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台,常常有一些小伙伴会向熊感慨:
“职场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依旧拼不过那些有关系的富二代。”
或许我们不可否认,有一部分人确实天生自带优势;
但在熊看来,我们不能一直着眼于这些,无法改变的东西;
而是要通过自己的一点点努力,来创造自己优势呢。
比如,努力去训练在职场上很被看重一个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因为逻辑思维,能够帮助我们在职场上,理性分析问题,举一反三~
所以熊觉得,如果逼自己拥有了“逻辑思维”能力,就能大大地创造自己的优势,甚至“少奋斗十年”,都是有可能哒!
因此今天,熊爷想给大家推荐一个来自“在行一点”开设的课程:
实用逻辑训练营:21天掌握聪明人的思维模式。
(2月6日,分答正式更名为在行一点。)
这个课程的主讲人,是来自清华大学的美女学霸郭兆凡,以及她的C计划团队。
在训练营的这21天里,他们将全程陪伴大家,通过有趣的日常生活来讲解逻辑知识,切实提高逻辑能力;
并且,本课程不需要大家有任何的基础,就连高中生都能听懂噢。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逻辑思维,以及这个课程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吧~
无论职场还是生活,
都离不开“逻辑思维”。
或许有不少小伙伴会疑惑,逻辑思维说起来太空泛了,它真的有那么重要?
熊觉得,或许看了微软公司的一道面试题,大家就能明白。
微软有一道大名鼎鼎的面试题:下水道的井盖为什么是圆的?
如果让大家尽可能的猜测它的答案,大家会想到的是什么呢?
相信大部分人的答案是:因为圆井盖不容易掉进下水道,各个方向尺寸都一样。
因为这样的答案比较符合常规。
但是职场讲究百里挑一,正确率达到80%的答案是无法拉开人与人的差距的。
我们可以来看看那些,拉开了彼此差距的优秀答案:
原因1:圆井盖更方便使用。方井盖用时候可能还要调整角度,对准4个角,圆井盖则不用。
原因2:圆井盖可以滚动,理论上搬运比方井盖方便。
原因3:要和圆形的下水道配合,大概因为周长相同的图形,圆的面积最大,所以挖洞常常都是圆形的。
......
最神奇的是,还有面试者坚持认为方井盖也行,并给出合理理由说服了考官,最终成功入职微软。
所以微软究竟在考什么?
答案是:检验我们的思维质量。
在面试过程中,他们突然抛给我们一个匪夷所思的问题,
并不是为了一个标准答案,而是考查我们能不能迅速从多个方向寻找合理答案。
而思维质量的根基,则是逻辑思维能力。
我们的大脑每天都在思考,然而我们很少去想「应该如何思考」。实际上,
很多时候我们的思维都基于惯性,而未经训练的思维惯性,又往往很难做出正确判断。
就举井盖来说,这道题背后的逻辑链条是这样的:
井盖为什么是圆的——圆形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使圆形井盖有什么优势?
井盖不能是方的吗?——方形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是不是真对应一些缺点?
或许有不少人,都缺乏了这样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凭直觉做事人人都会,
真正的大神都用逻辑。
大家可能觉得上面的例子太远,毕竟去微软面试的是少数。
但其实职场、生活处处都需要逻辑,一不小心就可能在这方面吃不少亏。
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
1.“明明觉得不对,却又无力反驳。”
比如工作中遇到争论,我们明明感觉同事的方案和理论都不合适,却没法有理有据地反驳和说服他;
看到网上某些理论很不爽,却又无法一针见血指出错在哪儿。
其实,只要掌握论证的基本原理,熟悉常见的逻辑谬误,就不会觉得反驳无力了。
2.“明明肚子里很多货,却表达不出来。”
比如开会2小时,辛辛苦苦整理了数千字的会议记录,老板看完却说我们没重点、没逻辑;
再比如轮到我们发言或演讲时,明明感觉自己有很多想法,但开口却不知从何说起,只能眼巴巴看别人口若悬河有理有据。
这个呢,其实只要练习麦肯锡的“金字塔原理”,就很容易抓住重点。
记住主论点、分论点、论据一层一层支撑的结构,就能“滔滔不绝”、“惊艳四座”。
又比如,我们要向老板汇报某个课程卖得不好,只要抓住下面这个金字塔,怎么讲就都不会散了:
(金字塔示例,点击可放大)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两种思维模式:
一种是直觉。
直觉是说,当我们遇到问题急于找到一个「答案」时,往往会凭直觉就作出判断,反思和复盘时往往说不出决策背后的逻辑。
而另一种就是逻辑。
它是利用科学的思维模式进行结构化地思考,在全面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做出更有利于自己的决定。
在日常生活中,或许我们多数人习惯基于直觉思维模式做事,缺乏对逻辑的刻意练习;
导致抓不住问题的本质,于是把大量的时间和经历浪费在无用的地方。
而聪明人常常能透视问题,直指核心,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往往是因为他们跳出了直觉,运用了逻辑这种“第二层思维”。
不管学习、工作还是沟通交流,有逻辑的人总能专注于和目标相关的问题,因此他们的效率才能远超常人。
那么,如何构建清晰的逻辑,改善自己的思维习惯?
跟美女学霸学逻辑,
分分钟成职场大神。
这个课程,邀请到郭兆凡和她的C计划团队,能和大家一起学习逻辑思维、提升底层认识能力。
郭兆凡毕业于清华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团队成员也均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北京大学、巴黎政治学院等国内外顶尖名校。
她发现中国和美国教育的最大区别,就在思维教育方面。
在美国的基础教育里,不同年级会对逻辑思维有具体要求;
就像要求词汇量一样,而中国教育的这一块一直缺失,这才创建了致力于思维教育的创业项目C计划。
为了打磨出一套实用的精品逻辑课,在过去2年中,郭兆凡带领团队花费了超过5000小时制作课程;
开展近20轮的授课-反馈-修正,还先后接受了超过30000名学员的学习检验,积累了大量实战经验。
与此同时,她和团队更读遍了市面上关于逻辑、结构性思考、批判性思维的上百本高分书籍,其中很多甚至还没有中文译本。
这套课程将引导大家运用科学和逻辑的原则拆解日常问题;
我们可以直接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职场中去,帮助自己更有效率地思考。
课程特点
互动交流
郭兆凡和C计划团队学霸团队,会在整个21天全程陪伴,为我们答疑解惑。
贴近生活
“不要按兴趣找工作,会毁了兴趣”,“什么年纪干什么事,到30就该结婚生子”,很多人都在说的“人生经验”,真的靠谱吗,逻辑漏洞在哪里?
课程会真正基于日常生活讲解逻辑知识,不照搬西方教材和大学课程。
简单有趣
不需要有任何基础,连高中生都能听懂,从零开始,1天1个台阶,在21天内轻松跟进,切实提升自己的逻辑力。
精选练习
不只是干巴巴地讲课,还会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带我们一起练习逻辑思维,用坐公交、等外卖的碎片时间就能完成。
学员好评
这是郭兆凡的第二期实用逻辑训练营,上一期学员普遍表示郭老师的课“实用性好”、“对初学者友好,对实用派有料”、“这是学校和长辈教不了的东西”、“学会了另一种思维模式”等等。
如果大家对这节课还是有些犹豫的话,不妨先看看上一期学员的真实评论,然后再做决定也不迟~