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她并没有识破渣男的本质,在刘洲成的苦苦哀求之下,痛失孩子的林苗依旧选择了原谅他。可是随之而来的依然是挨打、原谅、又挨打、又原谅的死循环。
和林苗一样的家暴受害者妥协的理由有很多:孩子、个人感情、舆论的压力、亲人的劝解、财产……
其中大部分女性表示,她们不愿意从这段充斥着暴力的扭曲关系中脱身,是放不下自己的孩子,想通过勉强维系着这不健康的婚姻来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健全完整的家庭。
可是她们却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这场父母间没有爱情、充斥着暴力、勉强维持的婚姻究竟能给孩子带来些什么呢?
也许知乎上的这些回答足够让人清醒:
“25岁之前从来没有一天睡过一个安稳觉,到了当婚的年纪,却对于婚姻和爱情提不起任何兴趣。”
“越来越自卑,对生活根本没有信心。上课上着会突然想到家里的事情,忍不住哭,却又不敢让别人发现。常常会做噩梦,觉得自己有心理疾病,但不懂怎么确认和处理。”
“对童年的记忆只剩无数个在打骂声中度过的夜晚,我蜷缩在被子里假装入睡,却害怕得一直发抖……我多希望他们一开始就离婚。”
原生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扭曲的家庭关系中长大的孩子,不仅在很大程度上缺失了父母亲的爱,也遗失了美好家庭带来的安全感。
父母畸形的婚姻生活会让很多孩子误认为这本就是婚姻该有的样子,到了适婚年龄,却对婚姻再无向往和憧憬……更有甚者,将父母婚姻中的暴戾带入自己的婚姻中,无形中延续了家庭的悲剧。
当孩子成为婚姻的牺牲品,当家暴成为“家风”代代相传,遭受家暴的你是否才会后悔当初的隐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