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翻股票账户的时候留意到一只持仓已久的基金,顿时心生无数感慨,必须得说道说道。
这只基金叫兴全合宜,你们不一定有印象了,但是看下面几张当时的新闻标题你们应该就能想起来了。
最后一条新闻我稍微解释一下,怕你们理解歪了。不是基金经理带着小蜜跑了那个私奔,是说做得好的基金经理会被挖走转投私募,可能叫奔私(募)稍微好点。
总而言之这货刚刚登陆交易所的时候基本上就是个破鼓万人捶的「垃圾」。这个时候突然提起来,也是好奇当初的事情过去这么久了收益如何。给你们看下一张图,从 18 年 4 月上市首日的暴跌,到现在一年多点的时间,
累积收益 19%,同时期沪深300涨幅 1.25%
,妥妥一只变凤凰的乌鸦。
前后始末
梳理一下前后事件的始末。
看懂这个故事需要知道几个重点:
当时大家可谓是对这个基金给予了厚望,结果谁曾想募集刚完成就行情就急转直下了。在兴全合宜登陆交易所的时候,大盘已经从高点跌下去 15% 了。
按理说封闭基金登陆交易所的时候,有一定折价是正常情况,一般是封闭期越长折价越高。但是联系前面大家对于这只基金的期望、行情的变化,这个本来正常的折价莫名其妙地就变成了大新闻,又一次刷屏了,只不过这次形象是反着的。
各家媒体一看这是个热点,全都上去踩两脚恨不得再撒把土。在我的印象里,当时的折价一度接近 10%。虽然有踩雷中兴的影响,但是当时合宜手上总仓位才 30%,余下的全是现金。
再后来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冲进去把当时持仓的沪深300换了一点到兴全合宜,这不昨天点账户的时候看到,累积收益已经逼近 18% 了。虽然我个人不喜欢基金公司这种牛市拼命募资的吃相,但是管理能力确实值得认可,跑赢沪深300的收益中,5% 左右是折价贡献的,另外 13% 是实打实的超额回报。
资本市场这样的例子其实不少,越是大家咒骂的地方越可能出现机会,越是竞相奔走的地方越可能是个大坑。前期大家都觉得合宜是个香饽饽,抢着申购结果到手就浮亏;等后面真的超支了一窝蜂全跑了,连看一眼就觉得晦气。
上面的内容不涉及任何推荐,大家看个热闹就行了,理性吃瓜。敲敲黑板,重点干货来了。投资赚钱这件事很多都是和人性拧巴着来的,在这也给大伙提个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