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一:小镇利益方未建立一致的“统识观”
咱们国人做事挺喜欢把一句名言挂嘴上:“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以此来表达自己是有计划的人或有计划的组织。实际行事中我们往往看到更多的是所谓原则性的“指导意见”,看似政府或上级机构是为咱们大家着想,不能管得太宽、管得太死,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胆子大一些,步子可以再大些……其实大家都明白是啥意思。但在特色小镇这项事业中,我们一定要强调顶层思想设计的重要性——建立一致的“统识观”。
特色小镇的相关利益方包括:政府机构、投资企业、金融机构、小镇运营机构、入驻企业或机构、小镇居民等。每个利益方背后都代表着一群人的不同需求:
◆政府机构:需要通过特色小镇,推进城市化进程、探索经济增长新模式、解决社会就业、解决财政收入、摸索新型养老模式、打造政绩工程、促进外来游客重复消费等。
◆投资企业:企业根本目的是要为股东创造价值,所以不管是央企、还是转型的地产商,抑或是跨界企业,都需要攫取更多商业利润、创造更多商业亮点、营造更好的社会名声、拉进更铁的政商关系、探索企业发展新模式等。
◆入驻企业:入驻小镇于我企业发展有何利好,产业政策利好、税收优惠、就业扶持、政策稳定、法制健全、人才引进容易、物流交通便捷等。
◆运营机构(这里的运营机构是指小镇的非政府公共服务系统):运营成本低、入驻企业多、入驻企业好伺候、政府配套的公共服务系统完善、运营人才丰富等。
◆小镇居民:希望小镇是特别宜居的、又适合创业的,公共配套比大城市完善、交通又不拥堵、教育满足要求等。
各方利益诉求都很多,要全部满足,不是不可能,只是在某些阶段应该分步骤、有序去满足。比如投资政策、法规、税收等应当是在前期就必须以正式法律形式体现,以增加投资人的信心。而要赢利的诉求,只能放到特色小镇落地后的数年甚至更长周期去得到满足。所以,特色小镇最终想运营成功,从一开始,就需要各利益方开诚布公、广泛讨论、放弃短期小众利益,在小镇的未来期望方面全面达成一致——形成“统识观”,并尽量以法律文本形式固定下来。
难点二:缺乏长远规划,特色不够
特色小镇的利益各方,若在顶层设计上达成了共识,就意味着解决了思想层面的“指导原则”问题,接下来就是如何规划了。特色小镇,在综合功能来看,是一个小镇,具有传统城镇的各种功能,居住、商业、交通、城市水电管网、物流、信息、人口、社会组织、社区管理等,其规划具有一定的城市规划性质。但特色小镇又不同于传统城市小镇,传统小镇以人口自然集聚形成虹吸效应,再发展经济。特色小镇是以某项“特色产业”为吸引物,或改造或新造某个区域而成为“特色小镇”,具有强烈的产业引导作用。特色小镇的规划,一定着重两个方面,一是“特”,二是“远”。
规划要“特”,是说核心产业上要有特点,要有特色,最好是世界上“独此一家”、别无他店,最好是有产业根基。如果没有产业根基,就需要全新引进或构建,无中生有般的造一个产业,就要考虑未来的产业工人、产业技术从哪里来。若是有产业基础,规划就应该将重点放在如何盘活、做强做大现有产业,如何在产业链条上进行深度延伸,如何在市场上提升品牌效应。这远不是一般城市规划机构能解决的。
规划要“远”,就要在时间跨度上进行深度思考和规划,考虑如何将产业同未来宜居的生活、可循环的生态系统连接起来,考虑该产业在未来的数十年内会发生怎样的迭代升级,未来的小镇生活会是怎样的一种场景。根据未来场景,倒推来做规划。这才是一个特色小镇能长期存在的根本,而不是现在一窝蜂地找两家规划公司做一个“城市规划”文本了事。
难点三:人才引进难
品牌的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品牌一旦构筑成功,其本身的价值加上带来的凝聚力和扩散力,将成为旅游小镇发展的强劲动力。
旅游小镇品牌的建设需要通过“三个阶段、六大路径”来完成。
旅游小镇开发初期,应该对品牌进行良好的规划,品牌规划阶段的重点在于“挖掘地域文化,抢占品类”。
在品牌规划阶段有三项重点工作需要特别关注:挖掘文化和资源、市场分析和定位、品牌精准定位。
1. 统一品牌文化
对于旅游小镇而言,品牌建设的第一步就是统一品牌文化,要推出一个强大而统一的品牌文化,一个品牌对外界传达只需要一个单一的形象和单一的理念。
2.CIS 系统设计
CIS 企业识别系统对于旅游小镇而言也是发展的利器,同时也是旅游小镇统一品牌文化的行动纲领。
3. 找准爆点
当今宣传的爆点可以是一部电影、一个动画人物、一个热点事件也可以是一个热点人物,旅游小镇在营销的过程中,除了在规划阶段挖掘特色IP 之外,还需要寻找营销爆点,进行爆点营销,从而引发轰动效应,达到高效的营销效果。
4. 多渠道营销
