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 (1879-1964) 现代书史上里程碑式大咖
在艺术品拍卖市场,民国大书家于右任先生堪称传奇般的存在。因为放眼拍场,一人一专场,接连斩获三个白手套的荣光,只有他独享。那么“于氏现象”的造就,仅仅是因为他之书法造诣炉火纯青吗?大师身上那些人品节气和处世之道,说来同样让人仰之弥高,甚至可以说,是人书俱老,珠璧交辉,最终方得相互成全,臻于完美。下面我们就和大家来简单聊聊这位布衣大佬。
=========
▲
「
论道:为万世开太平
」
1879年4月11日,于右任出生在陕西省三原县东关河道巷,原名伯循,字右任。从小家境贫寒,生母在其2岁时不幸病逝,只能由其叔伯亲戚代为抚养。
于右任后来在《怀恩记》中写道:“伯母督课每夜必至三鼓,我偶有过失,或听到我在学校嬉戏,常数日不欢。”每年清明节,伯母都带着他回乡扫墓,在生母墓前哭着说,孩子几岁了、读了什么书。每当此时,于右任都“闻声悲痛,读书不敢不勤”。
天道酬勤,后来于右任16岁便以第一名考取秀才,随后在陕西各书院游学;再到19岁参加岁试,再以第一名成绩补廪膳生,被誉为西北奇才。1900年慈禧出逃到西安,于右任甚为愤懑,故意照了一张披头散发的照片,背景是他撰写的对子:“换太平以颈血,爱发妻如自由。”三年后,于右任写下《半哭半笑楼诗草》,有句曰:“女权滥用千秋戒,香粉不应再误人。”
▲
于右任 草书《正气歌》四屏
由于诗集的印行,知县和巡抚以“倡言革命、大逆不道”的罪名,下令拿办于右任。此时他正在开封参加会试,最后闻讯马上逃到上海,化名刘学裕,进入马相伯创办的震旦学院读书。不久,法籍神父企图把持学院,学生们愤而追随马相伯离校,于右任便费尽周折,与马相伯、邵力子等另行筹组了新学校——震旦公学,也就是如今江南第一学府,复旦大学的前身。
1906年4月,于右任为创办《神州日报》赴日本考察,得遇孙中山,从而加入同盟会。《神州日报》创刊后仅80天,因遭邻居失火之殃,整个报社毁于火灾。数月后,于右任又创办《民呼日报》,被停刊后,再办《民吁日报》及《民立报》,5年期间绝不停止革命宣传,这正是人们说他“一支笔胜过十万横磨剑”的时期。
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时,于右任曾为交通次长,首创了国内火车夜行的先例。他与孙中山同进同退,在二次革命中担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还参与起草了《总理遗嘱》。北洋政府曾出每月3000元大洋聘他,还赠文虎一等勋章,于右任拒绝道:“钱,我见过。什么文虎章,你狗也给、猫也给,我看不值半文。”
由此种种,我们说,单论直面故国沉疴,欲为万世开太平,于右任作为一介文人,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满腔热血,现代史上几无人可出其右。再观其书法,他一生写得最多的条屏也是“为万世开太平”,达两千幅之多。
=========
▲
「
论书:
为往圣继绝学
」
提到作为书家的于右任先生,其最大的功劳莫过于将书法发扬光大。尤其是在草书上,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他就开始研究草书,经过多番苦练琢磨,最终不落窠臼,创新性的参以魏碑笔意而自成一家,形成了雄肆醇厚、潇洒流落的艺术风格。
同时,他又致力于草书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1932年,于右任发起成立草书研究社,创办《草书月刊》,致力于历代草书系统的整理和总结。确立“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之四原则,为草书文字的书写树立规范,惠泽后人,厥功至钜。
此外,他还将篆、隶、草法入行楷,独辟蹊径,在书法成就上承前启后,人誉“当代草圣”,位列“民国四大书家”之席。
有人评论大师书法说:或如处子,或如蛟龙,或憨态人迷,或古树悬空,每一个字,莫不神化。天赋神笔、笔耕不辍外,于右任经常把写字当作一种乐趣,每日临帖不息,每罄一罐则大呼:“取墨来!”
