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云锋金融
云锋金融集团是一家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创新型金融科技集团,拥有财富管理、证券经纪、员工持股、企业融资、投资研究五大业务板块,秉承“立足香港,架起东西方桥梁”的战略布局,利用创新互联网科技,为个人、机构投资者和企业客户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oodaily每日食品  ·  32岁霸王茶姬老板,追着星巴克打 ·  昨天  
润农畜牧报价  ·  2025年2月10日 全国各地区鸡蛋报价! ·  昨天  
每天学点做饭技巧  ·  19岁的杨天真,瞒着父母把留学的钱,在北京买 ... ·  2 天前  
每天学点做饭技巧  ·  故事:低到尘埃中的她,还被丈夫踩上了一脚 ·  2 天前  
湛江日报  ·  湛江哪个海域的鱼更好吃?南海?北部湾? ·  3 天前  
湛江日报  ·  湛江哪个海域的鱼更好吃?南海?北部湾?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云锋金融

分化尚未弥合,预期再陷分歧——4月经济数据解读

云锋金融  · 公众号  ·  · 2021-05-24 21:12

正文

了解全球宏观、
金融市场深度解析

关注


云锋导读
核心观点
4月中国宏观数据呈现生产端、房地产投资强、消费、制造业投资弱的状态,延续了此前疫情影响下的结构性问题。除了尚未弥合的分化格局外,进入Q2末-Q3初后,基数影响逐步消除,市场关于主要经济数据变量的变化节奏预期陷入分歧,短期对宏观最为敏感的利率市场已转向交易总需求回落逻辑。我们认为中期宏观数据回落比较确定,但节奏或有预期差,核心变量是海外疫情与中美货币政策。全球疫情在下半年将迎来显著缓解,制造业投资、服务业消费将迎来最终修复,PPI或有预期差,应谨防通胀维持高位的风险,及对货币政策的负面影响。

一、中国4月宏观经济数据整体不及预期

中国4月宏观经济数据已于上周公布,其中: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9.8%,市场预期+10.0%,两年平均+6.8%,环比+0.5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17.7%,市场预期+25.0%,两年平均+4.3%,环比+0.32%;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19.9%,市场预期+20.0%,两年平均+3.9%;
城镇调查失业率5.1%,市场预期5.2%,已恢复至接近疫情前水平。

二、生产端强、消费端弱的格局尚未弥合

自去年国内COVID-19疫情受到控制以来,宏观经济复苏结构一直呈现生产端数据(工业增加值等)偏强,消费端(社会消费品零售等)数据偏弱的分化格局,工业增加值的同比值已经显著强于疫情前水平,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值明显低于疫情前水平,且进入2021年后零售数据下降的更快。

4月的数据在总量小幅回落的同时,维持了分化的状态,背后原因主要是:1、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出口保持了极高的景气度,4月同比达+32.3%,预期+24.1%,两年平均+16.8%,外需持续偏强叠加出口份额占比的提升,国内出口相关制造业保持高景气;2、国内偶发及海外仍在蔓延的疫情仍制约了服务性消费的复苏,如4月名义餐饮收入两年平均仍仅为+0.4%。通胀数据也可作佐证,4月PPI同比达+6.8%,而代表服务业消费价格的核心CPI仅为+0.7%,多项数据相互验证,工业生产端强、消费弱的格局尚未有效弥合。


三、房地产投资韧性十足,制造业投资底部回升

1-4月中国固定资产累计投资两年平均为+3.9%,单月环比+1.5%,三大权重中,基建投资继续保持平稳,房地产是主要的拉动因素,累计同比+21.6%,两年平均+8.4%,其中单月两年平均增速从+7.7%上升至+10.3%,房屋销售增速与土地成交溢价率也保持高位,显示房地产市场的高景气度。与房地产高景气度不同,制造业投资虽底部回升,仍维持负增长,两年平均为下降0.4%,结构上高新技术表现相对优秀,两年平均+11.8%,但不足以对总量投资产生较大推动。工业增加值、出口等指标维持高位,尚未引起制造业投资的显著回升,与房地产投资也形成分化的投资分化的状态。


四、宏观经济预期进入分歧期

4月经济、金融数据公布后,市场对未来宏观经济方向的预期陷入分歧,2020年低基数效应带来的不可归因事实逐步消除后,今年Q2末-Q3初的关键时间点是验证经济好坏的窗口期,对于经济数据中期见顶后的回落比较确定,但时间、节奏分歧较大。细节上主要有:1、作为本轮经济核心动能的出口增速下半年是否会明显回落;2、PPI同比增速在读数见顶后下半年的走势;3、本轮制造业投资及服务业消费的修复空间。

在混沌的宏观环境中,建议可以关注两个核心的变量:

其一是海外疫情。 今年年初以来,随着美国疫苗接种率的上升,疫情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解,接种覆盖率已经达到83剂/百人,主要消费型国家接种节奏与美国类似,但资源国相对落后。不可否认疫情仍是核心变量,对于国内,国际间交流的开放是关键节点,将直接影响到中国服务业消费的复苏及出口回落的节奏。

其二是央行的货币紧缩节奏。 货币政策节奏一定程度上受到疫情的影响,当就业市场与通胀水平同时回升时,美联储回归正常化货币政策的条件逐步成熟,天量流动性边际变化对宏观数据及资产价格的影响十分显著。中国央行面对相位更靠前的经济周期环境,短期处于经济回落与PPI回升的两难局面,有望在下半年经济方向明朗化后缓解。


五、大类资产对宏观预期的反映是怎样的?

5月初大宗商品与债券曾经呈现比较罕见的齐涨状态,其本质是债券已经在交易总需求回落的预期(对应4月整体偏弱的金融、经济数据)与商品反映供给短期受限的事实。5月中旬在政策的干预下,商品开始出现明显回落,尤其是供给在国内的黑色商品(煤、钢)价格回落幅度更明显。股票市场的变量较多,短期顺周期及商品资源股与抱团成长股中反复进行风格切换,但在金融周期下行力量压制下全面转多并不现实。

大类资产的中期趋势仍需要等待未来2-3个月宏观数据给出方向。关于分歧点,我们认为随着发达经济体疫苗接种率的回升、疫苗供给外溢,包括新兴市场国家在内的海外疫情在下半年会有明显的缓解,中国服务业完成修复仍有比较大的确定性;强势的出口与生产数据将推动制造业投资回升,但修复强度有限;三季度后PPI或存在预期差,即在一定时间内同比维持高位,迫使货币政策转向,应谨防出现股债同向波动的风险。


本文作者:刘少杰、颜正野

封面来源:Unsplash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