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钱日日谈
一个对钱很有执行力的公司人。也可作为普通青年奋斗指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歸藏的AI工具箱  ·  苹果准备把 Gemini 也集成到 ... ·  昨天  
歸藏的AI工具箱  ·  苹果准备把 Gemini 也集成到 ... ·  昨天  
科技美学  ·  OPPO Find X8 ... ·  昨天  
科技美学  ·  OPPO Find X8 ... ·  昨天  
新消费日报  ·  “廉价版”iPhone来了! ·  3 天前  
新消费日报  ·  “廉价版”iPhone来了! ·  3 天前  
最红安  ·  不要买,不要吃!内含违禁成分 ·  3 天前  
最红安  ·  不要买,不要吃!内含违禁成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老钱日日谈

多读两年书,感觉错过一个亿

老钱日日谈  · 公众号  ·  · 2019-03-27 20:54

正文


说几个客观事实:


1

00后和90后比,优势极大。


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更专业的老师,有互联网这种工具让他们轻易触达顶尖的教学资源,他们的父母也比90后的父母更加熟悉互联网。


但00后18岁前学习的内容,和90后比没什么区别。


2

这些年各行各业的效率都突飞猛进,唯独教育系统的效率没有提高。


核心原因有二:中高考限制了学习内容,大学教育严重脱离产业。


有的孩子小学就开始通过兴趣引导接触编程,有的孩子还在父母的逼迫下去上补课班。


教育产业化开始让学生分化,加剧了不平等。


越早能把一只脚从学校教育抽出来的人,优势越大,因为效率提高了。


直到大学毕业,我们的教育仍然以通识教育为主,而真正的工作技能要等到工作或研究生阶段才能接触到。


3

我们的职场路径,基本就是从22岁本科毕业到60岁退休。


不管你从事什么行业,35岁之前都是最佳的「创业机会窗口期」和「生育窗口期」。


20多岁的年纪正是智力、体能、学习/创业欲望的黄金期。


如果大学就实习,那么20岁就可以开始实践(参与分工)。


如果本科毕业工作,22岁开始。如果研究生毕业,25岁开始。


这也是为什么我个人强烈反对读研,因为太多例子证明二十多岁的年纪,多读两年书,感觉错过一个亿。


核心原因如上:学校体系效率非常低,且严重脱离产业。


同样的努力, 教育体系提供的回报要低于产业回报:



4

互联网行业进入中国也就是2000年左右的事儿,从业者普遍为70后、80后、90后。


这种新兴行业,目前是看不到完整的职场路径的。因为干互联网的,还没人老到该退休了。


但是我们能看到一种「互联网式焦虑」叫:35岁之后我该怎么办?



很多传统行业注重学历,后期收割,研究生文凭是敲门砖,很有必要。 可能30岁之前收入增速低,都在蛰伏, 等到30岁开始才步入收获期。


但不管什么行业,40岁开始都会进入平缓期,50岁之后的收入增长会远低于社会平均增速。


35岁是个很尴尬的年纪, 从这个节点开始:

收入增速开始变缓;

父母养老蜜月期结束;

子女教育投入期到来;

整个家庭的健康风险敞口慢慢打开;

且处于还贷周期内;

冒险的事(换行业、创业)很难再碰了...


因此35岁之前的这段时间非常宝贵。


如果能早工作两三年,意味着跟工作晚的同龄人相比,有更高的工资,更多的工作经验(很多岗位对工作年限有要求),多了两年的生育和创业窗口期。


早两年工作对高学历女性的好处更多。


所以我个人坚定支持学业让位于就业、早早实习、本科毕业就工作、读研期间结婚生子、就业期间按需提升学历等选择。


看似特立独行,实则性价比很高。




罗列下「人生要选对」这两天的精华帖:


# 吃药喝酒,现在买那个指数更赚钱?

# 再谈阅文集团

# 程序员问:35岁之后我怎么办?

# 招商银行客户的二八定律

# 解释几个重要财务指标

# 家庭单位的常备现金

# 美团多牛逼?给你们看两组数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