▲
于右任老先生提笔写书图
于右任书法深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所喜爱,政坛显要、名流时贤以至贩夫走卒前来索墨者如过江之鲫。早年,老先生常背一个褡裢袋,里面仅带两枚印章,倘有人求字,提笔就写、拿章便盖,从不收钱。
1941年访问西安时,他答应为王曲军校写一百幅屏条,回到重庆,很快写好装裱送去。有时到医院慰问伤兵,一晚要写几十幅,秘书欲为代笔,还被批评一通。到晚年,于右任对于求字者,也是有求必应,只要拿到面前老人家一定会写,他的家人曾回忆说,“他总觉得自己还不了这么多的‘字债’,因为他每天已经很忙,虽然尽量在写,但看到求字的(信件)堆积如山,自己觉得很抱歉。”
这其中也曾闹出些小段子。说有一次参加宴会,于老喝得酩酊大醉,盛情难却之下,迷迷糊糊中写了“不可随处小便”六字,就回家了。第二天主人登门请教,他很是不好意思,却令人取来一把剪刀,将字剪下,重新排列为“不可小处随便”。然后哈哈一笑说:“行了,这不是很好的座右铭吗?”
于右任之书品人品和情趣,于此可见一斑。然而,不仅如此,在诗文境界上,大师也表现出开阔豪迈,他一生留下诗词歌赋千首之多,均为不拘一格的上乘佳作,有人评说:诗成鼓角惊天地,笔走龙蛇迈古今。得诗文经学之滋养,其落笔更显脱尽尘俗。
1964年11月10日,于右任因病与世长辞,享年85岁,葬于台北大屯山。他身居高位,才德超群,却一生没有置办恒产,所有收入都捐给了家乡办学和慈善。在临终昏迷前,家人和老人告别,他先伸出一个手指头,后来又伸出三个,无论身边人怎么解释,他都摇头。后来老友柳亚子想到他生活多年的老宅,言道:“三间老屋一古槐,落落乾坤大布衣“,可以说道尽老人一生质朴无华。
而再回望老先生一生,他是革命元勋、党国大佬;是教育舵手、新闻先锋;是诗坛祭酒、书法巨擘,既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还慎终如初,晚节可保,过去百年,能做到大美如斯者,很难再找出第二人。我们常说,一笔一划、字里行间,见字如晤面,用来说于右任老先生再恰如其分。满纸书法、满身正气、满腔信念。。拍场上的高身价,是老先生高妙笔法,更是这些气节精神稀有可贵吧。
最后安利下:今年适逢于老先生140周年诞辰,在即将于
6月22日举办的北京保利第48期精品拍卖会
,
6月24日嘉德四季第54期拍卖会
上,都释出有老先生各时期佳制若干,均渊源有自,且价位适中,特别适合买来挂墙上品墨香,正性情,得滋养。下面我们谨晒出数件,感兴趣的朋友如欲查看更多请戳“阅读原文”,如需委托代拍,随时致电
400-111-8258
易拍全球拍卖管家为您将墨宝直送到家!
于右任
草书“大展鸿图”
水墨纸本 镜心
33×96 cm 约2.9平尺
估价:无底价
北京保利第48期精品拍卖会
点这可参拍
于右任
草书 五言联
纸本 对联
135×31cm (2)
估价:RMB 6,000 - 12,000
嘉德四季第54期拍卖会
于右任
行书 ”祥开百世“
纸本 立轴
102×34cm
估价:RMB 20,000 - 40,000
嘉德四季第54期拍卖会
于右任
草书题句
立轴 水墨纸本
147×39 cm. 57 7/8×15 3/8 in. 约5.2平尺
估价:RMB 30,000 - 50,000
北京保利第48期精品拍卖会
点这可参拍
【题识】仲三先生正,右任。
【印文】关中于氏
【说明】李仲三上款。李仲三(1881-1969),名宗唐,陕西潼关人。早年考入陕西师范学堂。参加1911年10月22日西安起义,后任秦陇复汉军军政府东路安抚招讨使,与清军战于蒲州、潼关、阌乡、灵宝、山西等地。后解兵赴日本两年,考察法政,又赴法国勤工俭学两年。1921年任陕西靖国军渭北水利委员会会长兼水利工程局局长,兴修引泾灌溉工程。1924年作为胡景翼全权代表,联系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12月任全国水利局副总裁。1943年被选为陕西省参议会议员,任市参议会议长。1952年入西北历史文物研究会。1956年为市政协委员。
于右任
行书五言联
立轴 水墨纸本
148×40 cm.×2 58 1/4×15 3/4 in.×2 约5.3平尺(每幅)
估价:RMB 350,000 - 500,000
北京保利第48期精品拍卖会
点这可参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