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 10 月在纽约把玩到了还未上市的变形金刚人物黑影 Skyshadow,拆分可变为飞机及坦克,跟设计师聊到了不少在设计这款玩具时的考虑因素,其中提到了关于虽然对该角色很的喜爱,但由于预计销量不会很高,因此将会采用类似改模重涂的方式在以后出品另一只超人气角色的可能性。
大概从十年多以前涌现的所谓第三方变形机器人玩具(抱歉在这里不能也不该用所谓的第三方变形金刚容描述这些产品,因为严格来说他们不是变形金刚),其实起初也正是因为许多玩家觉得有些玩具设计的不够完美、有些喜欢的人物角色迟迟不出玩具而应运而生的产物。
随后由于变形金刚重新炒热,第三方厂商也逐渐扩大阵营和规模。大量基于变形金刚作品中出场人物设计的变形机器人玩具涌现到市场上,不少玩家也从中得到了满足,第三方厂家更是从中获益。
严格意义上说,现在的这些第三方绝对没办法也不能用盗版来定义,一来没有使用人物角色姓名、没有使用注册的派别标志,更没有在包装上打上「变形金刚」的名称用于销售,因此从法律层面来说并不能算是盗版。
就此曾经跟孩之宝美国的变形金刚品牌负责人、设计师以及日本变形金刚设计师聊过他们对此的看法,从职业角度出发,几位变形金刚从业者对于第三方玩具设计的观点不做解释,但他们都了解这些厂商的行为无法用违法去定义,但是几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下,不约而同的说了「违反游戏规则」这种表达。
对此,其实我这么理解,比如一个形象从设计之初到诞生于作品中,是从 0 分做到了 80 分,接下来进入到后续周边生产,通过商业考量和设计师的努力,一个形象从作品中变成了玩具面世,从 80 分或许就做到了 90 分,好的玩具甚至做到了 100 分。
然后第三方厂商的角色,不考虑游戏规则因素,或许从 80 分接手,设计出一款从把玩角度可以达到 110 分甚至 150 分的玩具,但是既没有前面的版权所有者的企业行为约束,可能也没有健康安全因素考量。
或许有些第三方厂商直接从 90 至 100 分接手,设计出了玩具配件包,一只玩具依靠配件可以变得非常的好看甚至有了更多的玩法。
以上两种都是常见的第三方厂商的模式,可以说这些厂商通过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变得更高更强。那么在讨论这些厂商的玩具制造水平,其实或许应该稍微多综合一些其他因素思考。
至于一些山寨、KO 和直接以各种比例翻制其他公司产品的厂商,其实他们连第三方都不能算。
说了好多,其实是想说讨论玩具制造水平的话,如果只谈生产水平,那么可以说和几十年前的水平一样:一直都是世界一流水平。那么也就不用探讨那些优秀的第三方厂商甚至是盗版厂商了。
总而言之,当我们聊中国制造这个话题的时候,或许也该把除了纯生产加工工艺之外的其他相关必要环节和因素一起加进来考虑和讨论。也许,这样才能聊出更多有意思值得分享的内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