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替代谷歌地图,拿下特斯拉中国独家导航地图商的辉煌只属于过去……现在,它却不愿意总是提及地图的老本行。
众所周知,特斯拉在美国用的是谷歌导航地图,在中国必须得选择一家替代谷歌,而这家企业就是四维图新。6月22日,四维图新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为特斯拉中国的独家导航地图提供商,而且特斯拉使用的ADAS地图数据也为四维图新所提供。
其实这并非新闻,双方宣布独家合作已经有两年多时间。不过,作为全球三大、中国最大的地图商,四维图新并非经常提及老本行——数字地图业务。一年前,四维图新总裁程鹏就对外表示,公司已经从传统的导航地图企业成长为以位置为核心的大数据公司,而且这种大数据能力将开放给所有行业。
这样的转型如何落地?本月,四维图新发布的企业级位置大数据平台MineData,可是说在时间节点和战略作用上可谓承前继后。
MineData是依托于四维图新十余年导航电子地图的生产及服务经验,孵化于集团内部,首次将旗下所有子公司、所有产品线数据和合作伙伴数据进行充分整合,利用自身数据、算法和技术优势推出的位置信息SaaS平台,构建数据共享平台,主要由子公司世纪高通负责运营。
从公司发展的时间节奏来看,MineData是四维图新前几年各大动作的一个战略升级:
收购了图吧,开启了自动驾驶和高精度采集;
全资收购了联发科旗下的杰发科技,开启了车载芯片的业务;
联合腾讯等收购HERE 10%的股权,与HERE在中国设立合资公司,开启全球地图的业务。
从这个链条来看,四维图新所追求的是打造从数据采集到数据生产和发布,再和硬件结合的闭环生态体系。
从战略作用看,有了MineData之后,四维图新对未来也有着如意算盘:
面向车厂、室内地图、交通、物流、互联网、银行、保险、电信、规划、政府、商业等垂直行业提供交通信息服务、出行服务和位置服务。
比如,从北京市城市通勤分析反映城市人口出行情况和区域间出行之间的关联关系;
深圳市车流流量分析反映道路交通流量的估算,为评价路网运行状况、交管部门路网规划提供依据;
万达商圈客流分析以根据客流来源、类型、周边配套设施以及交通状况,为门店选址、精准营销进行服务。
接下来最为紧迫的是强化“助攻”的角色,数据、平台、方案倾其所有的同时,四维图新帮助合作伙伴迅速建立位置大数据的基础能力,并升级到站在位置大数据之上,完善看待问题、解决行业痛点的方法论。
可见,MineData位置大数据平台起到的是对内集成和对外输出的作用。那么,这个平台到底如何为企业用户带来价值?
聚沙成塔,地图变为一个人流数据、轨迹数据、车流数据的平台和载体,位置大数据相关产业也处于从初期构建进化到真实应用的关键阶段。行业趋势也近在眼前,什么时候和怎么做位置大数据平台似乎只是战术上的机动选择。
当然,大数据的大框架构建得再好也只能是做好了铺垫,看准行业的落脚点在哪里才是画龙点睛。四维图新认为,未来各行各业对于地图的需求将会更加的专业化,更加定制化,更加贴切业务发展的渠道形态。
然而,目前形形色色的企业地图开放平台无法脱离俗套——同质化严重。这就必须先解决掉三大问题:
第一,要有更多维度的数据用来支撑业务发展;
第二,要有更好的可视化手段让行业信息更加丰满地表达;
第三,要有更多的大数据分析手段以及框架迅速投产位置算法。
在数据源头上,四维图新拥有包括地图、OEM、后装车机、移动端、芯片以及合作伙伴等六大数据来源。其中,其自有数据源就包括了中国的导航数据、现场资料、深度数据和340余座城市的道路实况。
在数据治理上,为打通分散的数据孤岛,四维图新在每个业务口的数据集群放置了一台专门用于数据导流的机器,像探针一样直接扎入将数据畅通无阻的导入被称为“蜂巢”的数据仓库,然后进行数据清洗,再根据属性分门别类地存储在数据沙盒里对外供给。
以“探针-蜂巢-数据沙盒”三层结构而构建的数据蜂巢系统是一种非干扰式的全自动数据萃取系统,可以节约存储成本,降低数据使用门槛。
在数据利用上,MineData有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MineMap和MineLab,分别解决了位置大数据的可视化和位置大数据的分析。两者的基本思路都是以数据为基石,给用户高度的自主权实现配置——MineMap的操作流程大致是选择数据、配置数据、出定制地图,MineLab则是选择数据、配置算法、出分析结果。
另一方面,场景化是公认的大数据王道。开源配套技术的高度成熟,使得大数据分析的难点不在于技术,也不在于可以不断调整的算法和有很多借鉴的可视化,而在于完备的数据场景。
因此,MineLab就成为了MineData极具价值一个组成部分。它可以提供近似真实环境的实验室,有近似真实的场景数据,有已经搭建好的大数据框架,也有示例性的工程算法,剩下的就是需要用户发挥专业领域的创造能力,用大数据的手段解决企业与位置相关的痛点,应用场景化定制化的位置大数据平台。
四维图新的大数据生意模式已经开启。
翔snowman 原创出品
公众号转载需注明来源
科技茱比莉
有视角的科技观察 有态度的科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