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互联网后端架构
主要介绍Java后端架构。其中也会掺杂一些前端、GO、Python、Linux,目标:全栈工程师!---好像很牛叉的样子 ^-^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互联网后端架构

技术管理主要做什么?

互联网后端架构  · 公众号  · 架构  · 2019-06-28 23:2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扫描二维码 加入架构集结群


对技术感兴趣的同学可进群(备注:Java)

最近一直在思考技术转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到的一些事情,现在就总结下分享给大家看看

核心职责

确定团队目标

不论项目大小,一定要有目标,有目标才能让所有人看到方向,明确每天工作的意义。单纯技术人员应该切换思维为全局性,而不局限于技术层面,现在个人的成功而不是成功,团队的成功才算最终的成功,应该多思考怎么样才能让团队高质量的绩效产出。

欠缺哪些资源

项目开始时候,需明确知道目前团队有哪些资源,比如人员,技术风险点及物理硬件采集。只有了解了需要哪些资源,我们才能更好的完成定下的团队目标

怎么实现这个目标

这个在整个项目过程中都有所体现,具体怎么实现,我们可以拆分为三大块

  • 业务管理

  • 团队管理

  • 技术管理

业务管理

业务管理,主要就是管理我们需要处理的业务需求。其实我们可分为这几大块

内容

  • 每天的任务分配与分解

  • 制定大致的开发排期

  • 每天了解开发进度

  • 讨论与跟进各种具体的技术问题

  • 协调一些产品需求变更

  • 响应一些市场同事的需求

  • 跟进功能上线

敏捷

关于敏捷开发,针对不一样的团队、不同的产品,具体实践方式是不同的。不过重要的是每过段时间,需要做总结,来反思过去的一段时间中,是否出现变坏的趋势,然后在针对性的改进。总结下「敏捷是态度而不是流程,是氛围而不是方法」。

具体实践有下面 4 个部分组成

  • 计划会议

  • 每日站会

  • 评审会议

  • 回顾会议

困难

困难的地方很多,或者说当坐上管理岗位后,承担的责任就变重很多,体现在以下 5 个方面

  • 需求变更

  • 线上紧急事故处理

  • 业务临时需求

  • 跨部门沟通

  • 开发进度风险

心得

  • 及时试用产品

  • 观察燃尽图

  • 多沟通

花费时间

  • 40% - 60%

团队管理

招人

  • 前同事

  • 内部推荐

  • 技术分享

带人

  • 指导新人

    • 技术细节讲解

    • code review

    • 工作方式与态度

    • 工作上指导

  • 非工作上的帮助

    • mentor要与新人成为朋友

  • 如果一件事情你熟悉了,不要做,交给新人做

    • 鼓励新人提问

  • 一对一沟通

    • 建立舒适的沟通环境

    • 保持真诚

    • 让对方主动说,适当引导

    • 沟通频率

    • 沟通时长

    • 构建私密,轻松,真诚,有效的环境,两个人一起讨论问题与互相学习

  • 团队活动

花费时间

  • 30%

技术管理

内容

  • 技术架构是否合理?

  • 流量增长,现在架构能否胜任

  • 活动期间,突发流量多少,能否承受压力

  • 未来架构如何变化

  • 客户端投入哪些技术方案

建立有技术追求的团队

  • 推进技术wiki的使用

  • 推进技术分享

  • 推进code review

  • 推进追求代码质量

思考技术上的挑战,提前做准备

花费时间

  • 10%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