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最高人民法院
发布法院重要司法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高人民法院  ·  叶尔盖提垦区法院:边境小院迎“蜕变” ·  昨天  
最高人民法院  ·  “双模”风采录 | “津”彩法治路 创变展新容 ·  2 天前  
Kevin在纽约  ·  「美国有义务保卫乌克兰吗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最高人民法院

给外国当事人送上了一份来自东方的新年礼物

最高人民法院  · 公众号  · 法律  · 2025-02-19 09:23

正文



图片

编者按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如我在诉,念念在兹。人民法院办理的案件,绝大多数都是看起来十分普通的“小案”。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特推出“如我在诉”融媒体栏目。该栏目从小案小切口入手,通过记录法官办案,体现法官注重查明事实的微末细节,注重释法说理的微言大义,注重“小案”办理的“情法交融”,展现司法的为民情怀。敬请关注。


青岛海事法院20天破局国际海事纠纷——

给外国当事人送上了一份来自东方的新年礼物



“Your court has provided valuable Chinese wisdom and experience internationally in addressing similar problems.(贵院为国际上解决类似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2025年1月23日,农历春节前夕,青岛海事法院石岛法庭收到了一封来自马绍尔群岛的感谢信。

图为2025年1月23日,青岛海事法院石岛法庭收到的中英文感谢信。


谁能想到,一场已经在外国法院提起诉讼的船舶碰撞纠纷,因青岛海事法院灵活运用司法智慧,迅速成功扣押案涉船舶,促使双方当事人重新回到谈判桌,最终顺利达成和解,前后历时仅20天。


信中,外方当事人高度评价了青岛海事法院灵活运用国际规则、高效化解纠纷的司法实践,对中国海事司法制度表示高度肯定。


一艘“失而复得”的肇事外轮在中国海域出现


2024年12月20日,青岛海事法院石岛法庭法官曲燕军突然接到一起紧急扣押申请。


申请人表示,案涉巴拿马籍“利莫诺”轮在土耳其海域与己方船舶伯利兹籍“奥斯陆”轮发生碰撞,肇事后“利莫诺”轮便驶离了事发海域,长期未被有效追责。最近,他们得知“利莫诺”轮正停靠在山东省威海市石岛港某锚地进行维修。


“船舶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在海事案件中,‘找船’是一项重要工作。案涉外轮恰巧在我院管辖的港口停泊,正是扣押的最佳时机。”曲燕军说道,“一旦错过这个窗口期,后续追索将无异于大海捞针。”


面对“利莫诺”轮即将修理完毕离港的紧迫形势,曲燕军果断决定启动扣船程序,立即赶赴石岛港某锚地。


“发生事故后‘利莫诺’轮就不见了,一想到总算能将‘肇事者’扣押,我心中就十分激动!”申请人律师也跟随法院干警共同登船,见证扣押外轮这一重要时刻。


为确保行动顺利,曲燕军提前协调边检站联合执法。2024年12月27日,众人踏上了六层楼高的舷梯。冬季的海风凛冽,穿梭于甲板上下,寒风仿佛利刃划在脸上、手上,张嘴说话都喘不上来气。

图为2024年12月27日,法院干警登上“利莫诺”轮舷梯。


好在,扣船过程比较顺利。曲燕军向“利莫诺”轮船长详细阐释了中国法律规定及扣船依据,并耐心说明案件的来龙去脉。在曲燕军的释法明理下,船长最终表示理解并愿意积极配合法院工作。


事故的发生还要追溯至几个月前。2024年8月,土耳其某海域,在此处锚泊的伯利兹籍“奥斯陆”轮被行驶中的巴拿马籍“利莫诺”轮撞击。


碰撞发生后,“奥斯陆”轮的马绍尔群岛籍船东第一时间向土耳其法院提起诉讼,但在问题妥善解决前,肇事船舶“利莫诺”轮已离开土耳其。


雪上加霜的是,“利莫诺”轮在离开前,其船东并没有向当地法院提供担保,这也就让“奥斯陆”轮船东面临一个困境——即便胜诉,将来土耳其法院出具的判决也有极大可能无法执行。


在寻找维权途径的过程中,“奥斯陆”轮船东偶然得到“利莫诺”轮有可能前往中国进行维修的消息。了解到中国法律允许对在国外法院提起诉讼的船舶进行扣押,于是他们希望可以借助中国海事司法制度,为将来土耳其法院的判决提供相应保障。


不久后,“利莫诺”轮果然在威海石岛港现出踪迹。“奥斯陆”轮船东立即授权聘请中国律师,联系青岛海事法院石岛法庭申请扣船。


中国法院送来了最好的新年礼物


与代理国内案件不同,律师在代理涉外诉讼案件时,即便拿到当事人授权委托书及相关证据,也需要证实其真实性,才能得到中国法院的认可。


如果按照传统方式,委托书与证据由当事人所在地公证员公证后,还需要进行领事认证。这一过程的文件流转耗时长达两个月,等到程序走完,很可能延误扣船时机。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强调,“如我在诉”不是口号,做实很难,再难也要做!作为具有14年海事审判经验的法官,曲燕军十分理解申请扣船一方当事人的焦急——船舶维修窗口期稍纵即逝,走完传统国际认证流程,很大可能会白白错过这次来之不易的扣船机会。以后,想在茫茫大海中再次找到“利莫诺”轮,可谓难上加难。


是不是有更行之有效的方案帮助外籍当事人解决国际认证难题,赢得这场时间竞速?曲燕军一头扎进相关判例中检索研究。


国际公约?对,就是国际公约!


“2023年11月7日《取消外国公文书认证要求的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公约缔约国之间可以利用出具附加证明书的方式代替领事认证,简化公文书跨国流转程序,可以大幅缩减时间!出具附加证明书能够更快更便捷!”就这样,在曲燕军的推动下,申请人仅用不到一周时间便完成了相关文件的准备与核验。


“国际公约的准确运用不仅为办理本案提质增速,更为中国司法参与国际纠纷提供了标准化路径。”曲燕军十分激动,“这种创新实践更彰显了我国法律与国际规则的高效接轨!”


随着法庭干警成功将扣押命令张贴在了“利莫诺”轮驾驶舱玻璃,此次扣船行动画上圆满句号。

图为2024年12月27日,法院干警在被扣船舶“利莫诺”轮驾驶舱玻璃上张贴“船舶扣押命令 ”。


“有关船舶的一切工作都可以照常进行,但是要保证轮船不能离港。”石岛法庭负责人李雪莲对船长明确交代责任义务。


“像这种双方当事人及涉案船舶均为外籍,且案件诉讼已经在外国法院提起,但是涉案船舶进入中国,当事人又来中国法院申请扣船的情况比较少见。”说到这,曲燕军又笑着向记者讲述了一个小插曲:“我们收到扣船申请后,通过严格审查决定立案受理。外籍申请人非常感动,他表示,2025年即将到来,这是中国法院送给他最好的新年礼物。”


扣船从来不是目的,而是为纠纷解决奠定基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