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季各大品牌财报出来之后,当年那批忙着吹嘘「Under Armour即将把Nike拉下王座」的所谓时尚媒体,开始围着安踏歌功颂德。
而且,是用一种很肉麻的方式来夸赞,即便有一些负面的内容(比如Fila业绩增速的下滑),这些媒体也依然可以找出新颖的角度来夸。
然而面对同样业绩增长以及健康度积极向上的李宁,媒体们却始终不忘记抽抽小鞭子。
实在是很有意思的局面。
甚至,如AI财经社下面发布的这些内容,批评李宁都要开始翻2008年的旧账开始,连我这个常年批评李宁的人也看不下去了。
从这些媒体的角度,安踏是舆论角度最安全且正确的品牌,没有太多充满争议的品牌行动,货量充足,价格合理,产品质量扎实,并且这些年和国家队以及大型赛事合作越来越多,逐渐有国民运动品牌的样子。
当然了,安踏这些年的市场和PR预算也是足足的。
有的媒体根基稳健,即便是夸,也是有理有据,条分缕析;
当然也有些吃相很难看的媒体,比如懒熊体育,还会主动做一些拉踩的行为来捧安踏,属实有点恶心。
而对待李宁的时候,大家发现批评他带来的流量远比夸他来得多。
这也让一些媒体已经形成了一种近乎条件反射式的行文思路。
很多媒体现在沉迷于用「安踏集团」的数字结果来迷惑读者,最近这一波也是,各种超李宁超阿迪超耐克,自嗨得不亦乐乎。
知道「安踏」集团情况的朋友,知道冷静下来去看看财报里面品牌营收的构成。并且,进一步去观察和了解安踏主品牌的发展情况,Fila的情况,以及迪桑特和Kolon的情况。
尤其是安踏主品牌,从品牌建设和经营的角度,Fila的成功和迪桑特的高速增长,固然体现了安踏集团卓越的运营能力。但安踏是我们抱有最大期待的品牌,也是真正我们自己民族的品牌。
我们的民族企业有能力去收购海外的企业,然后进一步发展,取长补短,自然是好事儿。但最终的目的,或者说,真正让大家自豪的,是我们的民族品牌站稳根基,最后走出国门成为世界级的品牌。
所以为啥我反感这批媒体天天玩各种擦边球的概念和数据来吹喷安踏,因为客观来说安踏现在的品牌建设情况没有什么进步,单纯从品牌的角度来说,完善度和成熟度还是落后于李宁的。
简单来说,安踏的核心品类架构建设,今年几乎停滞不前,甚至有开倒车的迹象,主要集中在跑步和篮球。架构搭到一半,停了。核心消费者的划分,对应产品的安排,全都没有着落。篮球也是一样。
那边厢,李宁篮球品类,从产品架构和成熟度而言,已经不输任何品牌。跑步方面也在快速完成品类建设。
安踏品牌呢?完全停滞。至于Fila的下滑,行业里的预判前年就有了,不多分析。有时间单写文说。
如果真的热爱自己的品牌,该夸的就狠狠夸,该骂的就要大胆骂。找到差距和不足,才能进步。
说句不好听的,假设安踏过两年主品牌发展开始停滞,带头踩的,估计还是这批媒体。
往期精选回顾
阿迪达斯:开始尝试找回温度吧
耐克到底还行不行?2022财年财报解读
问匹克讨了几双3D打印的鞋子研究研究
AC米兰是意甲冠军。
老罗推荐的《22 款传奇球鞋的前世今生》什么水平?
李宁 2021 年报浅读
安踏 2021 年报浅读
深度 | 解读On Running昂跑的品牌方向
独家 | Reebok全新篮球鞋背后的故事
罗永浩:还是跪着赚钱吧。
这是我心里2021年Reebok最好的十双鞋
这些姚明的经典球鞋你都见过吗?
如果你对 Virgil 还有最后一丝好奇,那请在这一刻花些时间了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