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妇产科医学博士,妇幼健康博士后;临床营养学硕士;临床医学学士。 与你分享专业、可靠、实用的喂养、睡眠、养育和孕产科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澳洲妇幼Dr韩

父母的这些行为,正在培养自卑的孩子

澳洲妇幼Dr韩  · 公众号  ·  · 2024-04-03 22:33

正文

有自尊心的孩子,往往也是自信的孩子,他们能看到自己的优势、相信自己、敢于尝试、为自己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就算遇到挫折也能积极面对和应对。


而缺乏自尊的孩子,就会走向另一面,比如缺乏自信、自卑、自我怀疑、觉得自己比不上其他人、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作为父母,我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自卑、没有自尊、没有自信心。但育儿过程,可能会因为没有意识到不理想育儿行为而导致孩子自卑。今天这篇分享4种影响孩子自尊和自信的育儿误区,供大家避坑。


图源:freepik created by user15285612


01

孩子如何获得自尊和自信


孩子的自尊心,通俗理解为孩子对自己的良好感觉。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是从小慢慢积累起来的。比如,


从婴儿时期开始,宝宝们会因为自己能独立完成某些动作,或者把某件事情做好,而慢慢获得自尊和自信。过程中,父母及时看到他们的表现,给他们积极反馈、允许他们尝试,都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当孩子感到安全、被接纳、被关爱,被照顾、被积极关注时,他们的自尊就在慢慢形成,并随着年龄增加,逐步增加。以下各种情形,都会让孩子获得更多自尊和自信:


  • 朝着既定目标进步

  • 学到新知识

  • 结交新朋友

  • 学习新技能,比如音乐、美术、体育等

  • 帮助他人

  • 因为好行为而被夸奖

  • 努力尝试某件事情

  • 做自己擅长做的事

  • 被他人接纳

  • 觉得自己被理解和被接受

  • 通过努力最终获得好的成绩或结果


不难发现,有自尊的孩子,往往也是自信的、有能力的,并能接纳自己的孩子。


图源:freepik created by freepic.diller


02

父母的这些行为

破坏孩子自尊和自信,变自卑


1

为孩子做太多、代办太多


传递给孩子的信息: 你不行,你做不了


觉得事情太难了、太“危险“了,于是事事都替孩子做了,这是不少家长”爱“孩子的表现。但其实这样做,孩子失去了尝试的机会,也会让孩子以为是他们自己能力不行,做不了、做不好,久而久之变得害怕尝试新的事情,对自己没有信心。


正确怎么做?


与其直接替孩子把复杂的事情完成了,不如把复杂的事情拆解成小步骤,让孩子参与到力所能及的步骤里,陪着孩子一起把复杂事情一点一点完成。


2

不断与其他孩子作比较


传递给孩子的信息: 你比不上别人


育儿过程,不少家长会给自家孩子找个榜样,然后不断把孩子与这个榜样做比较,希望以此激励孩子。


但事与愿违,这样做并不会激励孩子,相反把孩子与其他人做比较,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就是没别人好,比不上别人,所以没必要去努力了。


正确怎么做?


多关注孩子自身的特点和优点。对于不足的地方,看看孩子的现在比过去是否有进步,有的话,多鼓励孩子的进步,多鼓励孩子的努力过程。


3

对孩子犯的任何错误,都反应强烈


传递给孩子的信息: 一点错都不能犯,否则就完了


每个人都会犯错,孩子也一样。但是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犯了错,不论大小,都反应强烈。本意是希望让孩子对错误引起重视,避免下次再犯。但事实上,这样做并不能防止孩子再次犯错,相反,可能会让孩子觉得任何错误都是严重的、不可被原谅的、一旦犯错就完蛋了。


正确怎么做?


让孩子明白犯错是正常的,谁都会犯错,重要是积极面对错误。我们可以陪着孩子分析错误的原因,找到应对的办法,然后把问题解决了,这样的过程不仅能让孩子学会面对错误和失败,也能让孩子在解决问题之后,获得自尊和自信,让他们明白:我可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