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锐多宝
遥感技术教程、资讯与前沿论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21世纪商业评论  ·  0首付,车圈价格战打疯了 ·  8 小时前  
商业洞察  ·  过完年发现,县城的消费观念已经大变样了 ·  3 天前  
商业洞察  ·  连微商都嫌弃玛莎拉蒂了 ·  4 天前  
哈佛商业评论  ·  新的一年,如何规划好你的职业生涯?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锐多宝

2024年了,有人问城乡规划专业考公还是去规划院

锐多宝  · 公众号  ·  · 2024-10-16 21:03

正文

今天在知乎刷到一个问题: “城乡规划专业,考公还是规划院”

看到下面很多同学通过在校生的视角在评论和咨询关于规划行业的各种情况,突然觉得好像有必要归纳整理一些文字,为同学们多提供一份参考。

基于此,学长就把不同岗位工作这十年来的工作感受,分为三个主要时间段,和大家分享。

第一阶段:2015-2018年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但是实业经济逐渐不景气,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房地产逐渐成为龙头行业。

房价的上涨对土建上下游行业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为了卖一块好地,讲一个好故事,规划院可以承接到的各类控规、城市设计项目层出不穷,这一阶段,大院的整体收入都有所增长,但是要说各大院的王牌所,基本只会从详规所和城市设计所中诞生。但是由于规划院薪酬制度的不确定、不透明以及沿海内陆设计院薪资收入的天然差异, 就业市场对规划院的薪酬波动并不是很敏感

这期间规划院的收入增幅的确还可以,但是相比于地产来说,无论从营销、招聘规模,还是空间分布来看,就完全不够看了。

万科作为当时地产的黄埔军校,可以有信心用5-7轮面试,从几千人中,筛选出精英中的精英,只给他不到10k的基本月薪,但是仍然会有大量优质毕业生挤破头去,究其原因,无非是看中了 行业的预期 ,在万科镀金几年,可以跳槽到中小开发商直接当领导。

龙湖、中海等地产公司也通过大量校招,以管培生的制度吸引优质学生,开出20万左右的明面年薪,这对于谈到薪酬就讳莫如深的规划院行业来讲,简直是降维打击。

到2018年,碧桂园以土豪之姿,对全体校招的管培生 开出24w年薪,报销异地面试机票等福利的诚恳态度,将这场抢夺生源的斗争推到了顶峰

值得单拎出来说的一个地产是华夏幸福。作为以产业新城、产城融合为主导开发模式的地产,它的定位对规划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更为契合,很多环京的同学都选择去华夏幸福大展拳脚,同时华夏也在顶尖设计院、地产和公务员系统,用天价薪酬挖走了大量的人才。虽然事后证明, 华夏幸福馈赠的薪资,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天价的薪酬伴随着巨复杂的KPI,完成不了KPI你依然拿不到你的目标薪酬。

这时期,资源规划局作为公务员职位,由于其相对较亲和的薪资,考虑去规划局的毕业生并不是很多,所以考试压力也相对较小,报考难度也相对较低。当时老八校的学生通过选调生等制度,还是可以去很多优质的城市和部门的。

这时期,由于地产工作的相对商业化、标准化,当时高校各大老师的普遍态度是, 只想挣钱不想追求理想的学生才去地产,有抱负的同学还是要去规划院

第二阶段:2019-2021年

这期间夹杂的因素非常多,一代人的六个钱包已经都上交给了银行,房地产行业增速显著放缓,疫情的突如其来,自然资源部的改革重组。总之, 一切的导向都冲着不确定性的方向发展

大量的不确定性,伴随而来的就是居民投资的谨慎以及大众对房地产属性的重新思考。刚需居住、金融投资、土地杠杆的讨论层出不穷,虽然政策导向和土拍价格仍然上扬,但是大众已经逐步开始用脚投票,直接可以看到的结果是: 单价低的盘仍然可以保持高销量,单价过高的刚需盘逐渐开始滞销

对于规划院来讲,最为显著的感受是没有之前加班多了,薪资可能因为前几年项目的积累还没有受到特别显著的影响,但是在规划院,不忙等于未来预期收入必然会降低。大家开始焦虑,开始讨论副业,开始讨论转行,但是,能实践下来的人并不是很多,毕竟,每一个成功转行的人,往往也都是在原行业内非常优秀的那批人。这批人的收入在这期间还是可以保证的, 苦一苦的往往是基层画图民工 。对于部分一线大院和比分沿海知名大院来讲,对于员工的收入还是可以保证的,并且也远比同时期地产人的收入要高。

地产在下沉三四线城市的过程中,也完成了企业体量的巨量增长。一个省的规划设计部可以有几百人,同时散落在这个省的各个城市,在建的项目依然有很多,但是拿地的部门已经开始闲下来了。而一些有远见的地产商,早已停止了拿地,对设计部的员工来讲,他们的日常工作中多了一项业务: 模拟拿地 。这期间大家的收入是停滞不前,或者说略有降低的。薪资降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地产人对未来的预期降至了冰点。很多在地产的同行选择了回归设计院,即使 薪酬降低,奔的是一份安稳,虽然这份安稳并没有持续太久

资源规划局的岗位在这期间由于其优质的稳定性,已然形成爆火态势,考公之风盛行于行业内。大家普遍的态度是,设计院和地产都风雨欲来山满楼,想稳定只能考公,这时候再想考公,可真的太难了。

第三阶段:2022-2024年

“今年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 ——每年年末的时候大家都这么感叹。

随着疫情的结束,本以为会迎来一次业务的提升,结果才发现原来大家都在裸泳。规划院的收入与政府发展、房地产建设息息相关,百姓谨慎投资房产导致房地产资金断裂,房地产资金断裂导致没法拿地高周转,没法拿地高周转导致土地流拍,土地流拍导致依托土地财政的地方收入吃紧,收入吃紧意味着什么,就不多展开了。

规划院作为其中的一环,在各大自媒体公众号中爆出的停薪待岗、鼓励创业等文件就可以略窥一二。到了今年,” 降薪 “成为了行业关键词,TOP院收入减半,广州某收入TOP院陆续有员工爆出其薪酬与网传30-50万不符,一年仅到手十余万等。显而易见的是,大家都在艰难度日,至少大院还没有开始对员工动裁员的刀子。

至于地产,上面说到的一个省几百个设计部的地产,在这期间裁员到个位数,神奇的是项目依然可以正常运转。而其他地产的地产设计部,早已不招规划专业的学生,每年只是招少量的建筑学学生来维持基本的体面。至于收入,年终奖很难拿到,基本工资能够保障已经算很不错的了。并且以前地产员工的主要收入还来自于项目销售的投资分成,在这期间这部分收入也已经荡然无存。“ 活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21世纪商业评论  ·  0首付,车圈价格战打疯了
8 小时前
商业洞察  ·  连微商都嫌弃玛莎拉蒂了
4 天前
哈佛商业评论  ·  新的一年,如何规划好你的职业生涯?
2 天前
艾瑞咨询  ·  2016年艾瑞企业营收榜TOP100
8 年前
爱奇艺晓松奇谈  ·  传奇领袖卡斯特罗的奇人奇事
8 年前
谷歌开发者  ·  小贴士 | 应用更新文件大小缩减65%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