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留下的不仅是文化、历史等精神财富,还有无数的“宝贝”。这些宝贝就是见证了历史变化留下了器物。这些器物有的是随着它的主人进入了陵墓,遭遇了盗墓、无意的破坏等悲惨遭遇,而后又被抢救性挖掘,最终进入博物馆珍藏。有点则被流传下来,一代代相传,现代社会生活稳定,收藏热持续升温,鉴宝节目也应运而生,今天编要给大家分享的故事是一位姑娘拿着一个土碗来鉴宝,看上去其貌不扬,但让专家激动不已,连连感叹,这是罕见的国宝。一起来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碗吧!
这位姑娘拿着一个碗走上鉴宝的舞台,这个碗看上去真是其貌不扬,它没有绚丽的色彩,也没有精美的图案,也不像青花瓷那般有名气,但是姑娘在介绍产品时说道,这是宋朝时候的绞胎碗,非常稀少,物以稀为贵,所以别看这个碗看上去很一般,但是却很珍贵。但它究竟珍贵在哪里,还得听专家怎么说。
绞胎碗发源于唐朝,制作工艺相当复杂,烧制的产量低,所以后来传世的就很少,当时的工匠受到漆器烧漆的启发,发明了绞胎工艺,先把一个器物烧成,再把白色和褐色的土如何在一起,经过拉坯的方式,搅到已经烧制成功的器物上,然后再做成不同的造型,所以在制作时,要比其他的陶瓷制作工艺要更加复杂,由于技术上有难度,所以产量就比较低,然而最可惜的是,到了宋朝之后,这种工艺就已经失传了。所以如果现存有这种器物,是十分难得的。
原本产量就非常低的绞胎碗,在近代我国遭受各国凌辱的那一段不堪的岁月里,绞胎碗也难逃掠夺的命运。据说绞胎碗是在宋朝时候,在当阳峪这个村子里烧制的,20世纪初,英国人在中国挖煤矿,当时就发现了绞胎瓷碎片,于是就毫不留情的占有了。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学者来到中国,又收走了一批绞胎瓷,所以让原本就已经很稀少的绞胎瓷,更加雪上加霜。
所以专家在看到这一只完整的绞胎碗时,激动不已,并且讲述了他自己当年上学时的故事,当初在学到绞胎碗时,他的老师想给大家找一块标本,让大家亲眼看一看,可是怎么都找不到,就连一块硬币大的碎片也找不到,而今天能够看到一只完整的绞胎碗,怎么能够不激动呢?
最后专家也认定,这只碗是宋朝时的绞胎碗为真品无疑,所以姑娘带回去之后,一定要好好保存,这是一件国宝级的藏品,不管是谁拥有这件藏品,都会为之而骄傲和自豪。
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往期回顾
Review of previous peri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