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时看电影和电视剧,剧中的太监头子往往身负绝世武功,权势熏天,尤其是大明朝的督公掌管的东厂和西厂,令朝中文武百官闻之丧胆。
嗯,就像我们熟悉的季昌明检察长那样,啊,不对,是东厂督公曹正淳。
一般电视剧中,东厂的诸位督公,由于掌管着针对满朝文武的监察机构,其权力之大,不要说文武百官,甚至连皇帝都要对其敬畏三分,譬如说著名的大明朝东厂督公魏忠贤,大家都称他为“九千岁”。
要知道咱共和国六十年代,“万寿无疆”麾下的二把手,也不过才是“永远健康”,距离“九千岁”,还差得远。
宦官的权力,真的有那么牛逼么?
其实,别看很多宦官头子牛逼哄哄,实际上他们的权力,是由皇权主动渡让的,在他们的权力的背后,实际是皇帝的意志。
而一个朝廷中,最大的两股势力,就是皇族背后的皇权和官僚背后的相权。
皇权和相权,长期处于既对立又统一的状态。
说统一,皇帝和官僚的联合,是统治国家的基础,皇帝需要官僚的体系运转来治理天下,官僚需要皇帝的授权来解决合法性问题。
但是皇帝和官僚天生又是对立的,皇帝有一个大家,官僚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小家,而老百姓的税收是有限的,官僚们舒坦了,皇帝一定就不会舒坦。
一个经过混战而新成立的朝代,早期还好,土地多,但是官僚地主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僚会越来越多,地主对土地的兼并也越来越厉害。
而朝廷的实力,往往是取决于能够直接收取税收的民众数量,当大地主们将破产农民,都变成自己的佃户之后,王朝能够直接收到的税源将越来越少,朝廷也将越来越虚弱。最后外力轻轻一推,王朝可能就覆灭了。
由于皇帝和官僚利益的统一,所以官僚们一定会坚持君权天授,皇帝做的都是对的;但是又由于利益的对立,所以皇帝和官僚之间的斗争就永远不会停歇。
因此,就有了宦官这个阶层,避免了皇帝和官僚的直接冲突,皇帝通过宦官去遏制官僚,官僚通过打击宦官来遏制皇权。
宦官们本身就是皇帝放出去的狗,皇帝让他们咬谁就咬谁;另一方面,即使官僚们再不爽皇帝,顶多也就在皇帝退位后,干掉宦官们,然后给先皇上一个不好听的“三七开谥号”,然后再不停地编造故事抹黑他。
嗯,接着说。
官僚一般分为三大类,文官、武将、外戚,皇帝提拔宦官,目的是为了制衡文官、监视武将、打击外戚。
只不过,历史是由官僚阶级中的文官所写的,自然会有春秋笔法,别人作大都是贬义词,宦官那叫专权,外戚那叫干政,武将那叫割据,只有文官自己作大,会被形容成“与士大夫治天下”的典范。
但是从历史上可以看出来,那些典范一般出现于王朝的早期。那个时候官僚,尤其是文官普遍较弱,皇帝和官僚之间的矛盾较少,历朝历代的早期,是没有什么著名的实权宦官。权势熏天的宦官,往往都是出现在王朝的晚期,因为这个时候,随着官僚地主阶级的膨胀,皇权和官僚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激化。
譬如汉末的张让、唐末的田令孜,都被皇帝尊为“老爸”,宋末的童贯史无前例的封王,明末的魏忠贤更是拿到了“九千岁”头衔。而清朝这个严禁宦官涉政的朝代,到最后的慈禧,还是搞出了一批宦官,来制衡崛起的汉人官僚地主阶级。
实际上,宦官越鼎盛,也意味着,当时的皇权受到的官僚压迫越大,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手段。
举个例子,明末的清流东林党和“九千岁”魏忠贤的斗争。
