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意见1
:对于非瓣膜性房颤的居家管理患者,建议定期应用CHA
2
DS
2
‑VASc评分评估血栓栓塞风险。如无抗凝禁忌证,评分≥2 分的男性和≥3 分的女性患者均应接受口服抗凝药治疗,首选直接口服抗凝药(DOAC)。(同意率:100%;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质量:A)
推荐意见2
:对于房颤合并心脏机械瓣膜或中重度二尖瓣狭窄的居家管理患者,其卒中风险高,无需评估栓塞风险,均需抗凝治疗,推荐使用华法林,禁止使用DOAC。(同意率:96%;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质量:A)
推荐意见3
:推荐对外科患者使用Caprini评估量表,对内科患者使用Padua评估量表,对门诊或内科放化疗的肿瘤患者使用Khorana评估量表,对外科肿瘤患者使用Caprini评估量表,评估VTE风险。(同意率:100%;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质量:A)
推荐意见4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低危患者,建议机械预防;中危患者建议药物预防或机械预防;高危患者建议药物预防,或药物联合机械预防;合并中高危VTE风险的恶性肿瘤患者建议药物预防;具有VTE风险,但同时存在较高出血风险或抗凝禁忌,建议机械预防。(同意率:100%;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质量:A)
推荐意见5
:人工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需终生华法林抗凝治疗。生物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接受3~6个月抗凝治疗后,根据是否存在血栓高危因素(如房颤、栓塞史、左心室射血分数<35%、高凝状态等)决定是否需长期抗凝治疗。(同意率:96%;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质量:B)
推荐意见6
:建议采用HAS‑BLED评分对使用口服抗凝药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进行出血风险评估,≥3分为出血风险高危人群。应动态评估出血风险,特别是当患者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案变化时,应重新评估出血风险。(同意率:92%;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质量:A)
推荐意见7
:不同个体间华法林的剂量‑效应关系差异较大,患者应定期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以防止用药过量或不足。建议使用治疗窗内时间百分比(TTR)评估患者抗凝达标质量,目标TTR>65%。(同意率:100%;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质量:A)
推荐意见8
:心、肝和肾功能会影响华法林抗凝疗效和INR稳定性,心、肝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加强PT/INR监测,并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相应器官功能。(同意率:92%;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质量:B)
推荐意见9
:服用DOAC时无需常规监测凝血指标,在特定临床情况下(如急诊手术、严重出血或血栓事件、可疑过量等)建议进行凝血指标监测。(同意率:100%;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质量:B)
推荐意见10
:对于达比加群酯,谷浓度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值>2倍正常上限提示高出血风险,凝血酶时间(TT)值正常提示无残留抗凝活性。稀释的凝血酶时间(dTT)和蝰蛇毒凝血时间(ECT)值与达比加群酯血药浓度成线性关系,可较好预测该药的疗效与安全性。(同意率:88%;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质量:B)
推荐意见11
:对于Ⅹa因子抑制剂,可参考的监测指标有抗Ⅹa因子活性检测和肝肾功能。(同意率:92%;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质量: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