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用来交流、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但同时网络犯罪也随之而来。尤其是电信诈骗,不断攀附互联网发展浪潮,妄图借助互联网新技术、新职业隐藏自身,骗取钱财。
为了实现目的,“网警”甚至也成了他们的目标。
借助人们对“网警”这一职业的不熟悉,诈骗分子通过多种渠道散布假冒的“网警”联系方式,守株待兔等待受害者上钩,进而诈骗钱财,致使受害者蒙受二次损失,近期已有多人受骗,社会影响恶劣。
案情回顾
王某在网上投资了一个被诈骗分子包装的虚拟项目,被骗数千元。由于是在网上被骗,王某便认为寻找“网警”能比寻找110更快的追回钱款。于是他通过网络搜索,联系上一名“网警”。该“网警”接警后称已将骗子银行账户冻结,钱款可很快追回。之后就以“激活退款帐户”为由骗取王某转账万余元。
诈骗手法解析
“冒充网警”诈骗手法分为四步:
广泛撒网
👇
守株待兔
👇
诱骗转账
👇
逃之夭夭
第一步:广泛撒网。
诈骗分子利用多渠道在互联网上广泛散布虚假的“网警”联系方式。一是制作虚假网警页面并通过购买点击量提升搜索排名;二是在各大贴吧、论坛、问答板块散布虚假警务信息,大肆宣扬办案效果,引起受害者关注。
第二步:守株待兔。
一旦有受害者主动联系,诈骗分子便会想法设法进一步骗取受害者信任。一是主动咨询“是不是被骗钱啦?被骗了多少?”并报出警员号或者发送相关证件,提高假冒的真实性;二是要求受害者提供被骗证据资料及个人信息,高度模仿办案流程。三是在受害者提交信息后假装进行拦截操作,并欺骗受害者对方帐户被冻结,钱款已拦截,利用受害者急于追回钱款的心情进一步获取信任。
第三步:诱骗转账。
在获取信任后,诈骗分子会编造多种理由诱骗受害者转账以追回钱款。而常用的理由有:“激活帐户”、“交保证金”、“付工本费”等。此刻受害者因急于拿回被骗钱款而警惕不足,往往会按要求转账从而被二次诈骗。
第四步:逃之夭夭。
当成功骗取受害者转账后,骗子便会立即将受害者拉黑,切断联系,逃之夭夭。
诈骗手法要点
这种新型“网警”诈骗案与以往的假冒“公检法”诈骗相比,主要有以下两点不同:
1、目标选取转变:
诈骗分子将行骗目标从普通人员转移至“受骗群体”,利用受害者真实的受骗经历和急于追回钱款的迫切心态进行二次诈骗。由于是受害者主动建立联系寻求帮助,诈骗分子更易获取信任,同时受害者精神状态往往处于紧张恐慌之中,警惕心和识别能力都不足,难以识别诈骗分子精心伪装,更易被诈骗。
2、诱骗手段转变:
为了尽可能引诱受害者上钩,诈骗分子从电信渠道转移至网络平台。利用互联网传播和推广技术,在贴吧、论坛、问答板块及主流社交平台大量散布虚假信息,引诱受害者主动联系。由于网络信息繁杂,发布信息门槛较低且监管机制不够健全,致使信息真实性较难确认,诈骗分子更易于浑水摸鱼。
防骗提醒
诈骗分子不断变化手法,“网警”也被冒充,受害者该怎么应对?为了帮助大家远离此类诈骗,提升防骗技能,广泛收集信息并加以总结,最终提炼出了以下几条建议,全是干货哦! 都送给你们!
粉丝福利
第二波
开始啦!
上海网络辟谣邀请你免费骑ofo小黄车,第二张包月卡
开领
!
上海网络辟谣
为网友赠送3次
【ofo小黄车包月卡】
,这些包月卡分别在
10月底之前分3次推出
。免费!
完全免费
!!
每位关注了“上海网络辟谣”公众号的用户,每次可以免费领取一张
【ofo小黄车包月卡】
,总共可以领3次哦!(
10月底之前的
3次赠送时间分别是9月2日、9月23日、10月21日,请注意我们的微信推送
)
不管您9月2号有没有领过我们的第一张包月卡,9月23日起,您都可以领取第二张包月卡。(原来领过卡的网友,可继续领卡,绑定后包月期顺延)
领到这3张免费包月卡,大家就可以一直从
9月到11月
免费骑三个月的小黄车!!!
戳这里
领
本文来源:防骗大数据微信公众号
编辑:郑子愚
编辑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搜索关注“上海网络辟谣”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