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厦门日报
《厦门日报》官方微信。《厦门日报》创办于1949年10月,是福建乃至海西地区发行自费订阅率最高、日均版数最多、广告营收最大的党报,也是本地最具权威性、公信力、亲和力和影响力的主流大报。荣膺2013年全国“百强报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厦门日报

厉害了!会写会拍会剪辑,厦门校园小记者进入“2.0”时代!

厦门日报  · 公众号  · 厦门  · 2017-10-02 12:5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戳上图有惊喜



拿着纸和笔,不停地记和写……


您印象中的校园小记者,

是不是都是这个样子的?

↓↓



那你就图样图森破了!


不信,来火炬学校看看

厦门日报首家“校园融媒体小记者站”——


从现在起,

学校小记者不仅用笔,

还要扛起摄像机录,



不仅要写,

还要学会当万人瞩目的小主播!



昨天,在火炬学校国庆升国旗仪式上,厦门日报“校园融媒体小记者站”宣布成立,这也意味着厦门校园小记者进入“2.0”时代。


▲厦门日报首个“校园融媒体小记者站”授牌。


厦门日报“校园融媒体小记者站”昨在火炬学校成立。在这之前,厦门日报已经在很多学校成立了小记者站,不过, 这是首家“校园融媒体小记者站”,从现在看,应该也是全市中小学中首家“融媒体小记者站”。



把“融媒体”的观念引入校园


厦门日报新闻采访中心负责人说, 所谓“融”,就是把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起来, 譬如说,报社记者外出采访,可能要同时携带录音设备、数码相机、甚至摄像机,在为第二天报纸供稿的同时,还要在第一时间为网络传送视频等新闻。



这位负责人说,这是“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历史性变革浪潮,厦门日报已经投入了这一变革浪潮中。


当日在火炬学校成立的“校园融媒体小记者站”, 就是要把“融媒体”的观念引入到传统的学校小记者站里。


据介绍,今后——


火炬学校的融媒体小记者

除了接受厦门日报记者的新闻采写辅导,


他们还要到报社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

学习播音等融媒体新技能。




小记者要学会“写出来”和“讲清楚”


火炬学校校长助理孙虹把融媒体小记者站形容为学校小记者站的“2.0”时代。她认为,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孙虹举例说,以前孩子只是把表达的写出来就好,现在,他们还要学会把事情说出来,还要会录会拍,甚至会剪辑。

她认为,能把一件事情“写出来”和“讲清楚”是不一样,“讲”需要更加简洁的语言,这对孩子是一种能力的培养。

这所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刘艾舒雯昨天代表学校接受了厦门日报的牌匾。她悄声说,她的理想是当一名主持人,因此,她渴望到报社的播音室里学习当一位既会采写新闻,又会播新闻的“主播”。


学生 刘艾舒雯

位于湖里塘边的火炬学校成立于2001年,过去16年,它真的如同火炬般熊熊“燃烧”——每年10月1日,它都要把放假的学生、老师叫回学校,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校方认为,这是最直观的爱国主义教育,能给孩子心灵一些震撼。


湖里区教育局副局长李可可说,火炬学校虽然是一所民办学校,但是开办以来就有着很深切的家国情怀,建校16年,也坚持不懈举行了16年的国庆升旗仪式。


▲湖里区教育局副局长李可可


他说,教育不是把孩子的大脑装满, 而是把心点亮,火炬学校的这些坚持不懈的活动,正在实现着这个目标。


【花絮】

黄河 长江 鹭江 在这里“交汇”


昨天火炬学校的升国旗仪式又加入新的内容,老师学生代表把从黄河、长江、鹭江取回的水,注入一个中国红的国家版图。


自黄河、长江和鹭江的水汇聚到特制的中国版图中。


火炬学校的老师说,三地之水,真的来源三地——鹭江的水,是学校老师到鹭江去采的,黄河和长江的水,则是请正好出差到黄河和长江边上的学生家长采来的,他们采水后,装在大瓶子里,然后通过快递寄回厦门。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佘峥 摄影:林铭鸿 王火炎 部分图片由厦门市火炬学校提供 编辑:蒋含 值班主编:王望

厦门日报社微信矩阵

昵称
微信号

昵称 微信号
厦门日报 xiamenribao 厦门招考 xiamenzhaokao
厦门晚报 xmwb597 海峡生活报 lifeweekly0592
海西晨报 haixichenbao 台海杂志 taihaizazhi
厦门网 xmnn-cn 遇见婚恋网 yujianw520

更多资讯请猛戳阅读原文下载厦门日报App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