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心理学空间网
www.psychspace.com 点亮心智之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心理学空间网

“愤怒的小孩”无法表达自己

心理学空间网  · 公众号  ·  · 2019-11-16 09:1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每个人都希望率性的活出自己的本来面目,但是这些愿望往往无法实现,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会屈从于苛刻的标准。

每个人都有需求、感受(包括愤怒)和偏好,平心而论,对这些愿望的追求本应是一件自然天成顺利成章的事。毕竟,每个人需求和每个人的需求都是平等的。


但是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会无意识的屈从于他人、压抑的自由。


当我们探寻,为何人们不能够开心而又自由的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时,我们发现了早期教养环境中对孩童的限制:


在孩子受到抑制的家庭中,他们无法表达自己,在表达自己的需求、偏好或感受时,会被惩罚、被羞辱、被无视。 父母认为,他们的需求和感受总是优先于孩子,因此让孩子很无力。


被禁锢的天真浪漫,牺牲了 快乐与乐趣则,以迎合父母的需求,并且试图 表现得很完美,否则父母就会遭受不满。


有位来访者的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就让他始终保持微笑,笑脸相迎、笑脸相送,而内心的真实的自己始终埋在心底,直到来访走进咨询师,内心的愤恨和埋怨才得以混合着泪水涌出。


还有一位来访是家里的乖乖女,照顾弟妹,照顾病榻上的母亲,有一天她路过一颗老槐树看着枝头的小鸟发呆了一个下午,等到她回过神来,赶到家里之后,遭遇到的却是父亲的谩骂、母亲的冷落。他从未意识到自己未被重视,也从未知道自己自由飞翔的愿望从未得到表达。她说,她的童年很糟糕,没有自我。她说:“我从未觉得自己是个孩子,儿童,这个词,不属于我。”


罗伯特·杨在《重建您的生活》中提到了自我表达受限的三个征兆。


  • 一个是非常迁就他人。


    总是取悦身边的每个人、照顾别人的需求,总是像殉道者一样自我牺牲,不关心自己的需求。


  • 其次是过分压抑或控制。


    你可能是个工作狂、洁癖、有强迫倾向。压抑自己的自然反应,屈从性于他人的规则,并且反过来以这些规则苛求他人。你觉得生活暗淡无趣的。因为你剥夺了自己的快乐、放松和愉悦感。

  • 最后就是你积压了很多的愤怒。


    长期积累的结果就是,每隔一段时间,你会出人意料的脾气爆发。而这个时候你往往很抑郁,感觉不到丝毫快乐。



而健康的早期环境,家长会鼓励孩子发掘自己天生的兴趣和偏好。并且尊重他们的决定,也会照顾到他们的需求和愿望。当然,前提是不要伤害到他人。


因此,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表达自己的悲伤、悲伤、恐惧等“负面”情绪;当然,我们也可以经常表现得活泼、无拘束和热情


而此时的家长,需要发现孩子的 自我表达 愤怒宣泄 之间的差异,虽然这里的界限有时候并不是那么清晰。可能在合理的标准和准则之外,更重要的是界限的弹性以及积极的关注。


最后,让我们测试一下自己那个小孩是否会屈从与他人:

算一下5道题的总分:


6-11 非常低,你不会屈从于他人

12-17相当低,你可能只是偶尔照顾一下他人的感受

18-23中度,屈从是你生活中的陷阱

24-29有些高,屈从是你生活中很大的陷阱

30-36非常高,屈从 绝对是你的核心图式。


注:本文编译自《Reinventing your life》和《图式治疗》。

若要进群 学习图式治疗技术; 了解自己内在小孩的生活图式陷阱。请加微信mintschen,附带暗号“图式”。



课程推荐,扫码试听/报名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试听/报名↑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试听/报名↑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试听/报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