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财经火锅(ID:Finpot)侠客岛 明话全媒 北京青年报
演艺圈这是怎么了?吴亦凡一部戏片酬1.2亿,鹿晗一个亿。先别嫌贵,即使你出得起钱,还不一定能请得到。
来看最近公布的福布斯中国名人排行榜,在前二十位中流量明星占据半壁江山,抛去高价广告代言,电视剧、综艺节目的高片酬可以说是流量们得以占据榜单的极大成因。
从非流量明星从业时间长,多参与公司及资本运作,形成多元化收入的情况看,小鲜肉和小花的片酬收入更显可观。
流量明星高片酬的事实,已经再次说明一个普遍现象:颜值比演技更重要。
“要么看戏,要么看钱”,这是演员圈内的一句行话。
“目前制片方往往把演员片酬的预算提高到了三分之二”,这是某位资深经纪人爆料出来的。看钱成为一种流弊,一些演员会相互攀比片酬,签约时提前找人从片方那里打听搭档的酬劳,然后坐地起价。
再回到近段时间,孙俪主演的人火剧更火的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近期收视率一直霸占榜单前两位,其中上海东方卫视收视强势破3,江苏卫视收视破2。
豆瓣网友称之为眼下最好看的一部电视剧,据悉,拍摄那年花开月正圆这部剧总共投资了2.21亿元。从剧集的发行来看,东方卫视和江苏卫视两家上星卫视分别以5610万、5869万拿下首轮独播权。腾讯视频以1.7亿元拿下了该剧的网络独播权。
也就是说,一部精心制作的电视剧相对于这么高的制作成本,收益也并非想象中那么大。
而对于其它剧情单薄的电视剧来说,想要盈利,对明星阵容的依赖,进而烘托收视率,成为救命的一根稻草。
天价片酬有基础,肆意妄为被玩坏
从以往经验看,明星所环绕的粉丝经济也确实声势浩大,以杨洋粉丝影院锁场来看,明星自发的号召力确实能量极大。
新媒体的大行其道,九千岁对于消费市场的贡献,使小鲜肉们的参与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热火朝天。是流量就能赚,也使得很多电视台、视频网站、制片方,不再重视影视项目的剧本、制作和定位,只关注明星阵容。
再加上这几年IP影视剧泛滥、虚高,诸多所谓大IP都离不开小鲜肉、流量明星的身影。
有些项目甚至直接指定某某流量莫属,这种唯流量马首是瞻的情况,以及对流量一哄而上的追捧,直接导致了片酬的提高。
冯小刚曾怒喷流量演员,“有流量的,没一个会演戏的。”而某些年轻演员太过女性化也引起了他的强大反感。学艺不精,靠脸来凑,已经成为一种现象,并由此衍生出流量集体“面瘫”的现象。
而成龙金星等明星也在公开场合炮轰过流量明星没演技凭什么要高片酬。
天价片酬不仅扰乱了整个电视剧市场,还拉低了电视剧质量。
只有知名演员参与的大制作剧集和综艺才会有相对稳定的收视率,只有收视率高了才能得到更多播放,为下一部剧拉来更多资金,甚至,知名演员可以通过参股的方式,获得实际是投资方身份的更大额度回报,这无疑是更为辛辣的讽刺。
这也显然并不符合经济规律,过高的片酬只会继续加剧影视领域的寡头垄断的现实,将已经淤堵不堪的文化工业生产链条推到更为绝望、荒唐的境地。
天价片酬最终需要支付,于是恶性循环打开了就收不下来。而作为电视节目、广播节目和广告交易的“通用货币”,收视率可直接影响电视剧的身价和排期、电视台的收益、广告商的利润,重要性非同小可。收视率造假就应运而生了。
“当时我们看到的所有电视节目、电视剧,可以说它们的收视率90%以上都是假的”,这是光线传媒退出电视剧之后,总经理王长田的原话。
从2006年大概2万元一集,制作费用一路“水涨船高”,2008年5万元左右一集,2011年涨至15万元一集,2013年上升为20万元一集,到2016年最多发展到50万元一集。
你肯定不知道,其实,每年拍而不播的电视剧比播出的电视剧多多了,但电视剧的实际收视率,却比公布的收视率低多了。
投资疯狂下海的背后是僧多粥少,而在众多剧集中杀出一条血路,对于真金白银投入的投资方来说谈何容易,为实现盈利,或摊平投入的亏空,所有手段都在考虑范围之内。
产能过剩
从2000年各大卫视纷纷“上星”,原来由各省市电视台拍摄或播放的电视剧开始覆盖全国的观众。于是电视剧领域也随之踏上了“野蛮生长”周期,而在2000年当年,我国电视剧的总量就超过了一万集。
2015年1月1日起,随着中国电视剧市场正式实施“一剧两星”政策,电视台采购成本急剧增加,形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一剧两星’之后,国内基本上有一半的电视剧上不了电视台的首播。”上述业内人士称,“能上电视台首播的剧,必然要求有收视率的保证。”电视剧发行开始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产能过剩自然带来恶性竞争,要像杀出重围,电视剧对演员热度、大资本投入更加严重依赖,这使得大量小资本精心制作的作品和未成名演员进一步丧失了成名的机会。
演员晋升和供给的渠道被阻断,反而使流量明星更加供不应求。
据业内人士透露,很多电视台在和影视公司签署电视剧购买合同时,都会附加一份“对赌协议”。
何为“对赌”?就是片方在卖剧时,必须向电视台做出收视担保,否则,会按照协议比例抵扣原定收入。
举个例子,比如某40集电视剧,单集叫价100万,在协议中向电视台承诺平均收视过1,收视率每低0.1扣除单集购片费10万。