旅游小镇在发展的过程中,除了规划建设到位之外,进行高密度宣传也很重要,旅游小镇要把握时代营销的脉搏,找准宣传的时机做好宣传工作。
智慧旅游系统图
1. 品牌输出
品牌延伸阶段旅游小镇拥有了稳定的客流量,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做好品牌的维护和管理,培养旅游者的忠诚度,形成口口相传的口碑效应。
品牌传播按照目标受众可以分为对内传播、对外传播两种。
2. 品牌延伸
旅游小镇形成良好的品牌,也意味着旅游小镇成为品牌小镇。一个品牌小镇的价值主张、发展远景等更具有高度、延伸性和包容性。
在长期品牌塑造过程中要注意服务质量和旅游者参与感受,注重对小镇整体环境营造的不断提升,并且要不断地保持强势的营销活动和文化体验活动。
3. 品牌管理
品牌主体在市场研究的基础上塑造品牌、包装品牌、传播品牌,反过来游客对品牌的反馈信息又促使品牌主体对品牌的再塑造、再包装和再传播,形成良性互动系统。
游客在完成旅游过程后,往往会形成一些改进意见或问题投诉,这其实反应的是游客与品牌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
因此旅游小镇应建立专门的品牌管理机制,针对游客、市场对品牌产品、服务的改进要求,完善和修订品牌的整合营销传播过程。
绿维文旅认为,根据 IP 在旅游小镇开发中所起的作用,可分为旅游小镇主题特色、项目 IP、运营 IP 及服务 IP 四种类型。
旅游小镇可导入 IP 类型
旅游小镇营销的根本目标就是:采取卓有成效的营销战略和策略,着力打造旅游小镇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完美统一的强势品牌。
旅游小镇营销创新类型
整合营销就是宣传广告、公共关系、人员推广和业务等促销要素的综合运用,是新闻炒作、软硬广告、节事活动、展览推销等多种营销形式的整合利用。
在旅游小镇的营销过程中,比较有效果的整合营销方式有:节庆营销和赛事营销。
新媒体因为其移动性、便利性、及时性、互动性,逐渐成为消费者使用频率最高、依赖性最强、获取咨询最便捷的媒介,旅游小镇建立自己的新媒体平台势在必行。
事件营销是指通过有计划地策划、组织、举办和利用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进行营销组合,运用新闻、公关等手段正面宣传,吸引现实和潜在旅游消费者的注意和兴趣,以达到丰富小镇现有旅游产品、扩大产品销售、增加小镇收入和提升小镇知名度与美誉度的一种现代营销手段。
“泛娱乐”营销分为单向娱乐营销和互动娱乐营销两种。单向娱乐营销就是旅游业通过赞助文化体育娱乐活动来营销自己;而互动娱乐营销则是让旅游者成为娱乐节目的主角,让他们参与到互动的娱乐中,从而对小镇产生深刻的认知。
赞助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也是“泛娱乐”营销的一种方式,影视 IP 是近几年快速发展的一种形式,通过影视剧集等植入广告的形式更容易被旅游者接受。
旅游是一种移动生活方式,与互联网结合,形成一种智慧化的移动生活方式。
互联网作为一切产业融合的主渠道与通路结构,互联网、物联网的盛行,线上线下联动发展,移动 APP 的出现与发展,都将促进旅游产业融合、旅游体验智慧化、旅游方式转变、旅游消费升级。
互联网 + 旅游 = 智慧化的移动生活
以大数据为基础,结合 CRM(客户管理)、LBS( 基于位置服务 ),通过游客相关数据的积累,逐渐实现用户特征的跟踪描述和精准分析,从而使商家与用户需求更直接、精准、快速的匹配,为私人订制化的精准营销提供基础。
互联网营销图
旅游节庆对于旅游小镇来说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相对集中,可以在短时期内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形成运转良好、高效迅速的旅游节庆运作机制,积累丰富的办节经验,推动旅游小镇迅速崛起,是一种有效的旅游营销手法。
小镇旅游节庆开发关键点
文旅小镇运营管理离不开三个关键点:
一、多样化的业态
1、餐饮和住宿
。
商业业态配置的关键是建立商业消费生态链条。一般情况下,要把文旅小镇项目运营好,首先应配套丰富的特色餐饮产品,包括特色小吃、地方美食、主题套餐、田园野蔬等。同时,要有多样化的住宿产品,包括精品民宿、特色酒店、文化客栈等不同的住宿业态,为游客提供高品质的住宿服务。
2、精心布局特色小商品
。
特色小商品打造是文旅小镇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文旅小镇来说,特色商品一般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旅游纪念品,如当地特产等;另一方面是特色文创商品,如地标性特色产品等。因此,要深入挖掘小镇自身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自然资源等,对旅游商品进行品牌化的包装与设计。
