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是一种国际共识、一种国际信仰。市场经济公平
——优胜劣汰;市场经济透明——供需决定价格;市场经济自由——自主买卖;市场经济高效——充分竞争。
然而,上述关于市场经济的描述过于理想,现实中,几乎全都是打着市场经济名号,行的却是非市场经济之事。市场经济由
B端、C端和G端(gonverment)共同组成,只有B端与
C
端影响的市场称为完全自由市场,现实中真正主导市场的是
G端。
优胜劣汰
市场理应是根据丛林法则优胜劣汰,做的好获得成功、做的差该被淘汰。产品质量决定企业生死。
可现实中的情况是什么样呢?虚假宣传、过度包装、坑骗用户、店大欺客
……种种恶行屡现不止,而且,真正成就大业的却总是这种货色。
以前的五大会计师事务所,随着安达信造假被曝光被吞并后只剩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华尔街巨头高盛收到的证监会罚单加起来不知道有几百亿美元,也许早就过了千亿美元;百度造的孽说多了都是泪;阿里、京东、拼多多哪个不是靠假货起家;腾讯的抄袭早就被诟病已久
……
国内外有太多事实证明,好产品未必得到市场认可,被认可的产品可能质量并不咋样。所谓的市场公平是扯淡。
市场经济公平的失灵在于政府的放任、不作为。因为政府方面想要培育明星企业,对于一些既存的
“恶”过于纵容。明星企业会带来巨大税收、会提高行业集中度便于管理、会创造战略价值。
从成本角度考虑,与其培育一些初出茅庐的企业,不如放任他们自由生长,重点扶持脱颖而出的企业。不过,在历史教训中,凡是能在短时间内速成的必然需要经历见不得光的灰色地带。
众所周知,创业九死一生,如果一开始就严加管制,能够走出创业死亡谷的企业将会比如今更少,创业存活率将会更悲惨。因此,为了激发社会活力、鼓励更多人创业,政府对于初创企业会有非常大的宽容度。只不过,在讨论宽容度的时候,总是以牺牲客户权益为代价。
政府的放任、不作为看似没有干预市场,但却恰恰是一种赤裸裸的干预。监管市场、保障市场清洁环境是政府的本职工作。如今市场上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就是因为监管缺位导致优胜劣汰机制完全失灵,市场不再公平。
供需决定价格
在一个成熟市场中,供需决定价格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政府应该是幕后负责搭台的运营方。
而实际情况中,政府干预市场的案例屡见不鲜。有些干预属于稳定市场、有些干预则让人完全看不懂。
房地产属于典型的刚需,为了防止房价上涨,很多国家都采取过相关抑制措施。加拿大加收炒房税收、澳大利亚限制炒房行为、新加坡推出政府保障房、中国切断炒房资金源头。
这些操作都属于可理解范围,但房价下跌后,有地方约谈企业不许跌,这算什么操作?本就是房地产泡沫高企的地区还不允许泡沫破?
油价是一个具有国际指标参考的价格。但有趣的是,无论国际油价是
100美元/桶还是50美元/桶,国内的油价似乎完全与国际油价脱钩,有自己独立走势。至于这背后的逻辑,恐怕只能用“桶涨价了”来解释。
市场供需虽然还是定价的基础,但在当今世界中,价格并不完全取决于供需。一条政策可能完全颠覆原有的供需平衡、某位总统的一句话可能引发第二天价格大变。
当今这个世界具有太多不确定性,而这些不确定性都源自政治而非市场和规律,也正是这些不可避免的不确定性在左右市场价格。
所以,当人们回过神来会发现,整个市场不再是透明、可预测的,很多事变得扑朔迷离,大多数人都像身处迷雾之中,不知道该往哪走、也不知道正在走得路通向何处。
在这种环境中,此前积累起来的所有经济理论全都失效,凯恩斯主义的信徒们也逐渐开始怀疑自己的信仰。一直以来的坚持在那双无形之手的面前显得不堪一击。
自主买卖
无论什么交易,自主买卖是最基本的底线。只有在自主买卖的前提下才有市场。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虽然现今已经没有光明正大的强买强卖,但却有很多变相的强制消费。
当前的电脑操作系统只有微软和苹果,只要使用电脑就必须二选一。在互联网时代,你愿意也好、不愿也罢,电脑已经成为刚需。
滴滴垄断市场后,所有打车族都无可奈何的任凭宰割,无论心里有多么不愿意也只能被迫就范。
全世界都对垄断感到反感,只要与垄断话题相关就必然受到道德谴责。不过,道德终究敌不过利益的诱惑。很多商家利用资本优势培养用户习惯、排挤竞争对手,等把对手耗死后自己一家独大掌控市场。对此,正如前文所提,政府方面乐见其做大做强。同时,部分领域甚至是国企垄断市场,躺着赚钱。
更有意思的现象是国内股市中只能做多不能做空,而对比海外市场,基本都是多空双向自由交易。
从民生角度而言,刚需行业具有稳定社会的意义,放弃市场化路线走计划控制路线可以理解,但很多非刚需行业却也遭到了严格的限制。买卖不能凭借双方自主意愿,需要根据人为规则操作。
想买买不到、想卖不能卖、要买只能向特定机构买、要卖只能在特定区域卖。此类情况并非少数,而决定这些情况的都是公权力。过多干预或者说夹带私活有意向的干预阻扰了市场发展。
充分竞争
相比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优势在于效率,而体现效率的是充分竞争。任何主观的意愿都扭不过市场的规律;任何功过得失都会由市场给出验证。
有句老话叫,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是驴子还是马,溜过之后自然知晓。可现实中,根本不存在充分竞争,背后的财团支持、人脉关系、公权私用现象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