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纪年:丁酉年 壬寅月 丁亥日
古雨水三候
春雨贵如油。我国古代将启蛰后的雨水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
图3-6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
一候桃始华:大壮卦,初九。《周易·大壮卦》:“壮于趾,征凶,有孚。《象》:壮于趾,其孚穷也。”《象说卦气七十二候图》:“乾为木果,故曰桃。初爻动,乾变为巽,巽伏震,震为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桃始华。桃,果名,花色红,是月始开。”
二候仓庚鸣:大壮卦,九二。《周易·大壮卦》:“贞吉。《象》:“九二贞吉,以中也。”《象说卦气七十二候图》:“二爻动,乾变为离。仓庚,黄离,即黄鹂也。变卦丰,互巽伏震,震为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庚亦作鶊,黄鹂也。《诗》所谓有鸣仓庚是也。《章龟经》曰仓清也,庚新也,感春阳清新之气而初出,故名。其名最多。
《诗》曰黄鸟,齐人谓之搏黍,又谓之黄袍僧,家谓之金衣公子。其色鵹黑而黄,又名鵹黄。谚曰:黄栗畱黄莺莺儿。皆一种也。”
黄鹂为著名食虫益鸟,羽色艳丽,鸣声悦耳动听。生活在阔叶林中,大多数为留鸟,少数种类有迁徙行为,迁徙时不集群。食昆虫、浆果等,胆小,很少到地面活动。飞行姿态呈直线型。关于黄鹂的最著名诗句,当属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在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中,黄鹂的鸣叫使整首诗声色并茂,动静相间,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三候鹰化为鸠:大壮卦,九三。《周易·大壮卦》:“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象》:小人用壮,君子罔也。”《象说卦气七十二候图》:“三爻动,乾变兑,兑伏艮为鹰为鸠。”《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鹰,鸷鸟也,鹞鸇之属;鸠即今之布谷。章龟经曰,仲春之时,林木茂盛,口啄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故名曰鳲鸠。《王制》曰,鸠化为鹰,秋时也,此言鹰化为鸠春时也。以生育肃杀气盛,故鸷鸟感之而变耳。孔氏曰:化者反归旧形之谓,故鹰化为鸠,鸠复化为鹰。如田鼠化为鴽,则鴽又化为田鼠。若腐草为萤鴙,为蜃爵,为蛤,皆不言化,是不再复本形者也。”
雨水之日桃始华,有的记载中是“桃李华”,总之是桃李开花了。又五日,黄莺鸟开始啼叫;再过五日,“鹰化为鸠”,在这之前,老鹰在天上不时发出鸣叫声,到这时候鹰就不叫了,相反布谷鸟的啼叫声开始响了起来。
古雨水花信
《荆楚岁时记》:“二十四番花信风:惊蛰(古雨水)三信:桃花、棣棠、蔷薇。”
图3-7桃花,棣棠,蔷薇
在中国的中部,看到这三种花开放时,就可以判定出是雨水节气来临了,节前节后不会相差过远。
桃花开放,是春日的盛景。从古至今,每到此时,人们都会结伴而行,观赏桃花,踏青游玩,古人还因此留下了“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著名诗句。北京市平谷区是当今中国著名的大桃之乡,22万亩大桃林,堪称世界最大的桃园,每年春季的桃花节更是吸引了无数游人到此欢度春日。
棣棠,又名地棠、黄度梅、金棣棠、黄榆叶梅、清明花、金旦子花等,落叶灌木,柔枝垂条,叶似榆叶,花金黄色,原产中国云南到长江流域一直到秦岭山区的广大区域。晚唐诗人李商隐有诗曰:“棠棣黄花发,忘忧碧叶齐。”除供观赏外,棣棠入药有消肿、止痛、止咳、助消化等作用。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蔷薇,从植物学角度言,是一个大的属系。蔷薇属的植物品种有200余种,其中40%多原产于中国,《群芳谱》《秘传花镜》《广群芳谱》等古籍中都有记载。蔷薇属植物生命力强健,花美气香,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可谓四海为家,月季、玫瑰和蔷薇为其代表植物。其中的野蔷薇花多自然密集丛生于溪畔、路旁及地角等处,色泽娇艳,繁花满枝,给春光平添几分灿烂。
图3-2早春
摘自:《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春》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来购买此书!
天人合一的雨水修身内涵——古雨水的寻根探源
春雷响 万物长——古雨水的气候
启蛰乃正月之中气也——启蛰的时与度
启蛰,早晨醒来伸一伸懒腰——启蛰的正善治养生
天地之气交而为泰 故草木萌生发动矣——启蛰物候
为什么“启蛰”的形名更改为“惊蛰”而且变更了启蛰与雨水的序列位置呢——启蛰的寻根探源
《德道经》是无上瑰宝
大人都读不懂经典 为何要让孩子诵读?
经典诵读是中国古代教育学习的根本方法
“可”字,在古代就是开口诵——老子德道经中的“可”
“国学” 这么热!你选对了吗?——学“国学”要寻根
帛书《德道经》,是当仁不让的首选慧性经典诵读教材
抢救传统中医必须抢救传统文化
看德国人对中医的喜爱——世界需要真正的中医
何谓“健康”?
黄帝内经中的作息与人们的健康
东西方文化的区别就像我们吃中西餐一样
老中医告诉我们该什么时候起床和睡觉——一日之四时与生命健康
原来“经典”是有层级之分的——哪我读的是经典吗?
慧智是个完美的太极图——慧与智同步开发是民族教育的根本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修身明德是教育的本质要求
经典诵读是提升师德的关键方法
为教师点亮光明
孔子问道于老子——是对道德文化的实践与求索
古代教师节是哪一天
营造尊师重道的良好环境
“教师”的古今称谓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修身明德是教育的本质要求
师德教育——教师首先要明德
师德建设“绝学三招”
师德建设的内圣外王体系
如此逼着孩子们辛苦……真是有点悲哀!——慧与智同步开发是民族教育的根本
用经典中丰富的精神营养,滋养孩子们久已饥渴的慧识和智识——慧与智同步开发是民族教育的根本
引导孩子掌握全面而准确的诵读方法
如何解决诵读与学习冲突?
抛弃经典诵读 产生民族灾难
赚钱别忘了身体要健康——伏羲黄老思想的养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