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京大学出版社
学术的尊严 精神的魅力 欢迎关注北京大学出版社!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爱?不爱?这是一个问题 ·  3 天前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向学”朋辈论坛|洪雨欣:看见不一样—蜕变中的成长 ·  6 天前  
兰州大学萃英在线  ·  通知 |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京大学出版社

整天抱着个手机,你还是不是“人”啊?!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公众号  · 大学校园  · 2017-03-02 08:04

正文


如今,手机早已成为人手一部的配备,无论你坐在会厅里、走在马路上还是挤在地铁中,都能用余光感受到周围人为手机竞折腰的盛况。无数人的手机都处在“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的苦逼状态。


最近“春招”已经启动,在等待面试时手机也可能成为掩饰尴尬、治愈无聊的“利器”。如果让人两手空空地等着,真的会抓耳挠腮吧。如果有人要没收你的手机,你很可能先打量一下形势,要是势均力敌的话,嗯,可以和对方干一架!假如有人让小编三天不用手机……那也是可以的……给我一个平板,我也将拥有全世界!



手机,这小小的装备让人与人的沟通更加便捷,但是我们有时也会发现,再传神的表情包也无法表达最复杂的心情,再便捷的联络形式也无法抵挡夜深时的寂寞。或许是时候另辟蹊径了?


意大利哲学家阿甘本在谈到手机的时候,直言不讳地吐槽说:“我很难平息自己对这个装置的仇恨,这个东西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抽象。尽管我发现自己多次寻思着如何销毁那些手机或使之失效,同样也想着如何消灭或至少惩罚和监禁那些坚持使用手机的人。不过,我认为这并不是解决该问题的正确方法。


意大利哲学家阿甘本


刚刚看到这段话时,小编下意识地抱紧了自己的小手机。阿甘本的火气着实不小,可我们稍一回想,也会发现自己虽然是深度手机控,却也有对手机厌烦的时候。譬如,你和老同学约好了一起吃饭,而他/她却时不时地握着手机痴笑,留下你坐在对面凌乱。这时我们会疑惑,手机是真的增进了情感沟通,还是让彼此疏远?


阿甘本将手机归进了他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装置”。什么是装置?他对福柯的观点进行了阐发,认为“装置始终具备某种具体的策略功能”,“出现在权力关系与知识关系的交叉点”。他对“装置”的态度基本是抵抗式的。因为装置太过危险,它能够让“活生生的存在不断陷于其中”,就好像一个握紧了手机的人陷入手机营造的虚拟世界里。装置“在某种程度上有能力捕获、引导、决定、截取、塑造、控制或确保活生生之存在的姿势、行为、意见或话语。”它的危险性还在于,人类深陷其中或许并不是偶然事件,甚至有种宿命的意味。使“人类”脱离动物的“人类化”进程似乎必然是装置大量繁衍的进程。“在每个装置的根部,都存在一种太过人性的幸福欲求。在一个独立的领域,捕获这种欲望并且使之主体化,是装置明白无误的能力。也许手握一部手机,让你多多少少感觉自己是个现代人,这是不是让人觉得安慰呢?不过可能现实恰恰相反,因为现代人至少先要是个“人”啊

 


在阿甘本看来,现代装置尤其狡猾,可以通过“一系列实践、话语和知识体系来创造温顺而自由的躯体,作为去主体化过程中的主体,这些躯体假定了它们自身的身份和‘自由’。”换言之,我们可能获得了假的主体性,我们可能并不再是真正的人。而在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氛围里,我们这些青蛙可能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和手机相爱,让我们连相杀的念头都慢慢消失了


 “那些任由自己被‘移动电话’装置捕获的人无法获得一种新的主体性,他得到的只是一个号码,他最终因为这个号码而被控制。”被一个什么虚拟的ID或者号码控制,似乎是绝大多数现代人的必经之路呢,我们披着虚拟的皮结识了数码世界中未曾谋面的“朋友”,甚至很多时候都不自觉地将自己等同于那个虚拟的ID。但你有没有发现,这种“朋友”关系似乎总是无法给人确凿的安全感?


当我们这样沉溺在装置制造的泥石流中时,阿甘本却为我们敲响一阵清流之声,指出了一条可能的解决路径。同时,他也促使我们反思人与自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怎样能够更直接地与自己沟通?我们与自己所认定的朋友之间的情感,究竟是什么?


阿甘本指出了“朋友”作为哲学术语的特殊性。它仅仅表示存在,“不具有一种客观的外延”,也不能被证伪。确实如此,我们甚至很难定义究竟什么是“朋友”。不过,这不妨碍几乎每个人都对“朋友”有着超越了语词的实在体验。友爱一直是人与人之间最亲和、真诚和甜美的关系之一。


发动你细腻的神经,你或许会有这样一种感觉:

如果我们感觉,我们感觉到我们在感觉,如果我们思考,我们感觉到我们在思考。”说得再本原一点,我们也能以一种纯粹的方式感觉到我们的存在,“感觉到我们活着本身就是甜美的”。


阿甘本又对这种感觉做了进一步的推论,即我们“关于自我的感觉,也是对朋友的感觉。”“就像所有人发现他们自己的存在是悦人心意的那样,他们的朋友的存在也在几乎同等程度上是悦人心意的。”甚至朋友之间会有“相互对视,但是又认不出彼此”的感觉。


如果你能够按照以上的描述,完成这几步细腻的体验,这可能多少意味着你内心的敏感并没有消退太多。

 


所谓的友爱是一种“共感”。“友爱就是在存在的感觉内部,‘共感’到朋友的存在”。我们无法对这种存在进行概念分析,它仍然浸透着一种热情”,这种热情“分散和撒播同一种存在的感觉和甜美,并使之得到共享。”想想我们内心深处认同的那几个真正的朋友,你大概就能理解这段话,这种来自生命深处的愉悦的同感,真不是能够隔着屏幕说清的,它会让你产生一种“还好有我,还好有你”的温暖感受。朋友之间,并不分享出身、法律、地位和品位,两个人如果是真正的朋友,他们并不需要维持对某个共同实体的参与。这种同感来自共同生活,而不是像畜群那样共享牧场。


想想你和你的朋友有多久没有见面了?见面好好聊聊,真实地感受到他/她的气息和每一根头发丝的变化,而不是隔着手机屏幕幻想他/她的语气和神态。彼此卸下表情包的插科打诨,真正地谈谈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拍拍肩、碰碰杯,发自内心地道一声“扎心了老铁”,甚至做一些纯洁而不可描述的事……



跟随阿甘本,在对友爱的感觉中回到生命本身,也许哲学真的没那么枯燥。他引导我们发现,日复一日沉溺进一部小小的手机,不能使我们感到我们真切地存在着,也不能真正地消除无聊和不安。或许我们需要寻回的,是对“同感”的直接体验,回到真正的“共同生活、行动共享和思想交流”中去,感受生命的馈赠,感受友爱的甜美。


从小处说,个人的生活因此有了活泼的动力;从大处说,也许正如阿甘本认为的那样,民主社会在疲累不堪的时候自然而然地把命运交付给了这种“同感”。对我们来说,“同感”可以不再是用手机按键打出的不走心的附和,而变成一种鲜活的生命体验。



- 版权信息 -

者:良夜

编辑:良夜

本文观点来自

阿甘本《论友爱》

图片来自网络


好 书 推 荐

         

         


《论友爱

阿甘本 著

刘耀辉 尉光吉 译




长按图中二维码可进行识别关注

点击本文最下方“阅读原文”,可直接下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