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天天说钱团队原创作品
谜底揭晓,正是刘扬伟!
6月21日的鸿海股东大会上,经过董事会改选,63岁的刘扬伟,接替郭台铭出任鸿海(富士康)集团董事长,居九人经营委员会之首。郭台铭依然是鸿海董事。
刘扬伟2007年加入富士康,曾任郭的特别助理,2017出任集团芯片业务负责人。
富士康正式进入后郭台铭时代!
01
接班人为何选了17年?
从弟弟郭台成到儿子郭守正,再到黄秋莲、吕芳铭、刘扬伟,传闻中的接班人,走马灯的换。富士康的接班人因为其制造业的特殊地位,而备受世人关注。
为啥这么难?
接班人计划自2002年启动,计划于2008年退休,开始进入其计划的人生第三阶段,为兴趣与理想而活。
比郭小11岁的弟弟郭台成,原本是最有希望的。不幸的是,2007年因患癌症去世,接班人计划中途搁浅。
在郭考量接班人的过程中,台湾第一代首富王永庆给了郭台铭以启发,王在退休时将权力交给“最高行政中心七人小组”。类似联邦体制,实施分权分利的做法。
2008年,郭将日常营运工作分化到各事业群总经理,以此来选拨接班人,但实践过程中发现,最终还是需要郭亲自决策才能平息各事业群之间的争执。
此间,也有猜测,2013年进入鸿海的郭的长子郭守正,有可能是以“太子”身份接手“富士康帝国”。但郭予以了正式否认。外界评论,郭守正“志不在此”,郭台铭也觉得儿子“这些年轻人都有共通的毛病”。
11年过去了,69岁的郭及其“富士康帝国”终于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2019年4月,郭下定决心,开启了其人生第三阶段,打算“弃商从政”。接班人计划强制进入倒计时。
“我第一个20年,是为了钱、为了家人;第二个20年是为理想,我懂经济,和世界企业家交朋友;现在这个20年,我要转换跑道,不再为自己,而是为人民。”6月21日,股东大会后,郭台铭动情地说。
02
郭台铭的富士康帝国
在百度百科里,郭台铭有个别名,叫“富士康市市长”。而在外人眼中,郭是个典型的“霸道总裁”形象。在富士康内部,郭台铭是一个“神”一样的人物,一言九鼎。在媒体眼中,他建立了一个“商业帝国”。
据不完全统计,在两岸三地,“鸿海系”仅上市公司就有起码20多家,其中包括台交所20家,香港4家,大陆2家。仅这26家上市公司的市值就有近2万亿人民币。以至于流传着一个段子:“两岸三地各类科技公司中若以‘富’‘鸿’‘鹏’‘鼎’开头的,都有可能是郭台铭的。”
45年前,拿着郭妈妈资助的10万台币,郭台铭创办了只有15人规模的“鸿海塑料”,到如今,遍布中国大江南北的工厂,以及东南亚、欧洲、美国,都有其工厂和办事机构,是一家名副其实的跨国公司,2018年,排名《财富》500强第24位。
由于其超过百万的员工,有人戏称,在中国,唯一可以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及中石化员工规模相提并论的,就是富士康。
富士康到底有多牛?无论是苹果、惠普、戴尔、还是三星、华为、小米,不管你的名气有多大,要想快速出货,就只能找富士康。当年摩托罗拉和诺基亚在市场上打的头破血流,却没多少人知道,他们的产品却出自富士康的同一个车间。
尽管,郭台铭的富士康在代工领域已经一骑绝尘,但是,富士康却并不愿意别人称其为“代工厂”。经历了经济危机、又面临消费电子产品增长的天花板,富士康开始了升级转型,其方向是“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
2018年6月,工业富联登陆A股市场。
03
后郭时代富士康路在何方?
随着郭台铭退休,芯片专家刘扬伟接手,富士康正式进入了后郭台铭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