3、休闲娱乐
。
要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娱乐方式,把游客留下来。这涉及到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夜晚消费;另一方面是淡旺季的业态分布。因此,可在分析文旅小镇区位、资源、布局的情况下,引入夜间消费项目,如演艺、游船、走秀、灯光秀等内容,或是特色民俗内容,增加景区吸引力。此外,文化馆、艺术馆、养生馆、电影院、音乐剧院、酒吧等娱乐项目,以及小镇音乐节、国际魔术节、书画艺术节、饕餮美食节等活动项目也能为文旅小镇建设导流,提高小镇业态经营收入。
二、设置合理的动线组织
动线组织是文旅小镇前期运营阶段的关键问题。动线组织主要包括人流动线和车流动线两方面的内容。
1、人流动线
。
人流动线就是游览动线,组织中应注意人流的单向,组织游客一条街走过去,尽量不要有选择,那么这条街上生意就会很好,没有死角。除了主街之外,小镇还应设计一些美食街、古玩街、文创街等,形成丰富的人流动线。另外,在人流组织中应该设计一些节点性景观广场,把人流聚集起来。广场在后期运营中也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既可以做活动,也可以做临时商业,具有非常丰富的使用功能。
2、车流动线
。
车流动线就是物流动线,首先,车流动线要解决商家备货问题、生活物资的出入问题和人群平时进出问题;其次,把停车场、停车位和车流动线结合起来;最后,车流动线不与人流动线交叉,如果说有交叉,比较容易出事故,有安全隐患
。
三、合理招商运营 设置四季全时模式
在招商运营中,小镇运营管理团队可以通过制定免租期的招商策略来吸引商户入驻;此外,招商过程中要有选择性的招入商户,将经验丰富的商户与新商业合理布局;最后是要处理好与属地百姓的关系。
旅游商业的一大特点是经营的季节性,即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季节性是大多数旅游地的典型特征,旺季欣欣向荣,淡季门可罗雀。这就要求旅游产品的设置和后期运营尽量延长旅游旺季,并设置可行的四季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
毋容置疑,未来30年,文旅小镇将是中国最好的投资领域,是投资集团、上市公司、小镇产业基金关注的热点项目,将占据巨大的市场份额。而做好文旅小镇运营管理与开发建设,是小镇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
开课地点
】
北京 农广大厦[
农业农村部北办公区内
】
【开课时间】
2
019年5月25—27日 (2天学习 1天产业对接)
【主办单位】
中厚明德集团 特色小镇研究院
【参课人员】
特色
小
镇
、
田
园综合体相关投资商
开发商
相关产业链负责人
【课程主题】
政策解读、立项辅导、
融资申报、拿地策略、案例解析... ...
【
课程特点
】
一线评
审专家授课、模块化教学、操盘手现身说法
精讲细研
【
咨询热线
】
16601291889 微信同号
日程安排
|
时间
|
主讲专家
|
主讲课题
|
05月25日 农业政策解读与项目运营解密
|
09:00-
12:00
|
岳凤娟
中厚明德集团董事长
中厚明德商学院院长
|
《乡村振兴下项目运营—全产业链服务模式》
1.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政策红利
2.拿地策略
3.大健康产业及项目应用
|
12:00-
13:45
|
午餐及休息时间
|
14:00-
15:30
|
岳凤娟
中厚明德集团董事长
中厚明德商学院院长
|
《乡村振兴下项目运营—全产业链服务模式》
4.深度剖析中厚操盘案例
5.运营策略
6.中厚明德一站式服务
|
15:30—
18:00
|
袁英华
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
项目投融资专业
委员会会长
|
《乡村振兴战略与金融支持》
1.乡村振兴战略与金融支持政策
2.国开行在特色小镇方面的政策及成果
3.国开行信贷业务流程及注意事项
4.国开行PPP项目授信审批程序
|
18:30-
20:00
|
项目交流与欢迎晚宴
|
05月26日《项目投融资规划+国内标杆案例剖析》
|
09:00-
12:00
|
彭 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