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曾流传过一个笑话:一位高中生到庙里许愿,希望自己未来
从事一种职业,不用背英语,不要学高数,特别好找对口工作
,而且任何学校都有这个专业。
结果高中生之后当了财务。
据统计,2020年874万应届毕业生中,专科及以上财会专业毕业生就多达70万人,高居所有专业第一。
但财会本科应届生在平均公司10K左右的一线城市,最高也不过7-8千。
其实越来越多公司,对财务人员是有综合性需求的。
然而太多一线工作者,却把时间花在了对账、做表、录发票这样重复枯燥的体力劳动,造成了
供需错位
。
跟几十万同窗一样,小楠当初也是为了“好找工资”填了会计专业。
而毕业的头一年,她就对这个职业陷入了怀疑。
焦虑谁人都有,怎么破局?
拿到初级职称之后,小楠先是进了一家一百人不到的小公司。
很快小楠就发现,财务这个岗位可能根本用不上老师教的那些书本知识,
每天干的就是毫无技术含量的重复劳动。
上游十多家供应商,需要根据它们的发货表格跟自家仓库信息做核对。日期、单号、金额、品名要全部对应。
这样的对账一个月要做多少对呢?
10万对。
就算熟能生巧,
每分钟核对20条的速度计算,这活儿不吃不喝要干3天半。
再拿发票来说吧,小楠面对全公司近80名销售,每天产生堆成山的各种报销要录入到Excel。
这样枯燥乏味的机器劳动,使得小楠很快就怀疑自己的前途。但老板的意思很明确——财务部就你们仨,不扩招。
这意味着三五年后,自己依然干着毫无长进的工作。
破局财务人怪圈,
告别脏活累活,
毕马威、嘉吉Cargill前审计/财务分析师
教你这么做↓↓↓
(小课直播二维码)
有次过年回家,小楠跟500强企业做财务的表姐诉说了自己的忧虑。
“你的担忧是对的!”表姐对小楠表示了肯定,“
走不出重复劳动的怪圈,对你未来的确很不利。
我们单位这几年就一直有【专项财务python】内训,现在这种工作我写几行代码就轻松搞定了。”
表姐打开笔记本,给小楠演示了起来:
首先对账这种典型重复劳动,是最适合丢给python处理的。
△泡杯茶功夫,程序就自动完成了500多对信息的核对,自动弹出了不匹配的订单
小楠目瞪口呆。
至于发票,表姐从网上复制了一串代码,改了改几行参数,在电脑上跑了起来。
△这些图片格式的发票,用程序一读,文件夹里就多出一个分门别类整理好的Excel表格
“
这简直是用电脑当人眼用啊!
”
春节回来后,小楠下决心认真接触python——此前她总对这个新兴名词将信将疑。
现在小楠的周报、月报都可以用python自动生成,
以前几十兆的Excel表格打开要几分钟,在python里十几个这样的表格都能轻松合并。
财务人懂编程——对同行的降维打击
传统上,像小楠这样的小财务在老家大概月薪5K,在同学里属中偏下。
然而简历了写明了熟悉Python技能,第二年小楠居然开始接到猎头的电话。
简历大升级,
让HR欲罢不能的黄金技能,
毕马威、嘉吉Cargill前审计/财务分析师
教你这么做↓↓↓
(小课直播二维码)
面试的老师话不多,让大家自行下载几家上市公司财报,提交一份可视化数据并做简单的财务分析。
其他面试者一通Ctrl C+Ctrl P不亦乐乎,做出来的结果一般是这样的:
而小楠噼里啪啦开始敲代码,做出来的结果是这样的:
在分析环节,
小楠用爬虫爬取了上市公司供应商相关的公告
,匹配近几年的财务数据一一分析了营收、毛利和费用变动的主要原因。
原来这家公司上游化学原料近几年急速涨价,极大压缩了利润。
从财报以外的角度更有说服力地解释了经营下滑的原因。
△一键爬取目标信息,拒绝复制黏贴
最后,对方直接开了原先三倍的工资挖走小楠。
有时候,你甚至不需要比同行更精通主业,相反,
掌握一门其他人都不会的技能,往往会帮你大幅弯道超车。
因而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要培训出趁手的财务团队,Python就像十五年前的Excel,俨然是一门必会的技能。
然而市面上熟悉Python的财务工作者依然少之又少,令企业不惜开出诱人的高薪
。这批最早掌握Python的财务人,无疑是提前享受高薪的红利群体。
△传统财务的行情往往在7K上下
△具有Python背景的财务工作者则至少月入10K
摩根、微软、华为、腾讯等等国内外金融,互联网科技公司,都已经在内部普及数字后勤化。即便人事、会计、行政等岗位都需要掌握自动化办公。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专为财务人开发这套课程的原因。
很多财务以为自己数学不行,逻辑不行,肯定学不会编程。
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我们之前绝大多数零基础学员,工作之余学习5天,就能独立写出这样的代码:
△学员作业展示
△往期直播课,现场演示案例
Python只需要你掌握基础语法部分后,再多了解几个常用的库,就能完成相对复杂的自动化办公。
如果你还不相信,可以试试花6.6元,
你也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小楠的水平!
惊喜价
课程原价199元
前100名小伙伴,专享6.6元福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