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迟到了一点。
但该来的,总还会来。
今天,或许是篇硬广。我就直入正题了。
如果有人竟然胆敢跑到了“互联网世界里运营最强”的阿里集团总部,以“运营是什么”和“运营该怎么做”为题,面向阿里集团内部的所有运营岗同仁讲了一整天,你会不会对他讲了什么多少有一点好奇?
如果告诉你,他讲的内容,竟然当天还在阿里的许多内部群引发了小小的刷屏、传播和如潮好评,你会不会开始对他要讲的内容更感兴趣了?
如果再进一步告诉你,他讲的,其实是一套关于运营的底层思考工作方法,这套方法在过去一年内已经切实帮助他有效解决了如下这些问题——
一个几百人的线下活动,如何能够最大程度提升它为一家公司带来的行业影响力?
一个毫无名气的初创公司,在一年内如何能够找到和吸引一群行业内的顶尖选手来为其站台背书?
一个群、一个组织又或是一家公司,如何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你的管理成本,同时又能够保证它们的健康度?
怎样能够凭借一个粉丝不到2000人的微信公号就能开始稳定的月入万元以上?
怎样能够在0成本0资源的前提下,在短短两周内完成一个传播量40万次以上的小事件?
……
那么,你的兴趣是不是又更加强烈一些了?
如果继续告诉你,他在这次阿里的分享中,甚至也给出了一种对于“运营”的全新的理解,它也许可以让诸多运营从业者从此不再为了类似以下这样的问题而痛苦疑惑,你又会怎么想——
像“新媒体运营”这样的岗位,看起来内容、活动、和用户互动都要负责,它到底应该属于哪个分支的运营?
“内容运营”和“活动运营”难道就不是面向用户的吗?“活动”是不是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内容”?怎么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
假如目标是“拉新”,那么看起来无论是做内容还是做活动,都是可以实现这个目的的手段,既然如此,是不是只要我能够找到并运用合理的手段来实现目标就可以了?这样的话,为什么运营工作还需要按照“内容运营”、“活动运营”这样的方式来划分呢?
既然存在那么多分支,做运营,我们到底是应该只专注于一项能力的积累和提升,还是应该试着让自己成为一个“全才”?
如果再告诉你,他将会把这次在阿里的所有分享内容浓缩成为1-1.5小时的一个精华版本,在5月4号晚上首次通过线上直播来进行分享,你会想要立即报名参与吗?
如果继续告诉你,这次分享只收取一个任性且低廉得不可思议的价格——3.33元呢?
如果包括李叫兽、李笑来、剽悍一只猫、陈立飞(Spenser)、成甲……等人都已经第一时间率先报名参与,并且推荐了他的这场直播呢?
哦,对了,你还不知道“他”是谁?
他,就是我。
黄有璨,非著名互联网大V,前第九课堂COO,前新浪微米COO助理,前周伯通招聘运营合伙人,现三节课联合创始人,对于“3”这个数字充满了迷之热爱。
曾经操盘过多个传播量在数百万以上级别的经典案例;给罗辑思维、阿里、京东等等知名互联网公司都讲过课;在2016年1年时间内,几乎完全凭借着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制造出了线上累计超过2000万次的传播浏览量;写了一本叫做《运营之光》的书,在上市不到3个月的情况下,竟然入围了豆瓣的“2016年度十大商业经管类好书”榜单,豆瓣评分高达8.5分。
以及,在过去一年多时间内,跟几个朋友从0起步创办了“三节课”(sanjieke.cn),到现在,一年多时间内几乎没有花1分钱用于推广,但公司估值已达数亿元。
最后,如果再再告诉你,在报名参与这场的听众中,所有报名序号最后两位为“33”的听众(比如第33位听众、第133、233、333位听众等),甚至都将会获得一本公开售价99元,已荣膺“2016年度豆瓣十大商业经管类好书”,新增了足足7万字内容,并附带我亲笔签名的《运营之光2.0》呢?
机会,可能只有一次。长按下图扫码可立即报名,参与这场将在5月4号晚8点举行,最终被有几分标题党的命名为了《未来商业世界中最值钱的一项能力》的线上直播讲座。
关于这个主题的直播讲座,这是第一次,也很可能是最后一次。
介绍完了。
如果有兴趣,5月4日晚见。:)
这,大约也就是我昨天提到的“第三件‘小事’”。
以及,说不好明天还是后天,我或会公布另一件“小事”以及它之所以会发生的原因。将会提到的这件“小事”,跟三节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