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森林树
一个愿意陪你读书的人 新浪微博@森林树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厚朴中医  ·  筑基十一期招生开启——学习中医、厚朴筑基 ·  3 天前  
北京厚朴中医  ·  今晚19:00直播 | 筑基课程说明与探究 (下)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森林树

No562:2021-0310-要心地善良,要温柔

森林树  · 简书  ·  · 2021-03-10 23:14

正文

No561:2021-0310-要心地善良,要温柔

文:森林树

虽然我是学理科的人,读书以来,也是一直数学要好过语文和英语,初中高中都留着板寸头,经常走在路上被男孩子认错人搭肩,上大学之前,也几乎没有穿过裙子,谁能想到,工作之后,开始被朋友叫“文艺女青年”。

马思纯在最新的《吐槽大会》上说:这年头,谁还要当文艺女青年啊。

而我,虽然常常被人这样叫着,但是自己也着实不怎么能找到自己身上的文艺气质,大概是爱读书这个爱好让我的行事作风多了一点点书卷气,又或者这些年经历的一些事情,让我变得更感性了一些。

许久不见的朋友,约出去见面吃饭,聊着各自的事情。

我说:嘿,好像这么多年,你都没有怎么变化。”

朋友笑笑,“是吗?我更胖了,哈哈”

“我呢,你觉得我有变化吗?”我追问道。

“你变恬静了,成熟了一些,以前在我身边像个充满叽叽喳喳的小女孩,好不热闹。换句话说,以前是没心没肺,现在是豁达。”

关于“豁达”,其实并没有做到很好,很多时候还是会生出很多小情绪,幸而有身边的好友。

但是也随着年岁的增长中,能够感受自己的成长,这些成长生出了“豁达”,但我依然怀念那时的那份叽叽喳喳。

就像我喜欢的一位作家写的一样,“豁达”和“智慧”在我看来并非值得值得夸赞或者羡慕的特质,除了极少数天生的乐观和天赋的聪慧,它背后意味着很多次“想不通”、“看不开”和“得不到”的痛楚,像河蚌把沙砾包裹成珍珠一样,同疼痛去自我消化,最终平复。

也想《奇葩说》里蔡康永说的那句: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在乎了,是算了。

我注册公众号开始写文字是2015年,那时候跟当时男朋友分开不久。

而后,大量输出,大量书写文字,是从母亲出事开始,写了很多话,很多不甘,很多失落,很多灰心,很多自我陶醉的希望,还有很多麻木。

都说“为赋新词强说愁”,其实并非幸福的人写不出文字,只是文字是经历和表达的投射,体验过多种状态之后,共情能力更强。

那位作家说:无论是“豁达”还是“智慧”,他们的底色都是“共情”,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后来再次经历生离和死别时,治愈能力要强了很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