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读史
读史(ID:dushi918):上下五千年,立史明智,博闻通识,知古鉴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网易新闻  ·  她俩不拿奖,真的很难收场 ·  4 天前  
网易新闻  ·  她俩不拿奖,真的很难收场 ·  4 天前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双一流博导教授: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读史

因为你们,屈原才真的要去投江呢

读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17-05-08 19:27

正文

点击上方蓝字"读史"免费关注。博闻通识,知古鉴今。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刷爆全民话题的汉东男孩们大结局之后,湖南卫视安排了另一部接档电视剧《思美人》。三忘近来因为实在怀念侯亮平的沙家浜,倒也看了几集这部接档剧。可是不看不知道,一看是真吓一跳。


这位楚国诗人、政治家,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开创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的先驱,居然大喇喇的连名字都被称呼错了!


今天三忘就和大家好好说说屈原,说说这个三忘眼里为理想而生,因理想而死去的人。

屈原,姓屈么?


这个问题问出来,可真实辱没了一代先人了。


屈原,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三忘在给大家科普姓、氏、名、字、号的知识的知识前,首先先和大家说,屈原,姓芈!姓芈!姓芈!


其实在我国传统文化里,姓、氏、名、字、号和现代我们通常所说的名字并不是一回事。


“姓”其实是家族的标志,“氏”则指的是家族中的某一支,“姓”“氏”只在先秦有分别,秦之后基本合一。


新中国成立之前,“名”和“字”其实一直是分家的,“名”是正式场合下才使用的,“字”是朋友之间日常称呼的,因为古人觉得直接称名字不太礼貌,称呼“字”就比较礼貌,也显得亲密一点。


总结起来说也就是,名是每个人的代号,是每个人不同。姓氏是公共的,是可以一样的。现在,我们所说的“名字”虽然是“名”和“字”的合称,实际上已经是只有“名”,没有“字”。在古代,“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


所以,即便是在古代,称呼屈原最尊重的方式,也应该是称呼他为芈原。


除了姓名,屈原也实在不是电视剧里的杰克苏。在成为政治家、中华诗祖、辞赋之祖这样的形象符号之前,他首先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史记》里对屈原的评价是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他也确实如此。他自幼嗜书成癖,读书多而杂,是个善于思辨的人。对于政治,屈原很有自己的一套想法。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很多人却觉得屈原是一种愚忠。三忘从不想反驳屈原的爱国情怀,但三忘却不觉得他是因为忠君愚忠而自杀。在三忘眼里,他是因为自知自己的理想即将破灭,才自杀而死的。


当时,张仪的同门兼对手苏秦为了KO秦国,提出了东方六个国家联合抗秦的政策。楚国自然也在其中。一直以来,以联合抗秦为目标的屈原一看这个机会不错,主动请缨,力求在这场六国大会上,让楚怀王成为六国联盟的盟长。


回到楚国,屈原也加紧落实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加紧进行变法改革,广纳人才;奖励耕战,奖励农耕,增加了赋税,力求富国富民;鉴于楚国的贵胄和老世族往往结党营私,狼狈为奸;对不同政见的臣工大肆攻讦。故而要以律法的形式加以约束杜绝。这头,屈原与旧贵族和一切顽固势力进行斗争。那头,旧贵族也不是好惹的。他们立马向本来就没啥脑子的楚怀王进谗言。


楚怀王略一思考,果然,立马就把屈原贬出了中央政府。屈原心里这个郁闷啊,又实在没有办法,所以只能提笔写下《离骚》,表达自己的不平之心。

屈原被赶走了,楚国真的陷入了张仪的股掌之中。没过几年,楚怀王把屈原贬的越远,楚国也就越失败。直至六国联盟瓦解,秦王亮出了自己最后的杀招!


“楚怀王啊~来我们秦国吧~咱们不得商量一下怎么瓜分一下天下啊!”


当时,显然楚怀王已经被骗的不知道东西南北了。只有屈原跑到楚怀王面前,声泪俱下,死活不让楚怀王去。如果楚怀王听了屈原的,或许就没有日后的囚禁之苦了。


楚怀王开着自己的座驾一路毅然决然地去了秦国,结果大家就都知道了。就被秦王扣为人质,最后也死在了秦国。


屈原得知怀王不得归,倒是哇哇的哭了一场,非但没有怨恨怀王不听自己的劝告,反而因为日夜忧思楚国的将来,变得疯疯癫癫。


再后来,秦国再也有恃无恐,对楚国进行大面积的进攻,楚国灭亡变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实。屈原,受不了自己热爱的国家变成亡国之地,自己衷心维护的君主,变成了他人的阶下之囚。


怀王死在秦国的19年后,看到满身疮痍的楚国再也不复当年,再也无法凭借一己之力守护楚国的屈原,跳进了汨罗江。


而今天,如果屈原看到后人,把他编排成一个满眼桃花的玛丽苏公子。他才真的忍不住19年,直接就去跳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