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女孩别怕
为中国女性安全,提供专业解决方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王开东  ·  一钩足以明天下,何必清辉满十分? ·  2 天前  
北京晚报  ·  大S徐熙媛病逝,终年48岁 ·  4 天前  
陕西交通广播  ·  台媒报道:大S去世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女孩别怕

这款每个人手机里必用的app,正在衍生出巨大的黑产

女孩别怕  · 公众号  ·  · 2021-02-21 11:28

正文


大家好,我是田静。
我是个选择困难症患者。不管是出门吃饭、聚会,还是烫头,做的第一件事, 就是打开大众点评看评论。让网友真实的反馈帮我做选择。


但这些年,我越来越感觉到: 大众点评变了。


这个以“大众真实评论”为卖点的APP上, 既没有大众,也没有真实了。
在它身后,甚至衍生出一条巨大的 黑色产业链。


在调查和研究后,我发现了 三个问题, 希望大众点评能够一一回答。
——

01.
大众点评的好评
究竟从哪里来?

不可否认,大众点评曾经饱受大众追捧。
从2003年成立之日起,它对商家真诚的推荐以及客观的评价,快速成为一大批人 吃喝玩乐 的必备app。
而往日几乎是人人夸赞的「大众点评」,在今时已经沦为人人嫌恶的「大众踩坑」。
现如今,不少人在各大社交网络上吐槽,在大众点评上已经看不到客观的评价,取而代之的是容不下一句吐槽的模板好评。
拿一家健身房的评论区举例。

两张一模一样的健身房照片,被两个不同的用户连用两遍。

△ 两个「不同」用户用两张相同照片发好评
不仅图重复使用,一字不差的文字也被两个不同的用户用作复制粘贴式的好评。
两个「不同」用户用相同文字发好评

似乎 明目张胆到生怕外人看不出来这是虚假的评价。

那么,这些模板式的好评,又是从哪里来的?
这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发现在这些千篇一律的好评背后, 竟然隐藏着一条巨大无比的黑色产业链。
首先,商家若想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到齐刷刷的好评, 只需要你去某宝上搜索“大众点评”、“口碑维护”等关键词,就会出来一堆能提供刷好评的店铺。
△ 某宝上提供大众点评商铺代运营的服务购买链接
店铺里的服务内容栏里写着,只要拍下这个订单,不仅能找到各个大v来帮忙刷好评,还能提升店铺星级,增加店铺在大众点评上的曝光量。
△ 某宝商家对于大众点评刷好评的报价: 一级会员20一条, lv4-5级会员50一条, lv6级60元一条,l v7级80元一条 , lv8级 100元一条

这种花钱找用户刷好评的方式, 让一些人把它变成了一份两个月能挣一万的副业。

刷好评的生意,发展成为一些人的副业

为了亲身验证写好评的过程,我又潜进了一个专门刷好评的群。
进群的第一天,就有不下30家店铺在找好评写手。

比如,在点评福利群里, 关于医美医院的评价贴比比皆是。


△ 点评群里发送的点评需求


价值上百元的小气泡/光子嫩肤/深层清洁等项目,不让你花一分钱,直接上门体验就好。
而写手给他们的回报,只需要一篇百字左右的好评。


除了找普通用户的好评,商家还能和大V利益联合。
如果你的账号星级达到7-8级,就是消费者里的vip,这些用户通常坐拥至少上千粉丝,在商家评论区发表好评后,容易被设置成精选,引流的目的轻松就能达到。
这种方法,对于新开业的商家来说尤其有惊艳的效果。
大V对店铺一顿好评收藏点赞,好过商家辛辛苦苦找上几十个普通的用户来评价。
然而,这些评价若只是为了给商户引流,好评对于消费者的我们来说,又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

02.
差评为何不翼而飞?

