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时间放长到20年,有什么东西不涨价?
你别说,还真有,其中有一样,和几亿人密切相关:火车票价。
比如,从1996年到2019年,23年里,北京西到武昌的37次列车,从没有字母打头,到K、Z打头,速度越来越快,但票价却始终保持不变。拿硬卧来说,一直都在260元左右。
直到今天,这趟车硬卧的价格依然是261.5元,和1996年保持一致。
20多年时间,变的事情太多了。蹭蹭的房价,变化的体型,还有猪肉的价格……
当一切都在变的时候,不变的东西,尤为可贵。
那么,中国普快列车票价(不包含动车和高铁),为什么能20多年不涨价?毕竟电价、人工和设备等等费用都在上涨。
火车票价是根据基础票价,结合车速、车型和铺位等因素计算而来的:
1. 设置基础票价,普快上浮20%,快速上浮40%,再乘以相应的里程数;
2. 结合火车不同坐席和空调情况,分别上浮25%—195%不等;
而从1995年10月1日以来,普快列车的基础票价一直是每人每公里0.05861元。
一个可供对比的维度是工资收入。以京沪特快硬卧火车票为例,20多年来基本维持在304.5元。
1995年全部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大概相当于人均工资)为4367元,摊到每天大概12元。
2018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82461元,每天是226元。
简单计算下,买下这张火车票,20年前要花去25天的工资。如今,连1天半都不需要。
若论20年来,上涨最明显的,那绝对非房价莫属。中国大多数城市的房价20多年来,涨个三五倍属于常态。
对于北上广这样大城市的核心地段,涨个十几倍也没啥稀奇的。
比如,北京朝阳十里堡北里小区的房子,2000年在《北京晚报》刊出的售价是29万。
如今,同样面积的房子,已经涨到了430万,涨幅超过1300%。
对比收入和物价,坚挺不变的火车票价,绝对算得上是良心价。
看完纵向对比,我们再来横向对比。
中国的长春到公主岭,日本的挂川到丰桥,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到鹿特丹,铁路公里数大致都是60公里左右。
长春到公主岭的火车票大多是12.5元,最便宜的夜班车只要10.5元。
日本挂川到丰桥,最便宜票价79元,最贵的199元。
一直以来,英国火车票的价格都比较高,经常比飞机票还贵,在欧洲也超过了德国和法国。
而且,英国火车票价格几乎每年都在涨,从1995年起至今,平均上涨超过了30%。
以同样120的火车公里数对比,可以看出中国火车票有多便宜。
2018年,从剑桥郡彼得伯勒到伦敦国王十字火车站,季票票价6540英镑(折合人民币约5.8万元)。
从北京到天津的普快列车,硬座价格基本是21.5元。
虽然国内火车没有季票的概念,但如果按照每天往返一次来算,乘坐一个季度90天,价格也不过是3870元,只有英国(5.8万元)的6%。
那还真不是,今年火车票再次上涨,可苦了那些必须靠火车通勤的上班族,他们纷纷组团去火车站抗议。
英国人在综艺节目也
不禁
吐槽“日不落帝国”的铁路事业,同时,还不忘羡慕下中国。
在四川凉山雄普和攀枝花之间,有一趟5633次列车,硬座只要25块5。
列车运行在四川凉山彝族群众聚居地,凉山境内地貌复杂,高山、丘陵、盆地交错,地势不平,气候恶劣,大部分地方没法修公路。
全程353公里,设了26个站,不到40公里每小时的时速。5633次列车成了当地百姓和外界最重要的联系途径,是上学、工作和生活的首选。
清晨,村民们携带农副产品上车,除了买车票外,即使携带再重的农产品上车,也不用另外支付费用。
更多的村民依靠这些列车,去外地卖掉农副产品,再买回生活用品。
这些列车还是孩子们上学的交通工具,而他们坐车是不用买票的。
这些票价异常便宜的公益慢火车,帮助当地百姓走出家门,寻找致富路,被称为“开往春天的幸福列车”。
而实际上,这种带有帮扶意义的扶贫列车,目前有80多对,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偏远贫困地区。
因为交通落后、公路难通的地区,这些铁路守护着百姓的交通生命线。
其实,
所谓的20年不涨价,并非从未实行过价格浮动。在历史上,火车票在春运期间曾实行过短暂的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