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去皮,开片,切条……近日,在长汀县喜上云竹竹制品有限公司厂区各道工序的作业区内,记者看到,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生产作业,赶制竹筷等产品。“从林农手中收购的毛竹统一运送到这里,经过一系列流程加工成成品后,集中送到县城厂区进行精加工和包装,并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公司负责人刘义文介绍。
该加工厂占地1500平方米,每日可加工毛竹40吨左右,主要产品有竹筷、竹签、烧烤签等。刘义文自2014年开始从事竹制品生产、销售,从线下销售到如今线上线下结合,已拓展了多个电商和直播平台渠道。近几年,该公司主力产品竹筷的全国市场越做越大,2024年竹制品销售额达4000多万元。
长汀是南方重点集体林区县,现有竹林面积77.1万亩,居龙岩市第一、全省第六。长汀利用竹资源的历史悠久,早在唐朝便已有以竹制作斗笠等竹器的记载,到清代时,汀州玉扣纸年产量最高达4100多吨,远销新加坡、印尼、泰国、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享有盛誉。1933年,长汀红军斗笠厂生产了27万顶的平顶缠边斗笠,为红军战士在长征路上遮风挡雨。1999年,竹产业被长汀县委、县政府列为农业主导产业,彼时,全县竹林面积为41万亩,产值约0.8亿元。
近年来,长汀县以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引领竹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把“小竹子做成大产业”,依托绿色建材产业园,引进、孵化、培育竹加工企业,实现竹产业升级,同时全力打造竹文化、竹生态、竹工艺、竹研发、竹加工、竹食品、竹交易等全竹产业链,建立完善竹产业发展机制,夯实竹产业发展基础。
据介绍,当地坚持以“做强二产、带动一产、发展三产”的竹产业发展路径,探索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道路。通过强化护笋养竹、施肥、合理采伐等科学育竹措施,重抓毛竹科学化、集约化经营,不断扩大丰产竹林面积,现有竹林面积相比1999年增加了30多万亩,全县每年可产竹材3000万根以上、鲜笋10万吨以上。
把山当田耕、把竹当菜种,长汀县大力修建竹山道路,兴建喷灌水利设施,帮助竹农改善竹山基础设施,让竹山日渐变“金山”。截至目前,全县已开通竹山道路3580公里,路面水泥硬化38公里。
为促进竹产业专业化、规模化经营,长汀县通过引导企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合作模式,推动竹产业从毛竹种植到毛竹加工、产品销售等环节经营个体不断往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2024年,长汀县竹业产值26.8亿元,是1999年产值的33倍多。截至目前,全县有笋竹制品加工企业86家,竹产业已成为长汀林业的第一大产业,是林农增收的主要来源、林业经济主要增长点。
小小的竹子,一头连着低碳环保,一头连着产业发展。长汀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福建省加快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竹产业全要素协调发展为抓手,建设“以竹代塑”产业体系。
索腾家居有限公司位于长汀县腾飞经济开发区工业新区,是一家专门从事竹制品外贸的企业,主要生产咖啡收纳盒、早餐机、晾衣架、污衣篮等竹制家居和厨房用品,产品远销欧美地区。2024年,该公司实现外贸销售额达4000多万元。“现在倡导‘以竹代塑’生态环保,我们抓住机会开拓海外市场,公司生产的家居、厨房竹产品挺受海外消费者喜爱,目前主要市场在美国,欧洲也在积极拓展中。”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凡介绍,索腾公司凭借较好的产品质量和创新设计理念,海外口碑一直不错。公司目前已发展到拥有110多名员工规模,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
“而今,长汀竹产业已经得到长足发展,竹林面积超过77万亩,笋竹加工企业达到了86家,主要产品有竹家具、竹筷、竹板材等,特别是我们的竹筷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0%左右。”长汀县林业局二级主任科员罗春香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