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尔街见闻
追踪全球财经热点,精选影响您财富的资讯,投资理财必备神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第一财经YiMagazine  ·  当商业偶像走下神坛,我们如何解码生存法则?| ... ·  昨天  
央视财经  ·  A股大消息!增量资金来了! ·  2 天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王健林,突发! ·  2 天前  
第一财经  ·  阿里,“狂飙”!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尔街见闻

百亿私募底部悲喜录:团队搬家“守住”收益率、“拔高”仓位等反转、赴美探亲引热议

华尔街见闻  · 公众号  · 财经  · 2022-10-09 18:37

正文



2022年的市场底部翻转,似乎还需要更多耐心来等待。

但市场和投资者已经逐步开始被新的话题所吸引。

投资机构和主事人们也不甘寂寞。资事堂发现:有的百亿机构将股票仓位增加至五年以来最高水位,有的机构则选择搬家“守住”年化收益率,此外,亦有百亿私募大佬在行情低迷期远赴美国,一度引发网友热议。

虽然是“市场底部”,但投资者关心的事务无远弗届,细致入微。


百亿大佬赴美引“热议”

今年国庆假期,东方港湾掌门人但斌再次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风暴眼”。

但斌是私募圈的“流量人物”,经常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声,其言论经常收获“投资圈层”以外的关注。

10月5日,但斌通过社交媒体透露其飞抵美国纽约,并透露这是2020年疫情以来首次出国。

但对业绩十分关注且“敏感”的网民们,却对但斌的出国和海外滞留的时间长短,形成了高度关注和各种讨论。

这一发酵的情况,让但斌不得不后续跟进澄清:赴美只是为了看望女儿,按计划10月底返回中国。



业绩,还是业绩

但斌引发关注当然与他“网红”身份相关,但亦颇受其年内的业绩拖累。

据私募排排网,但斌旗下的产品2022年内表现平平,虽然一度低仓位运作,但年内的收益还是明显回撤。

他管理的部分产品净值曲线(下图)清晰的刻画了这个过程。

年初有所回落,3月前后至6月中旬期间,净值因空仓“躺平”,此后随着仓位抬升,净值开始大幅震荡,最终又随着市场指数的回落而下行。

一些渠道的分析观点认为,但斌年内的又两个操作“争议”较大:

其一是3月份开始的几个月空仓操作。

这个果断且极端的操作可能既让但斌回避了部分回撤,也错过了2季度反弹行情中迅猛的前半程。

其二是6月后的加仓安排。

撇开很难把控的加仓时点,期间透露出来得加仓美股,可能未必有超额收益。


“打到”历史最高仓位

有谨慎的,就有积极的,有“踩错”的,也有坚信自己没有“踩错”的。

北京百亿私募仁桥投资,就选择以历史最高仓位面对这次市场底部。某种程度也为潜在的市场反转的“备足了弹药”。

这家成立于2017年5月的私募,在最新月报中称:

“当前,我们的组合保持着历史上最高的股票仓位以及最高的港股持仓比例,尽管有压力也有焦虑,但我们会选择坚持。”

从年内表现看,仁桥的一些产品净值表现相对突出(仍有一定回撤),跑赢指数20个百分点以上。

从净值表现看,它在年初和近几个月的两波调整中都受冲击较少。显然是仓位或方向布局比较有利。

据上述产品运作报告,持仓行业配置依次为非银金融、汽车、建筑服饰、有色金属和房地产,上述行业股票占到半数仓位。

仁桥投资创始人是夏俊杰,之前任职于公募机构诺安基金,擅长挖掘低估值品种的逆向投资。

夏俊杰在最新月报中指出:未来的市场是值得期待的。历史上的大级别行情往往都需要“宏大叙事”的铺垫。未来最可能发生的“宏大叙事”是两个周期的共振。即中国经济企稳周期与美国经济衰退周期的共振。


搬家“逆势扩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