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保哥和八姐
瞎说什么保险大实话,欠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保哥和八姐

2.4%的消费贷诱人,但贷出来做什么呢?

保哥和八姐  · 公众号  ·  · 2025-03-26 17: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这两年,消费贷很火。

很多人都是用它,“优化”了自己的房贷。

上周,监管直接把消费贷的上限,又提高了:

期限从5年提到了7年,额度从30万提高到了50万。

国家提振消费的决心,我是真看到眼里了。

最低2.4%的消费贷,无抵押秒放款,50万额度循环使用。

这个利率和额度,我也是真的心动了。

但问题是,我拿到这50万的消费贷,干嘛用?


1、
咱先不管合规性。

就只说手里多了50万,我想干啥?

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还房贷

这50万的成本每年的2.4%,我的房贷成本是3.3%。

一年能省下4500块的利息支出。


我第二个能想到的,就是去投资

我买个招行的股票,每股43块,分红2块,投资收益4.6%

我买个神华的股票,每股38块,分红2.26,投资收益5.9%。

都能覆盖借款2.4%成本,空手套白狼。


除了这两,我真想不到其他的了。

你让我借钱,去买个车、旅个游、换个手机电脑、买个包。

不好意思,这和我的价值观不符。

借钱享受这事儿,我真做不到。

就算你能接受借钱消费,现在这行情,少给自己加杠杆。


2、
但问题是,我想干的两件事:

还房贷和炒股投资,这都是消费贷明令禁止的用途。

作为贷款人,可能会被提前收回贷款。

若借款人擅自改变贷款用途,可能导致贷款风险增加,影响银行的资金安全和信贷资产质量。银行有权根据合同约定要求借款人纠正违约行为,提前收回贷款或者停止发放贷款,并要求借款人承担违约责任。


作为银行和信贷员,可能会被监管处罚↓


大家都没好果子吃。

为什么“改变贷款用途”还那么普遍呢?

普遍到连咱们都能知道,可以“优化债务”。

国家为什么不层层加码,严打下去呢?

因为所有人,心里都明镜似的:

你去优化债务了、投资了,过程违规,但结果是好的——能还上钱。

你要真拿这钱去吃喝玩乐消费了,最后能不能还钱,才最难说呢。


3、
现实中,很少有人真的能拿到2.4%+50万的消费贷。

除非你在体制内,资产到了、职位到了、流水到了。

但问题是,这样的人,干嘛要贷款呢?

咱要是能拿到2.5%-3%的利率,额度还在10万以上,就很不错了。


在使用消费贷时,比较合理的场景是这样的:

你已经就准备好了钱,要去消费。

现在换成消费贷, 做一个简单的套利。

比如我现在手里有30万,准备买个车。

现在用消费贷去买车,自己的30万就可以去做投资了。

合法合规,又稍微能套点小利。


不过,如果是10万以内的小额消费。

还是别用消费贷了,信用卡更有性价比。

信用卡最长有50多天的免息期,再加上商家的0息0手续费等活动。

你要有两三张信用卡,就能把免息期拉得很长。

虽然不能像消费贷一样,长达7年,但也够用了。

关键是,信用卡没有利息。


写在最后:

这两天,我的电话都要被银行打烂了,全在推销消费贷款。

我这人也是纯纯的犟种,真是好事,能轮到我吗?

我就不贷,一分也不贷~

攒钱、去杠杆才是王道。


相关阅读:
吃透个人所得税,别人补税你退税
黄金投资,看这一篇就够了
被骗了1000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