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撰文|蜜姐&编辑|王心
如果要把我国楼市写成一部魔幻现实主义的寓言,燕郊是绝对值得花一整篇去讲的。因为他完美地诠释了我们身处的当下的楼市:风云变幻、随政策而波动的景象。
看到最新的媒体报道说,燕郊的房价腰斩之后,“那时35000元开盘的房子现在18000元没人买”;
曾经红红火火的售楼一条街上,不止一家门店挂上环形锁,门上的玻璃灰蒙蒙的,屋里地上还有曾经摆放的桌椅落下的灰尘印。
……
燕郊之所以这么受关注是因为他离北京近,又不属于北京。燕郊的行政单位是“镇”,隶属于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
离北京CBD国贸商务区,仅30来公里。又因为他不属于北京,所以房价相比北京其他郊区来说要低得多。
蜜姐还记得三四年前,那会我还没有离开北京,身边的朋友买不起房或没有资格买房的,周末都跑到燕郊去看房,新房价格不到1万,相对城区的价格简直就是白菜。
实际上2008年之前更低,那会才4000一平米左右。2010年之后,因为一些你们懂的原因,价格就一路飙升,最贵房价曾经一度破了3万。
直到2017年中,最严调控出台之后,一线城市,尤其是北京率先严控楼市,在旁边的燕郊自然也随风而动,楼市进入下行通道。
实际上自去年下半年调控加码开始,唱衰燕郊的新闻就从来没断过。什么房产经理转行当菜摊老板,房价腰斩还没人买……
不用唱衰,事实也是如此。
因为前几年涨的太夸张。放眼北京、上海、深圳,这三大都市圈里,环北京地区的房价最贵,其泡沫也最大,摔得也会最狠。
但要说回一棒子打回十年前的原型吗?蜜姐也不这么认为,可以看到,报道中房价腰斩之后的燕郊价格也不再便宜了。
何况靠着北京,人口红利一直都在,现在因为限购,抑制了很大一部分购买需求。
几年前,蜜姐曾专门去燕郊体验生活。我就是想知道,到底在那个里居住在北京上班是一种什么感觉?或许是我太矫情,但我的结论是辛苦,太辛苦了!我本来是一个不怕吃苦的人。
事实和我的体验也有很多接近之处。不少在京工作的朋友也买了燕郊的房子,平时还是在北京租房住。还有一些就完全是投资考虑。
都说北京是中国楼市的风向标,而偏居一隅的燕郊则是北京楼市的晴雨表,蜜姐十分赞同。
也是在燕郊楼市腰斩差不多时间里,北京的楼市开始回稳,甚至略有下跌,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其他几座一线城市如深圳、上海等。
跌的不多,但态度已然明确。调控的旗子还得抗,炒房的机会不准有。谁要和趋势作对,就是和自己的未来过不去。
今年以来,美联储加息节奏还是那么快。大洋彼岸的美国、加拿大,以及我国的香港都已经有银行提高了房贷利率,随着大部分国家正式步入加息周期。
还在加杠杆的市场,这时候就危险了。泡沫大的市场,也危险。去杠杆,稳楼市,势在必行。
某种程度来看,这对刚需不失为一件好事。市场更稳定,购房时的主动权也会更大。
有能力、有资格、有意愿,在京或环京长期发展的朋友,现在的楼市情况应该比前两年要友好得多。
北上广深,毫无疑问的人口净流入城市,每年一大波的刚需群体购房需求摆在那,要跌多少几乎不可能。
如果不出现其他黑天鹅,底部也差不多就到这了。如今调控正严,当然要涨多少也是不太可能的。因为现在楼市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稳”。稳住意味着一切。
苦了那些在环京背着贷款炒房的人,看上去房子挺多,但哪套都不是自己的。甚至把房子卖了还不够还贷款的。他们踩在了上一轮周期的最高点。
热闹褪去,风光不再,如今的燕郊又将是多少地方楼市的缩影?
今日词汇:
房虫
房虫:
是专门买卖二手房,以“替人买卖房屋吃差价”作为职业的个体户。
他们的赢利点主要在赚取差价,低 价买进,高价卖出。他们做的是“代理”的勾当,却不收代理费。
房虫这样操作的好处很明显,在房虫与买家和卖家的两次交易中,只需要交一次税。
为了从买卖双方两头揩油,他们不让买卖双方直接见面谈价。他们也是令正
规中介“头痛”的竞争对手。
“房虫”一度助长了房价的持久升势。然而,随着政府房产新政的不断推出,炒房开始降温。因财路被阻,“房虫”纷纷转行。
每天看一个词汇,造一个句回复在评论区,如果你能坚持一周,我送你一本书。
如果有蜜友能坚持一个月,我送一个杠杆游戏知识星球的免费名额,让你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
期待你来挑战自我!
PS:坚持学习一周领过书的小伙伴,后面就不再重复领书,累积学习并造句一个月,直接领取一年一个杠杆游戏知识星球的免费学习名额哦!
号外!恭喜上周(11.19-11.23)已坚持学习了一周的7位蜜友!请7位棒棒的蜜友:
孤淮(已坚持学习三周!)、2014E(已坚持学习两周!)、杨×诚品家具™(已坚持学习两周!)、天堂的雷霆(已坚持学习两周!)、星空、海上升明月、囝河谷 请加微信AKX789,找蜜姐领书哦!
一点点坚持,就能做一个更好的自己!期待再看到一直坚持学习的你们和更多蜜友的身影。
往期好文
陈羽凡吸毒艺人生涯被毁!要注意防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