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图迅速登上热搜榜,并引发了很多网友的关注——
“秦岭这么牛!”
“古有猛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今有秦岭一己之力挡住冷空气”
……
甚至还有网友在底下跟帖留言,赞到
“这才是最好的地理教材”
👍👍👍。
地理,本来就是
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科学,
小到
出门看地图、旅行看天气,大到我们生活的地球环境变化、地质灾害、世界地理人文差异等等,都是与地理学科分不开的。
比如,我们都知道
南极泰山站
是我国的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可是你知道它为什么要建成灯笼的外形吗?这可不仅仅是为了美观……
还有在很多葡萄种植园里,都会铺有一层鹅卵石,这些
鹅卵石对葡萄种植有什么好处?
⬆铺鹅卵石,在内陆大陆性气候条件下起到保墒作用~
再比如,周末天气好,想要带孩子去动物园玩一玩,
看地图、查路线、看路标
等等,这些小事情都是游玩过程中的“地理科普”——
最近天气越来越冷,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会受到
寒潮
的影响,气温大幅度下降,可以给孩子讲讲
寒潮是什么,是怎么形成的?
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背后其实
包含了丰富的地理知识,
只有
从身边生活入手,通过生活中常见问题的导入,让孩子们联想到
地理与生活的关系,
才能真正激发孩子对地理的兴趣,建立地理思维。
《这就是地理》系列,
是目前咱们国内首套
地理启蒙科普漫画,
它从日常生活入手,生动有趣,特别适合作为学龄前孩子
(3~7岁)
的
第一套地理启蒙读物。
全套书
共八册,
涵盖了
“地球、太阳月球、大气、水、地壳地貌、世界、家园(中国)和地图”
八大基础主题,为孩子建立系统地理思维。
书中既有
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
也有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知识。
超过
200多个
必考知识点,
对标小初高中课本80%以上的地理知识,
让小学生提前轻松了解地理学科知识,有助于提升学生地理成绩。
⬆自然地理,气候带的划分
这套书颠覆了传统说教式的科普方式,而以
漫画的形式
进行地理知识启蒙,采用孩子们喜爱的
情景式漫画风格,
视觉效果轻松随意、夸张诙谐,符合儿童充满童趣的审美。
用漫画语言,
让知识点“活”起来,
带领孩子在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探险中,掌握地理知识。
比如,很多孩子理解不透
经纬度的概念,
用电影院里的座位来比拟,既融入了孩子的真实生活,又十分贴切好懂——
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用“蛋清和蛋黄”来比拟
地幔和地核——
地壳运动的形式,以及
地震、海啸
等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
用
生动、浅显的语言
讲解复杂抽象的知识点,通过生活中熟悉的场景,让地理思维一点一滴渗透到孩子的脑海中。
通过生活中常见问题的导入,让孩子们联想到
地理与生活的关系,
告诉孩子地理不仅仅存在于教科书里,它就在你我的身边!
1
超过200个知识点,内容丰富
涵盖小初高课本80%以上的地理知识
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通常是从初一开始开设地理课程,但大多孩子都在初一开设地理课之前就已经有意无意地接受过了相关知识。
提前了解地理,可以知道这个美丽蓝色星球及其以外范畴的奥秘;学好地理,可以与环境更好地相处,感受科学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对标
小初高中课本80%以上的地理知识,
有助于提升学生地理成绩,以孩子们乐于接受的方式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让孩子自己去发现、探索和理解。
例如,
“地球的内部圈层”
是高一地理的知识,我们看一下课本是怎么介绍这个知识点的。
即使是已经上高一的孩子都不一定能看得懂这么抽象的图,估计最后只记得住,“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了地球的内部圈层”这个标准答案。
的确对于应试来说,记住这个就够了,但在某些方面来说,我们的孩子还是在继续走我们的“老路”。
那我们再来看看如何用漫画语言,让这个知识点“活”起来——
让孩子跟着主人公来一场穿越地心之旅,所有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知识一目了然,连图中的文字都像跟着飞起来一样!
七年级(上册)讲到
“地球的运动”
这一章时,主要靠文字讲解,非常的抽象。在这套漫画书中,以非常
活泼具象的方式,
让孩子一下就能理解晨昏线、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等知识点。
再说
世界人文地理部分,
地理课本上都是简约地、干巴巴地介绍一下,但在这套书里,增加了丰富的人文风俗、饮食习惯、传统节日、独特自然景观等等,开拓了孩子的知识面,同时也能更加了解世界各地的人文地理。
并且这套书在知识点的讲解上,注重启发孩子的地理思维,不是一上来就“教科书式”地灌输知识点,而是带领孩子在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探险中,掌握复杂的地理知识。
并可以举一反三更深层的探索所有地理问题,帮孩子建立从小对地理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地理思维,甚至能够让孩子带领大人一起体会地理带给我们的便利和深远影响。
2
全套书共涵盖8大主题
为孩子建立新的地理思维
地理被称为
“文科中的理科”,
是因为它不仅靠记忆力,更需要孩子能够建立地理思维能力,才能真正领悟到地理学科的有趣,从而将生活和科学联系起来。
这套科普漫画,全书共八册,围绕
九个漫画主题人物展开,
从日常生活入手向外延伸,着眼于启发孩子的地理思维。
每个地理概念都不是一上来就给孩子“下定义”,而是用多格漫画故事,一步步帮助他们理解自然原理,理解定义背后的探索过程。
就比如有些人在生活中是“路痴”,他之所以分不清东南西北,是因为他没有找到简单而有效的
“定位法”。
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固定不变的物体做参照,比如我们的影子,
有了这个跟我们“形影不离”的参照物来辨别方向,“路痴”瞬间被拯救!
还有地图,是地理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知识点,也是地理考试中的一大难点,因此为地图专门辟出一册进行讲解,学好地图需要具有一定的空间感和想象力,那么如何让孩子一下子看得懂地图呢,我们就以最让所有学生头疼的
等高线图
举例。
定向越野是目前在年轻人中很盛行的一种运动,主要靠等高线图和指北针来完成的运动。
于是主人公带领它的小伙伴们一起参加定向越野,用等高线地图来判断如何寻找正确的方向和便捷的路线,让孩子跟随书里的主人公一起冒险一起学习,在不知不觉中收获知识。
当孩子能够自己看懂地图,并且估算出实际距离、知道各大洲大洋的位置,内心就会对这个世界有个总体的了解。
见过的世界越广阔,就越会懂得学习知识的好处。
当孩子读的书越来越多,头脑中的知识架构也会越来越完整、越来越有体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
不同学科间知识点交叉
真正注重培养孩子的科学探索素养
这套书不仅把地理的知识点讲解得细致入微,还
注重学科间相互融合,
增加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实际上,各科之间的关联无处不在。比如,数学应用题中会穿插地理的时差问题、地理知识中也会有生物的光合作用相关联。
例如,我们讲到天空为什么是蓝色,除了涉及太阳辐射的地理知识,还有讲到“波长较短的蓝色光被散射出去”这一
物理原理。
讲到大海里的宝藏——海洋资源时,又涉及到了
化学知识点。
《地球》这一本在讲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之后,顺理成章地讲二十四节气的知识点,让孩子们不仅掌握
节气习俗,
更能了解其背后的地理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