更令人难过的是,大众点评不仅狂刷好评,就连曾经任何人都没法删除的差评也不翼而飞。
一个大众点评的老用户,在微博上无奈地发了一条动态,自己三年前详细写的一条差评, 如今再也找不到踪影。
△ 有用户三年前在大众点评上留的差评不翼而飞
与此同时,其他网友们也发现了大众点评有隐藏差评的苗头。
去年9月份,上海一位在simply thai天泰(静安嘉里中心店)吃饭的网友,无意中撞见服务员用死蟹掉包了活蟹的做法。

顾客一怒之下把这一幕用视频记录下来,并发到了微博。
天泰是全国有名的泰国菜连锁店,菜品的价格不便宜,人均200。
但消费者还是趋之若鹜,一是因为菜品口味地道,二是冲着海鲜食材新鲜而来。
不少在这家饭店消费过的网友,看见这条服务员用死螃蟹代替活螃蟹的视频,内心的愤怒不打一处来。
为了让其他人不要踩坑,大家纷纷到大众点评上去揭露天泰的真面目,写下了饭店服务员以次充好的事实,并按下了差评键。
但这样的踩雷劝告并没有起多大作用。
没过几天,那些写下差评的网友发现这些评价只能自己才能看得见, 取而代之的,是用户在三年前写下的好评。
真正让我确定大众平台存在隐藏差评行为的,是我在淘宝上找到的一个承诺可以帮助大众点评商家运营商铺的卖家。
起初,我极为明确地向商家表明了我的来意,告诉他我要给自己的店铺「删差评」。
商家的第一反应,是叫我别提这样的「违禁词汇」。但他转头就加上了我的微信。
我点开对方的朋友圈一看, 放眼望去,全是齐刷刷的差评「删除」成功的截图。


△ 可以删除差评的商家朋友圈
对方告诉我,删除消费者的差评简单得很。
不用联系顾客,只需要利用后台的大数据,差评就能原地消失。
差评减少,好评增加,商家店铺就能在短时间内提高星级,曝光量和销量也能随之上升。
大众点评原本是一个以客观评价去监督商家的平台,即使有人能容忍刷好评的做法,也万万不能让差评从平台上消失。
那么,又是谁给了商家删除差评的权限?

03.
商家不交公粮
就没流量?
看起来,大众点评上的商家才是造就这条黑色产业链的罪魁祸首。


但不少商家也在喊苦。
「好评越多,店铺星级越高,辐射到的客流量也就更大」,这样的运营机制,使得身在大众点评的商家们关于好评的 卷越来越强。
在大众点评上注册商户信息,商家们原本可以不花任何钱。
然而, 不投钱就没有流量,没有流量就难以增长消费者。
而如果要增大店铺曝光量,商家又要做些什么呢?
拿位于北京西单位置的店铺来举例。
大众点评的销售人员告诉我,商家若是想挣钱, 一年至少要缴纳9800元的“门面费”,也就是网页装修的费用。除此之外,每曝光一次,商家还要额外花6-7块钱。
而如果不买会员推广服务怎么办呢?
大众点评可能会变相“逼”到商家买。
知乎上有不少商家说自己恨透了大众点评强卖推广的作风:


△ 大众点评的商家在知乎上吐槽大众点评的流氓作风
新开店的时候,大众点评的业务员向他推销平台上的推广业务,他没同意。
但他没想到, 自己开店遇到的第一个坎,就是大众平台本身。
店家在知乎上控诉自己的真实遭遇,“开店后,我的店铺收到了4条好评,我十分确定这都是真实客户的反馈,但平台却整整删了我三条好评。”
另一个商家也抱怨了相同的问题,“即使是交了钱的商户,体验也很糟糕。平台不审核毫无缘由的差评, 就连好评也要屏蔽。”
△ 大众点评的商家在知乎上吐槽大众点评对于会员商家的恶意差评不理睬,并屏蔽好评的行为
难道对于大多入驻大众点评上的商家来说,只能面临不交没钱可挣,交了钱也无法停止内卷的困境?

04.
互联网的尽头,
只能是流量吗?

关于大众点评刷好评与隐藏差评这件事,我问了一圈身边的朋友对这件事的看法。
大多数人都回复我: 类似于大众点评这种评分的app,终点都会变成刷评论。
说实话,我觉得很惊讶。
惊讶于有人会对这种不正当竞争习以为常,甚至到默许的地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