而在实际播出时,该剧的平均收视率仅为0.95,按照条款,则被相应扣除每集5万,40集下来200万片款就人间蒸发了,收视率的高低,已经直接与制片方的片款挂钩。
如此一来,为了能够顺利拿到尾款,影视公司势必会想尽办法提升收视率。一个收视率附加的含金量陡然提升。
电视台的收入来源于三方面:政府拨款(数量有限)、有线电视收费(增量有限)和广告收入。
收视率与广告价值预估表
据统计,目前在国内,电视台每年收入中有80%以上是来自广告售卖。对电视台来说,只有将收视率提高,广告收益才会跟进增长。
而对广告商来说,除了那些已成现象级的电视剧和节目外,他们用来评估投放价值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收视率,别无他法。
由此收视率,在片方、播出平台、广告商眼中,都成为了利益转换的唯一标准。
收视率让广告主们知晓花的钱值不值。
需要市场调查公司的数据支持。在中国,收视率调查和所有市场调查没什么两样,而收视调查公司的商业模式并不复杂:通过追踪调查全国数万户样本家庭的收视行为,来推断电视收视率,并将收视率数据出售给客户,以获取利润。
多位电视剧制作机构有关负责人透露,收视率作假的手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干扰样本户”、“窃听和截留数据”、“直接篡改数据”。
其中,最常见成本最低的是第一种。
具体的操作方式,如2006发生的案例,某公司在西安地区有300余户样本户家庭,其中17户样本户信息被内部技术人士透露给了电视剧制作人任某,任某用每看一集电视剧付20元钱的方法,对上述样本户进行收买。
目前,公开披露出收视率作假的案例都是有专门的公司在操盘,他们能查到哪些电视剧备案了、哪些已经开机、制片人是谁等等信息。
一部剧临近播出之前,制片方常会接到是否需要购买“资源”的电话问询。收视率造假衍生成了一个产业链。
如今,针对“明星高片酬”终于开出了明确“药方”。
9月22日,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电视制片委员会、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演员委员会、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联合发布《关于电视剧网络剧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文末附《意见》全文)。
《关于电视剧网络剧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见》
《意见》指出,各会员单位及影视制作机构要把演员片酬比例限定在合理的制作成本范围内,
全部演员的总片酬不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员不超过总片酬的70%,其他演员不低于总片酬的30%。如有超出40%的情况,需向相关单位进行备案并说明情况。
《意见》还提出,希望各会员单位、影视制作机构及广大电视剧网络剧从业人员自觉抵制不合理高片酬等不良行业风气。
而之前,从五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看:“严禁播出机构以明星为唯一议价标准”和“坚决依法严厉打击收视率造假行为”,也同样指向了天价片酬和收视率造假。
事实上,官方表态要遏制明星的天价片酬并不是第一次。
2016年,广电总局要求指导行业抓紧制订抵制“天价”片酬的行业自律公约,并提出在电视剧购播过程中不得指定演员,在电视剧宣传工作中不得对明星进行过度炒作。
但是却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对于收视率造假的顽疾,目前行业内的共识是,期待从国家层面,通过立法进行治理。
著名编剧、行业评论人宋方金表示,《通知》之所以引起业内热议,“原因就在于假数据、假收视率、唯明星论等丑恶现象已经严重干扰正常创作了。大家期盼能有良好的创作环境。”
此次,《通知》第五条中规定:规范电视剧收视调查和管理。坚决依法严厉打击收视率造假行为,不得将收视率作为购片价格唯一依据,推动建立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中国特色收视调查体系。
宋方金表示,“首次提出依法治理收视率和假数据,这一条如果执行到位了,繁荣就在眼前”;影评人李星文也表示,“潮水退去,就能知道谁在裸泳。”
人工制造的收视率,实际上就是资本催生的泡沫狂欢,资本的裹挟和对利益无原则的追求,使得大量精心制作的作品失去了出头的机会,并导致了恶性循环。
对于那些急功近利的市场主体,不敢用扎实的剧情,精心的制作获得市场认可,唯利是图,在流量明星天价片酬面前卑躬屈膝;为了最大化市场利益,或明哲保身的短浅思维,被支配或纵容收视率造假的不良品行。数据再好看,也上不得台面!
“影视独家”专注于影剧与新媒体的行业观察,与“广电独家”共同由北京中广传华影视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运营,长按下方二维码可直接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