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使用大脑深部电刺激疗法需要外科医生打开颅骨并将电极植入脑内。现在,在一项小鼠最新研究中,科学家们展示了一种被称为暂时性干扰刺激的非侵入性疗法,它是通过放置在头皮上的电极来对大脑深部区域进行电刺激的。该项实验技术无需外科植入且不会干扰大脑表面组织。
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这篇论文中,包括剑桥麻省理工学院(MIT)研究人员在内的研究小组报告了他们是如何检测这种新型暂时性干扰(TI)刺激方法对小鼠大脑的影响的。
最初开发深部大脑电刺激(DBS)疗法是为了减轻帕金森病的症状,通常包括不可控制的运动、僵硬、震颤和行走障碍。
目前的深部大脑电刺激(DBS)疗法,必须通过两个植入大脑内的电极才能进行。
然而,由于该疗法具有侵入性,存在发生感染、中风和脑出血的风险。
非侵入性的脑刺激技术,如被批准用于治疗抑郁症经颅磁力刺激,用于刺激大脑表面附近的脑组织非常有效。
不幸的是,将其用在刺激大脑深部区域效果较差,尤其是在不干扰表面区域的情况下。
在他们的研究论文中,作者描述了如何利用暂时性干扰(TI)刺激靶向作用于小鼠的海马和其他脑内深部小部位的。
他们演示了如何通过改变电信号频率和改变外部电极的数量和位置来控制大脑深处靶向作用点的大小和位置。
他们注意到,甚至可以选择性地刺激运动皮层的某个部位,让小鼠动动胡须、耳朵、左爪子和右爪子。
“这种新型技术能够对大脑结构进行无创性电刺激,我们希望它有助于发现脑部疾病治疗的新靶点。”该研究的第一作者,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Nir Grossman博士如是说。
中国生物技术网诚邀生物领域科学家在我们的平台上,发表和介绍国内外原创的科研成果。
注:国内为原创研究成果或评论、综述,国际为在线发表一个月内的最新成果或综述,字数
500字以上
,并请提供至少一张图片。
投稿者,请将文章发送至
[email protected]
。
本公众号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办
回复关键词
“
热点
”可阅读
热点专题文章,包括“施一公”、“肠道菌群”、“肿瘤”、“免疫”和“健康”
热文TOP10(统计周期:2016.5.1-2016.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