东林党一方,干将主要来源于南直隶(江苏、安徽)、江西、山西。
东林党以官员储备基地的东林书院为中心,大家在入仕之前一起学习工作,搞的都是同学校友。依靠同学关系相互提拔,尤其是后期着掌管吏部的也是东林党,能大量将自己人提拔到重要岗位上。
虽然东林党早年标榜廉正奉公,振兴吏治,自由言论,革除朝野积弊等进步口号,但是随着他们尝到了权力滋味,普遍又放弃理想,沦为了地主阶级的代言人。
明末土地兼并严重,大量自耕农沦为地主阶级的佃户,而地主阶级因为考取功名后,又获得了田产免税减税的权力。也就是说,明末朝廷对地方的简政放权,结果让乡贤地主迅速最大。
而这些地主的代言人通过科举进入朝廷之后,大力主张取消或降低了地主阶级缴纳的海外贸易税、矿税、盐税、茶叶税,使得明末的财政收入来源更加依赖于北方普通农民的农税,再加上当时各种天灾不断,造成了大量农民破产,形成大量北方失业流民。
在政府财政收入锐减的时候,这些地主在朝廷中的代言人们,一方面对征款赈灾扶贫进行阻挠,另一方面以财政收入不足为由,裁撤公务员,结果就把欠了一屁股高息P2P债,又丢了公务员工作的李自成逼反了。
嗯,这也算另一种角度,看到的明末农民大起义。
而天启皇帝台前的魏公公一方,实际上主要靠的也是分化官僚阶级,麾下的干将主要是浙党(浙江)、楚党(湖北)、齐党(山东),魏公公以东厂为利剑,由浙楚齐三党配合,砍向了明末的东林党利益集团,逼着他们把这些年赚的暴利都吐出来。
值得关注的是,明朝晚期对满清战绩最好的一段时间,就是魏公公如日中天之际,原因无他,就是朝廷富裕,能用钱在辽宁砸死满清这群兔崽子。
但是,在东林党的诽谤和诬陷下,魏公公垮台了,随后,东林党一方面将富庶东南的税收废除,导致朝廷税收锐减,另一方面,却派军队到贫瘠的西北旱灾区加赋,最后搞出了李自成。
这种花式作死,我特么的也是服了。
由于朝廷缺钱,精锐部队的祖大寿部被清军隔断,洪承畴率朝廷主力救援,就像蒋介石第五次围剿时,一开始步步为营胜利在望。尼玛,结果大明朝廷没钱了,崇祯逼着洪承畴速战,以步兵为主的洪承畴因此被满清机动的骑兵断了后路,然后国库空虚的大明朝没钱组织援军救援,结果朝廷就把两支饿着肚子苦等后援补给的劲旅逼着降清了。
同样,李自成的西北旱灾区的农民军,都打到北京城门口了,崇祯让东林党们捐钱组织部队,这帮清流们一个个的哭穷,说俸禄都不够生活,结果李自成破城之后,大明国库存银才10万两白银,而这帮东林党被逼着李自成大军讹了7000万两。
再后来,满清入关,以钱谦益为代表的东林党,纷纷摇身一变,变成了“带路党”,给把头发一剃,给清廷当狗腿子了。
大明朝和之前的历朝历代一样,到了王朝的晚期,官僚地主作大,侵蚀了王朝的根基,这个时候,但凡睿智的帝王,一定会启用如魏忠贤一般的强势宦官,通过东厂,对官僚阶层进行分化和打击,将权力重新收归于皇权。
所以呢,只要皇帝不退位,魏忠贤就不会出事儿。
历史上,天启皇帝死后,崇祯继位后,听信了操控着舆论的东林党的流言,将哥哥留给他的利刃魏忠贤拿下。
据冯梦龙《燕都日记》记载:在亡国五天之前的崇祯,听了太监曹化淳(季昌明饰演的曹正淳原型)所奏“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之言 。懊悔当初没有听进哥哥的“魏忠贤、王体乾恪谨忠贞,可计大事”的临终叮嘱,“上恻然,传谕收殓忠贤骸首”。
历史就是如此,在中国历代王朝晚期,染上官僚膨胀综合征的情况下,只要不是一个如崇祯般,IQ需充值的人当选皇帝。那么,皇权对官僚地主的打击,就不会终止,遏制官僚地主的东厂,就一定会理直气壮的作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