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公司的业务架构,施巍是这样分解的:云管平台是合胜科技的“门户”,是公司资源集合的通道;大数据运维平台则是合胜科技底层数据的汇集地,通过分析、监控,为大数据可视化提供展现平台;而智慧网点将围绕“四化”突进,即运维对象的标准化以及运维的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
显然,这里体现着合胜科技业务的传承和创新。在施巍看来,作为一家“小公司”,与巨头们合作,也应该避免对单一合作方的依赖太强,在单一合作业务中占用的资金太大。而这种发展的适度“独立性”,也使得合胜科技在与巨头们的竞争中别具实力。
记者获悉,在上海长宁区一项智慧城市竞标中,合胜科技的竞争对手是阿里和腾讯。“要竞争,技术就必须在同一层次。”施巍说,但三家公司的技术发展路径不同,阿里是在电商平台上发展起来的,腾讯是在社交平台上发展起来的,而合胜科技是在服务平台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合胜要在竞争中打好“个性化”这张牌。
“个性化”让合胜科技的资本“缘分”也与众不同。“合胜科技旗下子公司的估值比合胜科技还高。”看得出施巍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作为一家技术型服务公司,合胜科技探索出了一条技术骨干与公司捆绑发展的路子:“在子公司中,合胜科技可以不绝对控股;技术团队也可以自己引进风投。”
如此,孵化创业企业成为合胜科技激发公司活力的又一种模式。
在合胜科技2017年年报中,记者看到,为扩大公司规模,合胜科技在云南昆明成立了昆明朴若,目的是为了开拓公司业务模式与市场,提高公司竞争力,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当施巍揭开其中谜底,合胜科技的“复制”秘笈随之打开。
“昆明朴若的合作方原来是我们的一个业务伙伴。”施巍说,原本,该合作伙伴在当地的业务规模已经逾3000万元。
然而,不满足现状的这个伙伴感觉原有业务不再“性感”,于是盯上了合胜科技的平安城市、人脸识别等“智慧网点”项目里的产品,多次上门坚持要求成立全新的合作模式,将合胜科技在上海运作成功的案例“移植”到云南。“不料它却成为公司投资效果最好的一家。”据测算,昆明朴若2018年的销售规模将有望成倍增长。
“按惯例,第四季度是公司旺季,业务量将占全年的一半以上。”施巍透露,7月份公司的项目将开启推进模式。看着施巍和他的伙伴们摩拳擦掌的劲儿,希望合胜科技的旺季可以多飞一些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